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学”研究的又一力作
——《〈广雅疏证〉词汇研究》

2016-02-18邓春琴

关键词:反义词同源语言学

邓春琴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2.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南充 637099)



“雅学”研究的又一力作
——《〈广雅疏证〉词汇研究》

邓春琴1,2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2.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南充 637099)

《〈广雅疏证〉词汇研究》从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以及“异名同实”植物名等方面首次对《广雅疏证》中的词汇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其科学的研究模式,为后人提供了研究示范,并对《广雅疏证》中的现代语言学思想进行了有益探索。

《〈广雅疏证〉词汇研究》; 词汇; 研究模式; 现代语言学思想

“雅学”是中国语言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胡继明先生课题组于2015年为学术界贡献了一部巨著——《〈广雅疏证〉词汇研究》,是“雅学”研究的又一力作,它对《广雅疏证》中的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以及“异名同实”植物名进行了细致而又详尽的研究。该书在承继前贤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精心爬梳语料,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采用传统与现代、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广雅疏证》中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以及“异名同实”植物名等宝藏,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一、首次对《广雅疏证》中的词汇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

《广雅疏证》一经面世,倍受国人推崇,段玉裁曾称“尤能以古音得经义,盖天下一人而已矣。”焦循认为“高邮王氏,郑许之亚,借张揖书,示人大路。”黄侃认为《广雅疏证》“继往开来,成小学中不祧之祖”。《广雅疏证》吸引了不少现代学者的目光,周祖谟、蒋礼鸿、汪耀楠、马景仑、华学诚、王小莘、胡继明、徐兴海、盛林等学者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现有《广雅疏证》研究成果大多从校勘、体例、训诂术语、价值意义等角度进行专题研究,虽然有不少学者对《广雅疏证》中的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等词汇现象进行过研究,但他们的成果大多采用举例式说明,缺乏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广雅疏证〉词汇研究》共六章,近70万字,则以《广雅疏证》语料为基础,分别对《广雅疏证》中的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以及“异名同实”植物名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整理和研究,探讨了《广雅疏证》研究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的理论和方法,总结了《广雅疏证》研究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的成就和不足。

“反义词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反义词的性质、《广雅疏证》研究反义词的理论和方法、《广雅疏证》研究反义词的成就和不足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界定了反义词的特征,说明了《广雅疏证》反义关系的语料来源和判定方法,明确反义关系的判定方法以及《广雅疏证》反义词分析的意义、依据和方法。整理出反义词178组,主要采用义场分析法深入分析了其中的100组。认为《广雅疏证》研究反义词的理论主要有二:一是《广雅疏证》对词义系统的认识,二是《广雅疏证》对反义关系的认识与运用。《广雅疏证》研究反义词的方法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雅疏证》研究反义词的训诂方法,二是《广雅疏证》对“正义同词”现象的研究。探讨了《广雅疏证》研究反义词的成就:在理论方面,对词义系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具有“义素”观念、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反义观、对“正反同词”现象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在方法上采用了反义类比证义;在训诂实践上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对反义词词义理论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判断方法较为简单、研究成果不是太丰硕。

由此可见,该书不仅研究内容系统、全面,而且在扎实语料分析的基础上,也创新发展了汉语词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二、科学的研究模式,为结论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语言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语言研究非常注重信度和效度,而信度与效度的有效保证就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能够促进语言研究的科学性。著者主要运用了比较互证、义素分析、系统贯穿、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为我国语言学传统研究方法,一类为语言学现代研究方法。两者的完美结合保证了本书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传统研究方法为研究奠定了基础,而现代研究方法给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全书在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以及“异名同实”植物名考辨中,主要使用的就是语言学传统研究方法。这些方法让同义词、反义词以及同源词的归纳以及辨析变得简单、可靠。我们就不做详细阐述,详情参见《〈广雅疏证〉词汇研究》。全书给人印象最深的研究方法是数理统计法和义素分析法。作者将数理统计法和义素分析法这两种语言学现代研究方法贯穿全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数理统计法是上个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我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使用历史。数理统计法要求对某种特定范围内的语言材料或语言现象进行全面考察,通过确定的数据来描述考察结果,并由此推导出相应的结论。这种方法可以使研究资料量化,使研究更加科学化,增加结论的可信度。全书非常注重数理统计法的运用,作者在每个重要章节中都使用到了该方法。作者通过统计得出《广雅疏证》共有632组同义词、178组反义词、413组同源词,并在“异名同实”植物名得名理据分析中,统计出各种得名理据的具体数量分布。这些统计出来的数据,透露出作者用力之勤,同时,可以增加结论的说服力和科学性。

