APP下载

清朝前期新疆官办学校教育研究
——以《伊江汇览》叙述为例*

2016-02-18钟名扬

关键词:官学清政府伊犁

多 强,钟名扬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伊江汇览》是由乾隆年间的伊犁官学总管、满洲佐领格琫额编纂,原本有手抄本流传,后经吴丰培先生整理,收录于《中国边疆史地资料丛刊》的《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中,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清代新疆史地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资料①格琫额纂、吴丰培整理《伊江汇览》,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1-88页。。作为当时新疆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由《伊江汇览》“学校篇”所记录的乾隆时期在伊犁推行各项官办学校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使我们对这一时期新疆总体的教育状况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感觉,为我们了解新疆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史料。

一、《伊江汇览》关于官办学校教育形成的记载

(一)伊犁为新疆中枢地位的确立

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政府平定准噶尔的叛乱,统一天山南北后,一再宣告:“准噶尔荡平,凡有旧游牧,皆我版图。”[1]为了维护清政府在新疆的有效统治,乾隆皇帝常告诫官员“西北塞防乃国家根本”,“伊犁既归版章,久安善后之图,要焉已定者讵宜复失”[2]。经君臣商讨,决定在全疆各地建立军政机构,行使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国家主权。乾隆二十七年(1762),以“伊犁为新疆都会,现在驻兵屯田,自应设立将军,总管军务”,清政府正式宣布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3]卷673,4。任命明瑞为首任“总统伊犁等处将军”[4]。伊犁将军是清朝设立在新疆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驻伊犁惠远城。下设都统、参赞、办事和领队等各级官吏,分别派驻天山南北各地,协助伊犁将军管理地方军政要务。这象征着清代以伊犁为中心的统辖全疆的军府制正式确立。《伊江汇览》中的“疆域篇”对当时伊犁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伊犁在甘肃省治西北五千五百里。乾隆二十七年特授总统将军驻扎惠远。大城正东三百八十里至精河所属托和穆图台,为乌鲁木齐界;东北二百五十里至呢楚浑北山口,为精河界;正北五百五十里至巴尔鲁克,为塔尔巴哈台界;西北一百三十里至和尔果斯,为哈萨克界,正西四百里至匡俄尔鄂鸾,为哈萨克界,西南四百七十里至木尔图里克,西连布鲁特界,南连叶尔羌回界;正南六百六十里至穆素尔岭,为乌什、阿克素界;东南八百里至朱尔图斯,为喀拉沙拉回户界。凡东至乌鲁木齐、辟展、巴里坤、哈密;西至布鲁特、哈萨克等处游牧;南至阿克苏、乌什、库车、喀拉沙尔、叶尔羌、喀什噶尔、英吉沙尔、于阗;北至塔尔巴哈克台;皆将军统辖之。幅员辽阔,诸部云屯,扶绥之而弹压之,屹然称重镇焉[5]5。

以上这段总括要言不烦,不仅准确地描述了伊犁的四至范围,也概论了伊犁将军所管辖的范围,为下面关于该地域的教育面貌论证提供了张本。

(二)伊犁军府制下官办学校教育的兴办

清朝统一新疆后,摆在清政府面前的是一个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零的社会。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发动重军征讨各地,清政府也深感军需供给的重要性。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和尽快稳定社会局面,清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官制、营伍、仓储、户籍、贸易、赋税、马政、屯政水利、边防及学校教育等措施。这些措施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伊江汇览》对这些措施也都分门别类作了总结和概述。

在兴办学校教育上,1760年,清政府于乌鲁木齐、昌吉两地设厅官,1769年设置厅学并设学额,这标志着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实施科举。而新疆的学校教育一开始是从旗学(或者叫营学)开始的。1766年,伊犁将军明瑞首度奏请朝廷批准在伊犁满族八旗军营中各设立官学一所:

(乾隆)三十一年,凉、庄、热河满兵移驻伊犁以来,八旗各设官学一处,遴选教习二人,训课本旗子弟[5]41。

1769年,伊犁将军永贵奏请朝廷批准,分别在满族、汉族和蒙古族军营中建立学校各一所,并任命格琫额为首任官学总管。

嗣于(乾隆)三十四年,将军永贵因旗兵驻于新疆,为各部落总汇之区,凡国语、蒙古、汉文在均须熟悉,始于办公应事有益,是以奏明建立满、汉、蒙古官学各一所。于惠远城营务之处侧,选派满洲佐领格琫额总理其事[5]41。

