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经济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2016-02-18李小红

职教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培养研究

□李小红



文化经济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李小红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举措,更是我国各行业企业参与社会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迫切需要,真正体现了高职院校办学个性的特色和对社会肩负起的重要责任,同时也凸显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现实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文化经济;高职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回顾高校教育发展历程,高校的职能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演变和不断地增强,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在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力,强化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却是增强我国经济水平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1]。创业教育是一种不断深化的终身教育,在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基础上,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的人才。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对高职学生创业素养的有效培养与形成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

一、社会职业化教育与创业发展

在21世纪文化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高校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都聚焦在创新与创业水平上,高校作为一个知识传播和培养人才的聚集地,更应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下,大学生对社会肩负的责任。为此,高校应与时俱时,以点带面,积极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主动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创业教育早在欧美地区推广时,创业已成为社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有较成熟的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培养、指标评估。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创业教育研讨中就阐明了两个重要方面,即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强调必须重视创业能力、冒险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及技术、管理、社交的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为大学生走出校园,且灵活持续为社会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创业教育研究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第一个创建了创业研究中心后,才开始在全国进行推广研究,在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本身对创业的认识、高校的认识、师资的缺乏、课程设置体系、支持系统等几个方面的研究[2]。这些研究为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优化创业环境,更新教育观念和增加服务意识给出了有益的提示。在创业与就业的关系上,需求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超前的创业思想和目标,转变就业观念,从专项求职中创造岗位,增加就业的机会。

二、高职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意义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提升创业素质,增强就业稳定性的号召。因此,做好高职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教育的培养和推广,提高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对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高职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预示着创新时代的来临,企业的技术落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都呼唤着对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其中的缺乏人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是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创业教育走进高校也成为国际化的趋势,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已成为当今高校大学生创业的一本重要的“护照”。

其次,高职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标。高校的职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完善,而教育体系也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每年的扩招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将对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产生很大的影响,由此也带来了很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思路和观念,通过开展创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和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和理念,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同时不断健全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这些都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大方向。

第三,高职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之一。创业素质同时也是创业者个人创业前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凝聚创业精神过程,它有助于创业者个人明确创业方向、整合创业思路、提高创业目标的几率。对于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本人来说,就是为了获取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因此学校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同时,更要细心观察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因材施教,打消当代大学生坐等依靠的不思进取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本人具备良好的专业竞争能力,从而正确地走上创业之路,去实现个人自身的社会价值。

三、高职大学生创业素质形成与素质拓展

(一)创业基础素质的形成

一般说来,素质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以及经历的生活,是通过社会实践而形成的较稳定的身心品质,它是个人智慧与精神价值观的结晶[3]。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创业素质是社会个体从事职业活动所具备的全部素质,从社会生存发展角度看,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应具备身体素质、品德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等必要的素质,这些素质构成了一个人的创业素质的整体。从生命发展的角度看,创业素质是维持个体生存发展的思想观念、知识、能力、情态等素质的总和。这两种角度的分析对于了解和分析创业素质都具有较全面的合理性价值。

(二)创业基础素质的培养

高职大学生创业基础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包含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我们说一个人的健康是指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现在社会的激烈竞争,大学生要想在生活、学习、事业上战胜方方面面的压力获得竞争的优势,必须要有好的身体和好的心理作为基础和保障。

2.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当今社会人才规模的膨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要走向社会实现就业是必然的事情,但要满足市场环境和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必须要具备最基本的公民道德素质。

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社会结构、生存方式和精神价值生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公民的道德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繁荣经济、维护正常次序、建立理性文明公共环境的道德价值规范基础。与此同时我国人民的社会公共生活要求取向以及社会建设精神文明的公共道德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学习内容。

(三)核心创业素质的培养

高职大学生核心创业素质培养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内容:大学生的人生职业规划教育、大学生专业素养与技能培养教育、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这三部分环环相扣,必须要求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指导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辅佐好大学生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能更好地、全面地、专业化地掌控自我规划。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进入大众化的历史跨越,大学生的创业选择更加复杂化、多样化、职业化,突现以技能的发展方向,因此大学生创业生涯规划等问题更显得重要。大学的专业教育实质是一种职业教育,大学的专业教育就是大学生创业素质专业化的培养过程,也是创业素质向专业素质的提升过程。大学创业素质化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上,它是以在基础教育完成后所形成的素质为基础,通过大学阶段进一步的专业教育而实现的,因此在高校的专业的划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应随社会发展变化而进行改革。此外要细致地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连续的扩大招生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学生的数量猛增,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已是各高校抓就业的重中之重大事。首先校领导要高度认识到就业的高低是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第二要建立就业市场体系、就业指导体系、就业信息体系,为大学生及用人单位建立和提供良好的交流和信息服务,同时要通过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系列招聘会、推荐会提高吸纳人才力度。

