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草畜一体化步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6-02-18张懿笃甘肃省定西市副市长
文│张懿笃(甘肃省定西市副市长)
加快草畜一体化步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文│张懿笃(甘肃省定西市副市长)
甘肃省定西市历史上是一个“畜牧为天下饶”的地区,草畜产业是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优势,明确提出举全市之力,将草畜产业培育成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扶贫攻坚的首位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标准化规模种植养殖为重点、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草畜一体化循环发展的格局,草畜产业发展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生产规模扩大、产业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定西草畜产业发展现状
1.坚持人工种草与草原保护齐抓,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立足于定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牧草资源优势,扩大紫花苜蓿、红豆草、红三叶、猫尾草等多年生优质牧草和甜高粱、燕麦、饲用玉米等当年生优质牧草种植面积,逐步把粮经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饲三元结构。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严格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加大草原保护力度。2015年年底,全市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达300万亩,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在20万亩以上,订单种植全株饲用玉米50万亩,年产饲草总量700万吨。基本形成了以安定、通渭为主的陇中紫花苜蓿、甘肃红豆草生产基地,以岷县为主的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生产基地。全市天然可利用草原1000多万亩,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73%。
2.坚持扩量增收与提质增效并重,畜禽饲养总量快速扩充。按照“做强养殖、做大加工,搞活流通、增加收入”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场(小区),积极培育家庭养殖场和养殖大户。2015年年底,全市畜禽饲养量达到2600万头(只),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43%。特别是以肉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步入提速、扩量的跨越式发展阶段,羊饲养量达到500万只,存栏量达到300万只,出栏量200万只。累计建成规模化养殖场2200个、家庭养殖场5100个,培育发展畜禽养殖专业村492个、家庭规模养殖户8万户。6个县区全部列入全省牛羊产业大县和重点扶持县。
3.坚持精深加工与商贸流通联动,草畜产业链条有效延伸。把做大草畜加工、搞活市场流通作为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培育壮大草畜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健全草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全市草畜加工企业27家,其中,肉类加工企业16家、饲草料加工企业11家,肉类加工产能达到11万吨,年加工以裹包青贮饲料为主的草产品达到50万吨,建成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7个,年配送草产品万吨以上的饲草配送中心10个。
4.坚持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融合,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组建成立了定西市草牧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家庭养殖场、种养大户、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企业或合作社就近集中青贮、养殖户以草置换”等模式,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场(养殖户)”的新型经营体系,带动农户通过土地入股、签订订单、统一销售、土地流转和在企业就近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目前,全市有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11家,市级68家,培育草畜专业合作社1460个,成为推动草畜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强大动力。
5.坚持行政推动与资金投入并举,产业发展保障力度加大。调整加强了全市草食畜牧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壮大的意见》《定西市财政支持草畜产业发展贴息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发展的配套措施,全市财政每年筹资5500万元支持草畜产业发展,主要用于增加担保金、贷款贴息等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草畜产业。2015年全市投入草畜产业的各类资金超过30亿元。同时,市政府将草畜产业发展经济指标、生产指标、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引进等7大项23个生产指标全部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加大督促检查,全面考核评估,着力推动草畜产业发展壮大。
二、今后发展方向
定西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要解决扶贫开发和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离不开草畜等多元富民产业的精准发力。实践证明,草畜产业是覆盖全市的优势产业,关联度最高、链条最长,劳动强度相对较小,以牧草种植加工和肉羊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已成为定西农民增收最活跃的因素和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定西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等资源优势及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的各项利好政策,着力把草畜产业打造成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的首位产业。
1.总体目标。把定西建设成甘肃省草畜产业大市,打造成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牧草种植加工基地和肉羊养殖加工基地。力争到2020年,全市优质饲草总量达到1400万吨,加工总量达到600万吨;牛饲养量达到100万头,羊饲养量达到1000万只;草畜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均达到50%以上。
2.发展思路。坚持“立草为业、草畜并举、以草带畜、以畜促草”的总体思路,走以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标准化规模种植养殖为重点、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草畜一体化循环发展的路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草畜产业体系。
3.主要措施。在草畜产业发展中,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力实施“四个五”发展战略。
“一五”,着力实现五个转变。一是思想观念转变。就是实现以优先发展粮食种植向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的转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举全市之力,绘就“满山是牧草,遍地是牛羊”的美丽画卷。二是发展阶段转变。推动全市草畜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现代草畜产业阶段转变,力争“十三五”末基本形成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三是能力素质转变。加快业务部门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促进各级干部从习惯抓粮食生产向提升草畜产业服务技能转变,着力提升指导产业发展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四是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动草畜产业由农户散养的传统生产模式,向适度规模养殖与规模化养殖协同发展、传统分散经营向产业化经营发展方式的转变。五是工作作风转变。通过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的草畜产业技术服务队伍。
“二五”,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优质商品草基地建设,提升牧草产业化水平。二是狠抓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养殖业转型升级。三是推进加工业跨越发展,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四是建设畜禽专业交易市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五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全市草原植被盖度达到75%以上。建成4个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区和6个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三五”,健全完善五大支撑体系。一是健全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成30个优质种畜繁育场,牛羊良种化程度达到80%以上。建成陇中紫花苜蓿、红豆草、岷山猫尾草、岷山红三叶繁育基地6万亩,牧草草种全部实现良种化。二是健全完善专业合作组织体系。每年培育100个市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50个省级示范社,80%以上的畜牧专业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三是健全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组建市县乡三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服务团队,为经营主体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建成市县两级畜牧科技培训中心,围绕农民组织、人才培育、科技支撑、市场信息等全面开展技术培训及服务。四是健全完善品牌培育体系。实施“品牌创建”行动,全力培育定西草畜产品品牌,力争将“定西肉羊”和“定西牧草”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五是健全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坚持把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强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四五”,强化五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保障。着力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全力以赴抓的草畜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十三五”期间,市、县财政每年投入扶持草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7000万元以上,从银行业各金融机构争取信贷资金20亿元,撬动各类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20亿元,全市每年用于支持草畜产业发展资金达到40亿元以上。三是加强基础保障。认真落实规模化养殖生产用地视同农业用地的政策。确保所有自然村实现动力电全覆盖,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所有行政村实现公路或水泥路通畅,为加快发展草畜产业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四是加强人才保障。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和培训体系,形成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培训制度,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队伍。五是加强法治保障。严格依法兴牧、依法治牧,全力保障草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