1769年年底,伊勒图接任伊犁将军奏请朝廷批准在伊犁“两满营特设义学一所,派协领等官管理”[6]132。事隔不久,在哈密也建立了以教训兵家子弟为主的营学和以教训民人子弟为主的乡学[7]。至此,新疆有了第一批随营官办学校。

到1782年,清政府在新疆的镇西、宜禾、奇台、迪化、昌吉、阜康、绥来各设儒学一处,岁试文童27名,岁试武童27名,科试文童27名[8]。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推行,对于驻防新疆的八旗官兵人心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有利的影响。

(三)官办学校教育的形成始于内地官兵的驻防需求

清朝在新疆的驻扎军队分为驻防和换防两种。驻防主要来自盛京、黑龙江、张家口和热河等地,其中有携眷之满洲、蒙古、锡伯、索伦(即达斡尔)、察哈尔、额鲁特等营,长期驻守。换防军不带家眷,短期驻守。其中,塔尔巴哈台及南疆各地兵丁由伊犁、乌鲁木齐、古城(老奇台)调拨。军队驻扎地主要在北疆,而且主要集中在伊犁、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地[9]。根据统计,乾隆皇帝总共向新疆派遣了三批驻防官兵,分别是:(1)1763年1月,军机大臣傅恒等遵照乾隆帝旨谕议奏清廷:“将凉州、庄浪3 200名满洲、蒙古兵,遵旨尽数携眷迁往伊犁永久驻防。”[10]这批官兵最后到达伊犁的总人数为3 334人。其中协领4员、佐领28员、防御28员、骁骑校28员、领催191名、前锋302名、马甲1 717名、步甲600名、养育兵200名、炮手57名、匠役头目12名、匠役59名[11];(2)在首批官兵及家眷自凉州、庄浪起程西迁的同时,清政府又命令已拟定迁往伊犁的热河满洲驻防兵准备启程。热河驻防兵是驻防于避暑山庄、喀喇河屯、桦榆沟等处的由热河副都统管辖的八旗兵,总共领催51名、前锋26名、马甲887名、炮手13名、匠役23名及协领2员、佐领10员、防御10员、骁骑校10员,合计1 032名[12]83。因此可以计算得出,凉州、庄浪、热河的满洲、蒙古官兵共计4 366名,实际上是一起迁驻伊犁的;(3)但随着伊犁九城的陆续建成以及驻防、巡守范围的逐步扩大,兵力又显不足。因此,清政府根据乾隆皇帝早年旨谕中的调军思路和原则,又决定就近自西安抽调一批满洲、蒙古官兵携眷迁驻伊犁。这批官兵总计2 088名,其中协领3员、佐领13员、防御16员、骁骑校16员、领催116名、前锋160名、马甲1 524名、步甲200名、炮手40名、匠役48名[12]84。至此,清政府拟定的派遣满洲、蒙古携眷兵迁往伊犁驻防的任务,经过8年才基本结束。三批迁驻伊犁的官兵已达6 454名,加上家眷近20 000人[13]。其中百分之八十为八旗官兵,绿营只占百分之二十[14]。

《伊江汇览》的“户籍篇”对当时伊犁的驻军及人口增长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各营官兵之移驻伊犁也,原来户籍,载在档册,今已十余载矣。生齿日繁,添丁增户,岁岁有之。现在惠远城之满洲蒙古官兵凡四千三百六十八户,计大小一万八千三百六十九名口。惠宁城满洲蒙古官兵凡二千二百一十六户,计大小八千七百二十三名口;锡伯营官兵凡一千零一十八户,计大小四千四百三十九名口;索伦营官兵凡一千零一十八户,计大小三千二百六十八名口;察哈尔营官兵凡一千八百三十六户,计大小五千五百四十八名口;厄鲁特营官兵闲散凡三千五百一十六户,计大小一万七百三十七名口;伯克并耘地挖铁额齐凡六千四百零六户,计大小二万五百五十六名口;招募民户七十一户,凡大小二百零九名口,按年增减,曾无定额焉[5]40。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清政府在伊犁驻军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就带来了随军子弟上学和受教育的问题,尤其是作为统治阶层的八旗官兵在新疆长期的驻守和社会管理的自身需要,学校教育随之应运而生。