(四)创业素质拓展的培养

高职大学生创业素质拓展培养,首先要求大学生了解创业,哈佛商学院的 Stevenson、Roberts、Crousbeck三位教授说过 “创业是一种被感知的机会所驱动的行为,而不是被现有资源控制的行为”。它有三层内涵即创造前所未有的业绩,创造性的就业和自我就业、自我创办企业,只有创办企业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明确教育指导方向,树立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情感及个性、拓展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再次,通过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完善大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大学创业实训环境(其中包括成立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大赛、建立学校孵化器、企业引进校园等)。同时需要学校与社会加强紧密联系,及时提供政府的优惠政策、各种创业基金扶持、企业支持以及各类创业中心或协会的咨询服务,创建一个能为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和服务的支持体系,鼓励和崇尚创业的氛围,使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大军之中去。

四、职业流变与高校的社会责任

职业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反映社会方方面面质变的综合体现。而职业变迁更是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的轨迹和程度。在改革开放前人们可以一干终身;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毕业都有用人单位抢;改革开放后出现了找不到工作,甚至被炒鱿鱼的现象;下海、竞聘、裁员、跳槽等一系列现象纷纷出现,使之推动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职业作为专门的技能特长,不是本来就存在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当今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传统职业销声匿迹,职业转变和调整速度也逐渐加快,职业结构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更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处于不断调整时期,市场机制还不能进行充分合理的资源配置,宏观调控不是很完善,市场风险性大带来的一系列的不确定性,给大学生就业创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概括来看有几个特点:新职业和热门职业的兴起、知识职业得到尊重、职业选择的多元化、职业的时代性特色[4]。

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组织结构的一份子,它存在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市场环境之中。在坚持院校自身精神和维护历史文化使命的同时,大学必须培养具有高职业素质的专业性技术人才,不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履行其社会责任。当代高校社会责任的体现,不仅仅要求大学树立和发扬传统的求知纯朴性、恪守学术的自由性及个人独立的思想情操、推崇创新意识,负起对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的责任;同时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面对市场和个人职业发展的生存需要,积极培养适应社会敢于创新的各类专门技术人才,对社会的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的发展和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承担重要的责任[5]。当今社会,高职院校同与之相处的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传统学问研究走向经济社会中心,并与社会经济趋于更紧密联系而作用愈来愈大,同时承担起社会问题的对策研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前瞻的价值导向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履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劳动力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自身必然要经过市场环境及人才需求来进行调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教育应该重新审视社会的责任。虽然各类高校不能直接介入社会的政治行为,但大学的独特精神气质,相对于国家、社会、市场来说是独立的个体,对周围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现代高等院校作为一个文化组织部分,一直是社会文化的主流先驱,它不是一个名利场所,而是社会的孵化器,学生就是社会的主要建设者[6]。因此,高校不仅要有高深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还要给社会提供前瞻的创新创业模式,真正成为当今社会的时代风尚引领者。此外,在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还应成为知识创新的加速器和国家建设的人才库,当代大学不能老停留在对知识的存储和传递的功能上,要以历史文化为基础面向未来开拓创新,大学生要积极面对时代的呼唤,去适应市场经济、文化科学以及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担负起科教兴国的重任。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和创业教育是社会职业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欧美及日本的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和经验中得到启示,本文从大学生基础素质、职业素质、核心职业素质、素质拓展等方面分析入手,阐明了高职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及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更是通过对社会的职业流变带来的思考,以及高校教育对大学生担负起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在校大学毕业生创业的重要使命,同时切实地提出帮助解决和关心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疑难,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创造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新亮.大学生教育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3.

[2]范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

[3]崔国富.大学生职业素养构成与综合培养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4.

[4]苏益南.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模型构建及培养[J].企业经济,2010(1):63-65.

[5]冯晓.基于SYB理念的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学园,2014(10):1-2.

[6]斯蒂文森.新企业与创业者[M].高建,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6.

责任编辑殷新红

作者简介:李小红(1972-),女,江西南昌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文化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策略研究”(编号:2015A008),主持人:李小红。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2-0031-03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培养研究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紧扣读写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