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绿色道德教育的知行探究

2016-02-18王世民涂金伟秦红梅

职教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校

□王世民 涂金伟 况 敏 秦红梅



高校绿色道德教育的知行探究

□王世民涂金伟况敏秦红梅

摘要:绿色道德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教育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绿色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大学生绿色世界观、绿色价值观和绿色发展观的转变;绿色道德教育的认知性在于宏观上把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传统文明的衔接和西方绿色思想的借鉴,微观上把握教学内容编撰与大学生看得见、够得着和做得到的一致性,以达到做得好的目的;绿色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在于高校“管”“教”“学”的三维良性互动,以显现教育效果的完美。

关键词:高校:绿色道德教育:知行探究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绿色化”理念,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要求,为高校绿色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智力支撑。

一、高校绿色道德教育重要性的意义凸显

绿色道德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教育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当前,高校开展绿色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大学生绿色世界观的转变、绿色价值观的转变以及绿色发展观的转变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大学生绿色世界观的转变。世界观属于哲学问题。罗素说过,“我们所说的‘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这是就科学这个名词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的”[1]绿色道德完全符合这两种因素。从传统宗教与伦理上看,绿色道德是经历人与自然的道德对立、环境道德等认识与实践和再认识与再实践的哲学过程而被认识到的。从“科学的”研究看,绿色道德是生态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绿色行为胶合在一起,形成绿色政治、绿色经济、绿色文化和绿色科技等道德意识形态,为社会的绿色发展、永续发展起到“科学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既然绿色道德是从传统的环境道德延续而来的,那么,环境道德又和绿色道德有什么不同呢?目前,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上确实喋喋不休。笔者认可英国学者多布森的意见,“环境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2]因为,环境道德作为环境主义的伦理基础,是以西方“最小主义”的传统伦理方法来解决环境治理问题,其治理面狭小而且单一。绿色道德则以后现代道德伦理的姿态,融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绿色实践中,彰显“没有伦理规范的道德”[3]的后现代性特征,是绿色道德品质修养的集聚惯性在绿色道德实践中的可控把握,也是绿色意识形态的可控把握。因此,大学生绿色道德的世界观转变,是从环境道德行为向绿色道德行为的意识形态性转变,也是传统道德向后现代道德的继承性转变。

第二,大学生绿色价值观的转变。绿色价值观主要体现在文化认同上。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消费第一”的文化价值观盛行,继而成为推助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也成为个人自身地位及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以“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思维,撬动并紊乱着人们朴素的生活秩序,以至于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甚至个人主义盛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处面”越来越小,“摩擦面”越来越大,人类生活状态片面化和资源匮乏紧迫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面对“消费第一”的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绿色道德的文化认同的差异性增大,个别大学生享乐主义、自由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频发,甚至醉生梦死地享用生态资源,这些都是当今高校急于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大学生绿色价值观的转变应该从绿色文化价值观的转变开始。高校要把绿色文化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大学生在绿色文化教育中摆正需要、消费和幸福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绿色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畅想勤俭节约、善良朴素的理念,努力践行低碳生活的绿色道德生存方式。

第三,大学生绿色发展观的转变。绿色发展观与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非“绿色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条不断外延扩张再生产的发展模式,是一条极端消耗地球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的模式变得更加快速与方便,资源掠夺与破坏在有些地区变得肆无忌惮。西方思想家卢梭早就把这一切看着为人类道德上卑劣的贪欲,并指出,自从人类发明科学技术以来,人类就已经行走在道德堕落的道路上。

面对这一极具破坏力的社会经济发展窘境,大学生绿色发展观的转变势在必行。高校要尽早让大学生明白,绿色发展观并不反对正常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是反对不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强调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等可持续的经济方式来实现社会经济内涵式增长,以实现人类未来的长远发展。大学生应该将这种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心底,用于实践,真正实现绿色发展观的转变。

二、高校绿色道德教育认知性的宏观微观把握

对高校绿色道德教育的认知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大学生绿色世界观、绿色价值观、绿色发展观的转变,影响大学生绿色道德行为的养成。因此,高校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科学地把握绿色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

