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2016-02-18梁京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3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信息技术探究

◆梁京兰

基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梁京兰

以数学这一学科为研究对象,分析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式教学现状,建构适应社会需要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3.13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数学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成绩。研究发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式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当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现状,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某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情况并不理想,尽管大部分教师意识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只有10%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其余的教师仍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有在应付公开课的时候才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对课外作业形式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数学教师经常布置的是书面习题,要求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做课后的练习题,之后由课代表将作业收上来交给教师来检查,很少利用信息技术布置观察、制作等实践性作业,由教师在线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由此表明,在数学教学中很少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式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实现教育信息化为特征的教育改革成为教育界的主流,在全球教育信息化大趋势下,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不断践行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结合最新的移动互联技术、移动终端触控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对教学空间管理、信息化教学、综合评估等教学涉及的各个环节和全流程进行优化,构建一个基于知识的生态系统,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情诊断的智能性,加强课前和课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和教师教学质量提升。

2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建设足够的数学教学资源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入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中,需要以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必要的网络硬件、软件建设为支撑。这就要求学校秉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加快校园网络设施建设,根据校园的实际建设相应的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机房,采购质量优良的演播式多媒体设备,加大对数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素养,提高常用数学软件普及率,推动信息技术在校园中的广泛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数学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任何数学知识的学习都不是从零开始的,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在进行数学教学之前,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有总体的把握,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通过文本或者视频所特有的视、听觉上的冲击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内容中来。

如在讲授函数的单调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用多媒体将某股票在半天的涨幅行情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该股票什么时间价位最高、什么时间价位最低。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该股票的涨幅有着一定的规律,有些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也在相应地上涨,即时间增加,该股票的价格也增加;有些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股票的价格在相应地下跌,即时间增加,股票的价格反而下降。将生活中的实例和Flash课件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提取关键信息,为之后教学内容的开展奠定基础。

2)采用恰当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应用范围的广泛,部分优秀的教师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探索出诸如任务型教学模式、抛锚型教学模式、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等。为此,数学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去探究新知识、了解新技能、寻求新的方法。

如在讲授函数性质的课程中,教师采用提示的方法,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运用Flash课件和网络传输平台等信息技术,结合生活中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函数在区间内的变化。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提示,对于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适时加以引导,通过小组竞赛活动、交流共享等环节逐步加深学习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帮助学生感知、体验数学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收获、有体会、有感悟,从而增加学生的信心。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要注意组内成员的角色轮换,加强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指导。

3)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评价。以往的教学评价侧重于结果评价,对于过程评价则重视度不够。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评价实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的评价方式,评价的主体由教师、学生、小组内成员共同构成。教师要在完成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客观评价时,还要指导小组内成员和学生自己对自身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以便使学生能梳理知识结构,切实掌握技能和方法,灵活地运用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解决同类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式,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发挥网络平台互动性强的优势,针对不同的主题,学生、教师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评论和回复。教师可以将一些较好的数学参考书和学习网站推荐给学生,学生可以将自己发现较好的解题方法上传到网络平台,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学习网站和资料推荐给其他学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平台自动实时生成的大数据分析报告,教师可以迅速获得真实的学生学习数据,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评级的时候要注重激励性,注重过程和态度,以维护学生学习兴趣,并将之转化为学习动机。

3 整合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笔者抽取某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传统教学模式和整合后的教学模式你更喜欢哪一个,原因是什么”一项中,约有82%的学生表示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喜欢整合后的教学模式,整合后的课堂更有趣、更加民主和谐是主要原因;在“整合后教学模式下你的数学成绩提高了吗”这一项中,超过76%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明显提高;约有64%的学生表示整合后的教学模式下,自己对于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在课堂上积极性提高了,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下愿意花费时间学习数学,面对不会的难题时能够利用网络平台向其他学生和教师求助。由此可以发现,借助信息技术的强大作用,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4 结语

“互联网+教育”是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主流方向,数学教育教学也要顺应时代的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将信息技术移植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优化数学课堂,实现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积极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1]刘燚.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策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4):39-43.

[2]刘志菡.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3]张桂芳.关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研究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2):76-77.

G623.5

B

1671-489X(2016)13-0135-02

作者:梁京兰,秦皇岛市卢龙县韩庄头小学,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066400)。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信息技术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