二、新疆官办学校教育的具体内容及成效

(一)重视启蒙教育,限定官办学校的学生人数和课程设置

根据格琫额在《伊江汇览》“学校篇”中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伊犁将军和各地官学都非常重视官办学校的建设,认为八旗子弟读书和学习知识是正务,至关紧要,学校和父母都应支持和督促孩子认真上学,学好本领。另外,为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还对学校的学生人数进行限制,在课程设置上也效仿中原教育体制,开设必修的文化课和武功实践课程。

议以子弟当童稚之年,言行最关紧要,读书固属正务,诲迪夏楚维严,课读之外,如学生之言语稍乖,举止不逊者,尤当加意惩创,以归绳正谦物之方,并饬其父兄不得溺爱自误。

八旗学生多寡向无定额,官学额定学生六十四人。

犹恐未立章程,教习无所循法,因将启蒙应读之书,如国语十二字头,暨四十条连珠集,十条七训,圣谕广训,均酌篇页难易为定,诵读之期,并余暇日,令其温习,兼记国语数句及成语对带一条,就中人之资,不过五百日读完。即岁时伏腊,解馆暇隙,亦止二年之间,可遍诵读熟悉矣。若届期诵习未完,则成教习督课之驰,而子弟愚钝之质,亦送回本佐,入于弓房耑习骑射,仍年终考校一次,视其肄业有成,资性明敏者,拨置汉、满、蒙古官学,授以小学、四书、书经潘氏总论、六部成语、八旗则例诸书,讲习翻译。一日之间,晨起鼓箧,之中习字,傍暮习射,刻晷课程,群无情志焉[5]41。

(二)重视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对教育效果建立严格的奖惩措施

1772年,伊犁将军舒赫德奏准考核学校规则,条文规定:每年对学官考核一次,如果功绩卓著,便奖励该官员并记录一次,对优秀的教师还奖赏盐菜银。对于学生则通过考试来确定具体名次,考入前三名的学生奖励相应的纸笔银。如果学生学习不努力或跟不上课程,则会被学校退回。《伊江汇览》对此也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满、蒙两学教习人员,皆旗中文理优通,兼请蒙古字语者分教之。

乾隆三十七年(1772),将军舒(赫德)奏明官学教化攸关,每岁一为程校,如果启迪有方,自当予以奖励,将该官员记录一次。教习中系披甲者,于挑升列名,如闲散之人,赏给盐菜银一两五钱。至学生内考入头等者,月给纸笔银三钱,二等者二钱,三等者一钱,以示奖劝。其教习系大甲月给薪费银一两,小甲闲散月给薪费银一两五钱,均于管辅馀平项内动支,惠城之官学亦如之[5]42。

(三)开展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和涉外人才的培养

清政府不仅在满、蒙、汉八旗军营中设立官办学校,而且也顾及到了其他少数民族的营学教育。1769年,锡伯营各佐领均设官学,其规模和形式与满、汉、蒙各官学相同。除此之外,清政府在管理厄鲁特领队大臣署旁也建立学校,挑选厄鲁特子弟数十人,教授满蒙书字。在其他的索伦营、察哈尔营也都有教授蒙古字语的教师。《伊江汇览》中有以下记载:

故今之子弟醇谨,率教兼善书写,而通蒙古字语者,童而习之,莫非训策鼓励之良法也。至移驻之锡伯,虽务农者多,然向驻盛京,深沐风化,自(乾隆)三十四年领队大臣伊(勒图)振兴教养,各设官学于佐领中,其教习课读之规,尚与满营相耳。他如索伦、察哈尔、厄鲁特皆有教习蒙古字语者,第半系父兄自相传授。初无讲学之法,近于管理厄鲁特营领队大臣署傍,挑取厄鲁特子弟数十人,教以满蒙书字[5]42。