(一)从宏观上看,高校绿色道德教育科学地认知需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高校绿色道德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并肯定具有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文化生活的多彩、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丰富以及社会秩序的安定等方面规定着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基本要求,是高校绿色道德教育的很好内容。事实上,绿色道德思想已经完全融入在“富强、民主、自由、法制、爱国、诚信”等理念中,也贯穿在“文明、和谐、平等、公正、敬业、友善”等词语里,非常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高校应该站在有利于大学生绿色世界观、绿色价值观、绿色发展观培养的高度,对绿色道德所相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加以凝练,做到学理上,聚证有实;知识上,通识易懂;政治上,方向坚定。

二是高校绿色道德必须传承中华传统文明。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生态文明的“绿色化”文化思想由来已久。挖掘和保护好生态文明“绿色化”文化思想,既是对中华传统文明的一种传承,也是构建绿色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就传统文化而言,“至善”是生态文明最基本的道德理念。《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其本身就涵盖着对世间万事万物至爱至善的绿色文明理念。由于时代以及认识局限的缘故,古代中国只将“至善”的传统道德思想向社会全面推广,把“至善”作为爱人与利人的修为,“至善”也一直成为中国人启蒙教育以及做人的基本信条。如今我们构建的生态文明社会就是要还“至善”的绿色文化本来面目,不仅把爱人与利人的“至善”作为自律的本分,而且把“至善”的情怀撒向大地、撒向自然,使之“天人合一”。因此,绿色道德传承诸如“至善”等中华传统文明,是高校绿色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三是绿色道德教育必须借鉴世界绿色思想。20世纪中期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危机,特别是美国著名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关于杀虫剂污染土壤的警示,促使世界绿色运动日益高涨,以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为理念的各种绿色思想不断涌现,诸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绿色政治思想、生态社会主义以及生态学等各种各样思想。这些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领域诠释着绿色文明的时代意义,牵引着西方应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治理方向。此外,还有许多西方学者拿起哲学技术批判的旗帜,重构或重建自己的绿色批判思想,以此展示绿色文明的思想之路,例如深生态学。因此,西方有些既科学又先进的绿色文明思想是值得我国高校绿色道德教育借鉴的,但这种借鉴不是照搬,而是哲学上的一种扬弃,是批判地吸收,是中西绿色文明的互补与融合。

(二)从微观上看,高校绿色道德教育科学的认知需要把握看得见、够得着、做得到这三个基本要求

所谓看得见,意指绿色道德教育需要有看得见的理论深度。绿色道德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形态,理论深度的科学与否,关系到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习惯的养成,也决定着高校绿色道德教育的成败。绿色道德理论的科学深度在于观点明确清晰,逻辑表述合理,论证具体详实,结构分布有序。理论深度既应该把控在有利于大学生绿色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转变的范围内,也应该体现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所谓够得着,意指绿色道德教育内容能让大学生一目了然,一触而明。道德是理性的产物,是明理思辨的过程。如果绿色道德教育内容高深莫测,既不便于明理,更不便于思辨。例如,现代西方绿色思想中的有些观点争议性很大,往往透露出高深莫测的神秘主义色彩,甚至存有生态法西斯、反人类等思想倾向。如果我国高校绿色道德教材设置中掺杂西方这些神秘主义色彩的观点,很不利于大学生绿色世界观的形成。

所谓做得到,意指绿色道德教育内容是大学生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道德一直被称为行为美的艺术,良好的道德行为不仅能体现“至善”的核心价值,而且能体现“至美”的艺术效果,离开行为的道德只能是空想与口号。高校绿色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大学生能够实践绿色道德,因为,绿色道德的看得见是基本,够得着是基础,而做得到才是根本。高校应该辩证把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将做得到转化为做得好,让和谐、环保、低碳、高效的“至善至美”道德情结永远伴随在大学生的人生之路上。

此外,高校绿色道德教育的科学性认知还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注重先进性,摒弃庸俗化。高校绿色道德教育一定要突出中国特色,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生态兴文明兴、生态衰文明衰”[4]的基本要求,设计和规划好高校绿色道德教材的选编,坚决杜绝西方绿色思想中的低级庸俗的思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的绿色道德故事。二是要注重时代性,摒弃陈旧化。法新社2015年10月15日报道绿色和平组织说,80%的中国城市重度污染[5]。这表明目前我国环境治理的任务相当繁重、相当紧迫。因此,高校绿色道德教育一定要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摒弃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等陈旧理念为突破口,大力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特点,为中国环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道德支持。三是要注重科学性,摒弃碎片化。高校绿色道德教育内容是否完整、是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内容的选编是否科学。绿色道德教育内容选编除了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外,还需要在编选技巧上的科学把握。绿色道德教学内容应该既有重点,又有难点;既有论点,又有论据;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感受绿色道德内容的科学性,又能感受绿色道德教材编撰的科学性,切忌出现教材内容和编撰的碎片化倾向。