义素分析法是该书的又一大亮点。上个世纪40年代丹麦语言学家叶姆斯列提出义素分析设想,之后,学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63年,高明凯在《语言论》中提出“义素”概念。从此义素分析法在我国得到了不断发展。该方法在语言研究中的运用,促进了不少语言问题得到解决。但是,因语义具有开放性,且目前义素分析法主要在一小部分内涵、外延相对清晰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研究中使用。所以学界对它持有怀疑的态度,至于它是否可以类推到其他词类研究和词汇研究,至今还没有定论。

作者在《〈广雅疏证〉词汇研究》中全面运用义素分析法,研究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用具体的例证告诉大家:义素分析法不但能分析类义词,也能分析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不但能分析实词的理性义,也能分析虚词的语法义;不但能分析词和语素的主体义,还能分析词或语素的附属义,包括色彩义、联想义、文化义等。作者采用先进的研究方法,用具体实例证明该方法在同义词、反义词以及同源词研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广雅疏证〉词汇研究》将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完美结合,综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方法对《广雅疏证》词汇进行研究,取得不同凡响的成绩。作者的这种研究模式,为该成果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三、勾勒出了《广雅疏证》的现代语言学思想

我国古代是否有语言学?这个问题在学界存在争议。我们认为,我国古代有语言学,只不过我国古代语言学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独有的特点。我国古代语言学理论只是以点的形式呈现,专门性的语言理论论著很少,大多语言理论都“寄存”在作者的非理论性著作中。我国古代语言学研究,除了对古代的语言理论著作进行梳理外,还必须化大功夫梳理古代非理论性的著作。浩如烟海的非理论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学思想,只有对该部分著作进行全面认真地梳理,我国古代语言学理论才会更具有线条性、全面性。

《广雅疏证》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一部语言学著作,该书能够很好地体现王念孙的学术成绩和学术思想。《〈广雅疏证〉词汇研究》运用现代语言学眼光对《广雅疏证》进行重新审视,勾勒出了《广雅疏证》中不少现代语言学理论思想。略举二例,以资证明。

第一,《〈广雅疏证〉词汇研究》认为《广雅疏证》体现了王念孙用语义场理论分析同义词的意识。语义场理论是现代语义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现在学界公认该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学者特雷尔最先提出。特雷尔认为,语言中的所有词都相互关联、互为依存,它们在语言符号系统中构成一个有序整体,研究词汇的具体步骤应从词汇的各个领域入手,即“场”。在一个语义场的范围内,各个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每一词的意义取决于这个语义场内与之相邻的诸词的意义。这个理论由德国学者提出没有错,但是不能认为我国古代就没有语义场意识。恰恰相反,我国古代语言学家不少具有这种意识。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广雅疏证〉词汇研究》对王念孙的语义场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例如:《释器》卷八上:“殳、梃,杖也。”疏证:“矜谓之杖,柲、矜、殳,皆杖也。”作者案:“由此可见,‘矜’‘杖’‘柲’‘殳’‘梃’都可以用来表‘杖类器物’。因此,这五个词有相同的义位,构成同义关系。王念孙在《疏证》中指出‘矜谓之杖,柲、矜、殳,皆杖也’,即‘矜’‘杖’‘柲’‘殳’‘梃’都有相同的意思‘杖’,也就表明这五个词属于‘杖’这个语义场。”

第二,《〈广雅疏证〉词汇研究》勾勒出了王念孙“名与实”的现代语言学理论意识。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它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而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随着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能指与所指之间不仅仅是任意性,还具有理据性。雅克布逊、汤普森曾对语言理据性做过分析。我国古代对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论述亦不少,从孔子、老子到公孙龙子皆有论述,而荀子在《正名篇》中论述的“约定俗成”,在清代以前占据主要地位。到了清代,这种阐述发现了质的变化。该时期不少学者利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探索出了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理据性。王念孙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他在《广雅疏证》中广泛使用“因声求义”探索词的理据性。但是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没有直接使用理据等词语,让不少人无法发现其先进的语言学思想。