此外,清政府支持少数民族创办满语学校。在1791年,阿奇木伯克迈默阿布都拉奏准自设满文学校,该校教师由清政府提供,学生选自维吾尔族伯克子弟,教学内容为“礼仪和满语”,即清政府的规章制度和满文满语,这是新疆境内出现的最早的维吾尔族满语学校[15]14。

18世纪末,俄国人涉足我国西北地区,为了满足新疆涉外工作的需要。1792年,伊犁将军保宁奏请朝廷批准在惠远城设立俄罗斯学馆一所。学校教员请自京城俄罗斯学馆,学生选自伊犁官学子弟,教学内容为俄罗斯文和厄鲁特文,学期为五年,五年期满后将通过考试,成绩优异者将被报请军机处备案[15]13。“第一者准充本处笔帖式,遇缺坐补”[6]59。

三、清前期新疆官办学校教育的意义

(一)稳定八旗将士军心,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清朝初年,新疆的各族人民处于准噶尔汗国的统治下。准噶尔贵族奉行“执其酋,收其赋”的政策,在被征服地区推行繁重的苛捐杂税,企图将这些地区变成汗国的物资供应基地。无数的杂税和经常的勒索激化了矛盾,加剧了新疆地区的动乱[16]。自乾隆皇帝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在伊犁设置伊犁将军,以军府制对新疆进行了有效统治。首任伊犁将军明瑞面对战乱后的新疆社会现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成效,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有史料形容当时的伊犁城内“商民阛阓,民乐田畴。轮蹄懋迁,货殖平准。村落毗接,鸡犬相闻。昔年荒服之区,今悉无殊内地矣”[17]。1772年,陕甘总督文绶在巴里坤见到的已是“城关内外,烟户铺面,比栉而居,商贾毕集,晋民尤多”[18]。乌鲁木齐时为“四达之区,字号店铺,鳞次栉比,市衢宽敞,人民辐辏。茶寮酒肆,优伶歌童,工艺技巧之人,无一不备,繁华富庶,甲于关外”[19]。从今天看,乾隆年间天山北路兴起的这些城镇,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而且为近代乃至现在新疆北部城市的开拓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清政府在这一时期内重视官办学校的发展,解决了八旗官军子弟入学教育的问题,稳定了军心,从这一方面讲,官办学校教育对当时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稳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缓和社会关系,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

新疆官办学校以及后期其它学校的设立,不仅使满族统治阶层子女能够接受正统的教育,也

使蒙古族、汉族和维吾尔族等民族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语言等课程的设置,更加增进了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和发展。针对当时满族官兵的满语水平退化的问题,乾隆皇帝认为各城驻扎满洲大臣的一切文移,都应用满文,所以下令“著寄信明瑞,及驻扎各城大臣,黾勉肄习”[3]卷698,204。从这里看出,乾隆皇帝当时所说“清语乃满洲根本”[3]卷727,241,意在强调占统治地位的民族语言的重要性,而其他民族学习满语、汉语等官方交流的语言,参与社会管理,对于本民族的发展也是积极有益的。后期俄语学校的设置,对清政府与沙俄的贸易往来、外交谈判等所需翻译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官办学校的建立既解决了八旗官兵自身的教育问题,又促进了新疆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结 论

乾隆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在统治清朝的60多年里,功勋卓著。由《伊江汇览》记录的清前期对于新疆所采取的官办学校教育,是他治理新疆众多措施中的一部分,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在新疆的统治地位,从学校的设置、教师的选用和课程的管理都充分反映了这点;然而,少数人的知识学习仍然无法使得社会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这也是《伊江汇览》展现给我们的西北边疆实际情形,这些也都不是我们可以苛求于那个时代的。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是:这些官办学校的建立,在培养统治阶级自身人才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汉族、蒙古族、锡伯族和维吾尔族等民族的知识分子,对于一个军府制下新型社会的长治久安,这些学校的建立在新疆教育发展的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猜你喜欢

官学清政府伊犁
明清时期太谷县教育刍议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金代的官学教育
宋代官学教育经费及其政策
丝绸之路与伊犁
宋代书院的发展及其与官学的关系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