三、高校绿色道德教育实践性的三维互动

高校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的重要窗口,肩负着培养人、教育人的历史使命,做好绿色道德教育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高校应该在领导的“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三个维度上协同互动,实践好绿色道德教育基本任务。

首先,建立健全有利于大学生绿色道德教育的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并逐渐健全有利于大学生绿色道德教育的绩效管理,不仅是规范高校各院系加强绿色道德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督促大学生强化生态文明品质修养的重要抓手。建立绿色道德教育的绩效管理制度,至少可以起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明确学校各个院系绿色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以此推动学校生态文明建设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行;二是通过绿色道德教育的绩效评估,规范院系绿色道德的教育行为;三是让老师与大学生看到学校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与信心,努力实现与学校开展绿色道德教育活动的良性互动。建立高校绿色道德教育的绩效管理制度的重心应该放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上,要将绿色道德教育的培养方案、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经费的投入以及教学成果的展示纳入评估指标当中,将评估考核结果与教师评先、职称评定结合起来,凸显绩效管理制度的最大效益。

其次,建立有利于教师为主导的绿色道德教学体系。绿色道德思想教育的实践性应该聚焦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教学手段是否丰富、教学效果是否体现、教育目标是否达到等系列评价体系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能否适应绿色道德教育的时代要求,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完成。由于绿色道德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任务,课程在全国许多高校还没有完全展开,教材编写、教学大纲设置、教学经验等方面都没有现存的、可以借鉴的东西。因此,构建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绿色道德教学体系,既能引导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又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要求。建立发挥教师为主导的绿色道德教学体系应该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充分调动绿色道德教育专职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绿色道德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学校应该在经费使用、设备配置、学术交流等多方面给予支持,院系也应该在教研办公条件、生活条件上尽力帮助教师,提高绿色道德专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责任感。二是专职教师与其它学科专业教师在绿色道德教育的问题上要紧密配合。高校很多专业课程与绿色道德教育有着紧密的牵连,比如:绿色文化、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化工等等。学校要尽快建立各个学科、各个专业教师的配合和互动的绿色道德教学体系,让学科专业教师在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地结合绿色道德教育内容,助力绿色道德教育的成效。

第三,建立有利于学生为主体的绿色道德教育实践体系。绿色道德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内容,实践的内容可以是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卫生,也可以是雾霾治理、水资源保护,甚至是克隆技术、核技术带来的隐形的绿色道德问题。高校作为高、精、尖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该本着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态度,来建立有利于学生为主体的绿色道德教育实践体系。

所谓从大处着眼,就是要有绿色道德行为规范,形成按章办事的理念。由于,绿色道德是以后现代道德伦理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有着“没有具体伦理规范”的后现代性特征,绿色实践的难度很大,例如,克隆技术的的道德规范问题。特别是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身心没有完全成熟阶段,有些高深的绿色道德行为需要教师引导,让学生在引导中感悟高深道德的真实,习惯道德行为的绿色,最终让习惯成自然,让自然成规范。

所谓从小处着手,指的是绿色道德行为不能眼高手低,需要从小事做起。一方面,高校要主动让大学生参与学校、社会大小不同的环境保护的绿色活动,在参与中体验绿色道德行为的崇高,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善美。另一方面,大学生要主动将绿色道德理念运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实习的过程中,同时,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绿色道德理论的丰富做出建设性的贡献。

总之,高校绿色道德教育知与行的探究重点应该聚焦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上,也应该也聚焦在高校对绿色道德思想教育的重视和管理上。当前中国“绿色化”行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正确把握高校绿色道德教育的知与行关系,将绿色道德思想融入到大学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绿色实践中去,让大学生绿色道德品质修养的集聚惯性在“美丽中国”实践中增添光彩。

参考文献:

[1][法]罗素.罗素道德哲学[M].九州印书馆,2004:4.

[2][英]安德鲁·多布森.绿色政治思想[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8.

[3][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36.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21.

[5]法新社.绿色和平组织:80%中国城市重度污染[N].环球日报,2015-10-16(06).

责任编辑秦红梅

作者简介:王世民(1954-),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涂金伟(1965-),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况敏(1975-),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秦红梅(1970-),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2-0090-04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