作者深知此状况,于是在对《广雅疏证》语料分析基础上,认为“‘名之于实,各有义类’这一理论提出的学者是东汉的刘熙,但是真正使这一理论学说得到较为科学阐发的是王念孙。”作者还认为“王氏建立起来‘名-义-实’这样一种新型关系,反映了语言中的词(名)之所以能指称客观事物(实),是因为它能够慨括表示客观事物的特征意义(义)。也就是说认识到了人们用某一声音指称某一事物时,最初赋予的含义,用什么‘名’指称什么‘实’,用什么声音表达什么概念,是有‘理据’可言的。”王氏建立起来的“名-义-实”,既与现代语言学理论中能指所指研究相吻合,又与现代语义理论中的语义三角很吻合。

综上所述,《广雅疏证》确实具有不少现代语言学理论意识。作者以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以及“异名同实”植物名为线索对《广雅疏证》中的现代语言学理论意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索,收获了不少喜人的成绩。胡先生对《广雅疏证》现代语言学理论意识的梳理,让我们认识到了王念孙语言理论意识的先进性,让我们深信,我国古代不是缺乏语言理论,而是缺乏语言理论的归纳总结。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审视我国古人的著述,这种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但这项工作的任务还很艰巨,还需要很多学者参与进来。所以说,《〈广雅疏证〉词汇研究》的这种研究价值很高,具有较大的示范性和推广性。

总之,《〈广雅疏证〉词汇研究》系统全面的对《广雅疏证》词汇进行了研究,资料扎实,创新颇多。当然,如果在研究中,能够增加一些共时平面的比较,也许会更好。

[1] 胡继明,周勤,等.《广雅疏证》词汇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 胡继明.《广雅疏证》同源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

[3] 胡继明.《广雅》词汇研究[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8.

[4]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 徐兴海.《广雅疏证》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6] 盛林.《广雅疏证》中的语义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 朱国理.《广雅疏证》的声训法[J].固原师专学报,1999(5):55-57.

[8] 刘殿义,张仁明.《广雅疏证》同源字的语义问题[J].毕节师专学报,1995(3):51-60.

[9] 张仁明.《广雅疏证》同源字组间的语义关系[J].毕节师专学报,1997(3):61-63.

[10] 胡继明.《广雅疏证》同源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2.

[11] 甘勇.《广雅疏证》的数字化处理及其同源字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12] 齐冲天.《广雅疏证》的因声求义与语源学研究[J].汉字文化:语言文字学术研究,2006(1):38-40.

[13] 孙德平.《广雅疏证》在同义词研究上的贡献[J].汉字文化:语言文字学术研究,2007(5):43-47.

[14] 华学诚.就王念孙的同源词研究与梅祖麟教授商榷[J].古汉语研究,2003(1):8-13.

Another Masterpiece of “Ya Studies”——TheVocabularyResearchofGuangyashuzheng

DENG Chun-qi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99, Sichuan, China)

TheVocabularyResearchofGuangyashuzhengserves as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in-depth study of the vocabulary ofGuanyashuzhengin respect of synonyms, antonyms, cognates and those ancient plant names, et al.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odel of the writing provides a research template for its descendants. The article is also a useful exploration of the modern linguistic thoughts that are reflected inGuanyashuzheng.

TheVocabularyResearchofGuangyashuzheng; Vocabulary; Research model; Modern linguistic thought

2016-08-05

邓春琴(1975-),男,江西新干人,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词典学以及比较语言学教学研究。

本论文属于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项目(WLWH15-23)以及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2015SC0026B)阶段性成果。

G642.0

A

1672-4860(2016)05-0082-04

猜你喜欢

反义词同源语言学
以同源词看《诗经》的训释三则
认识反义词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反义词 大不同
“铤”有“直”义的词源学解释——兼说/直/义的同源词族
找找反义词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同源宾语的三大类型与七项注意
虔诚书画乃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