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CEO刘成城:创业是我的人生常态
2016-02-18刘元
刘元
套头衫、牛仔裤、运动鞋,36氪创始人、CEO刘成城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
的确,刘成城年仅28岁。但年轻的他2010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此后进入中科院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刘成城是民主建国会会员,同时也是亚杰商会的会员,曾在2013年被评为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
高中逃学去创业
刘成城1988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一个很普通的家庭,母亲是老师,父亲是个体户。他坦言,从小对互联网高科技领域的新鲜玩意就很痴迷。2005年,当时17岁的他还在念高二,就想和两位同学跑去中关村创业。很不幸,在出发去北京的前天晚上,出逃计划泄露,在宿舍就被老师抓了。“那个时候,中国IT和互联网刚起步,当时我的同桌比较疯狂,他会写些代码,我也学起了C语言,开始写代码。学着学着就觉得自己挺牛的。那时很多公司在中关村火了,再加上2007年,读了凌志军的《中国的新革命》(讲述以中关村为背景的中国IT发展史)这本书,很受鼓舞。”刘成城说,“当时我也没对‘创业想太多,就是比较喜欢新的东西,喜欢绝无仅有的公司。我想做的创业不是做一个饭馆赚钱,一定是做一个能创造的东西。”
刘成城在大一的时候,和几位同学一起搞了一个Z-vip.com的团购网站,帮大学生团购3C类设备。刘成城坦言,最初创办这个网站是因为去中关村买电脑被骗了,就想做一个公益社团帮同学代购电脑。
刘成城说:“大二大三时常常看很多新东西,很兴奋。”美国人麦克·阿灵顿的科技博客TechCrunch给了他不少启发。最初,只有阿灵顿一名写手,月访问量达900多万,产生了很好的盈利。后来刘成城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科技博客,因为英文好,常编译国外前沿科技创新资讯,吸引了不少访问量。
刘成城后来加入了一个由独立博客人组成的网友组织,结识了不少科技、文化创意类的网友。这些网友中,就有36氪的现任副总裁王壮。刘成城说,大三的时候曾尝试过找工作,但是都没有回复。大四考研后,去惠普实习了几个月,却发现自己不适合去中规中矩的公司,不喜欢重复性的工作。
一次重要的邂逅
2010年下半年,刘成城进入中科院读研,和一些志同道合的网友一起兼职筹备36氪网站(36kr.com),同年12月8日,36氪正式上线。最初主要是做科技博客,以编译国外最前沿的科技资讯为主。2010年圣诞节,他在一次大学校友聚会中偶遇了百度创始人之一的王啸。就是这次偶遇成了他人生中一次重要的契机,王啸提出在他的博客上投资30万元。刘成城说:“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需要投资人,我该拿这些钱做什么?”带着这两个疑问他回家过春节,母亲提醒他:“只有傻瓜或骗子才会给你这么多钱,这钱不能要。”
在回北京的路上,刘成城还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看重父母的建议,但又想:“我妈甚至不知道百度是干什么的!”最终,他接受了这笔投资,停止了在大学的学习,同博客上的三位作者一起,一头扎进中国的创业大军队伍,将他们最原始的想法呈现在网站里。
创立之初,36氪命名为TC中文网,主要从事国外科技博客TechCrunch的编译,全职运营团队只有4个人,现任CEO刘成城那时还是北京邮电大学的大四学生。几个月后,TC中文网更名为36氪,这个名字,源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6号元素“氪”。传说中的氪星,是超人的故乡。
在各种新应用不断爆发的2011年,36氪紧跟全球的最前沿科技产品的报道,让国内的互联网创业者耳目一新。刘成城认为,翻译不是关键,翻译什么才是关键。比如,36氪最早报道了语音短信App(应用)TalkBox,随后国内很多创业者也开始关注语音短信。后来,刘成城和他的团队又开始对国内互联网的创业新项目进行原创报道,帮助他们提高曝光率。“说产品,不废话”成为36氪报道的一个原则,36氪明确提出:“不发布新闻稿和软文。”刘成城说:“刚开始,我们的角色就像记者,但随着我们网站上报道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投资人开始联系我们,希望与我们一同发展。”
服务更多创业者
2012年5月,36氪又获得经纬创投的A轮投资,团队壮大到25人。公司随即启动“36氪+”项目,推出了“服务互联网创业”的线上融资平台,帮助创业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早期融资,为投资人筛选最优质匹配的项目。2013年5月,36氪获得中关村授予的“创新型孵化器”称号。2014年4月,36氪启动了氪空间,它为初创阶段的团队提供三个月的办公场所和行政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不占股份。
刘成城强调:“首先我明确,就是要做一个能够批量化帮助创业者的互联网公司。我们有一个创业者曾说,有了36氪,他的创业缩短了两年。”不过,刘成城因为读研期间大量精力放在了36氪上,他的毕业推迟了一年到今夏。
现在,36氪还没有盈利,但靠网站广告收入基本可以做到收支平衡。刘成城表示,盈利目前对他来说并不是压力,如果参照收取融资额的百分之几作为顾问费的传统做法,36氪2015年就有约一亿的收入。“现在想要盈利太简单了,只是我们觉得还不是时候,目前重点还是帮助更多的创业团队,让创业更容易,提高36氪的价值。36氪可以不大,但是不能不伟大。”
刘成城表示,“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整合资源,专业运营,把‘关注互联网创业和‘服务互联网创业做得更全面,更专业,更卓越,能够服务更多创业者”。
做互联网要忘掉过去的一切
如今,刘成城已经成为互联网创业的新秀。刘成城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但是不代表别人不可以幸运。互联网的公平性给不具有传统资源优势的年轻人提供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36氪的团队中,9096以上都是“85后”,刘成城对此表示:“我喜欢有想法、有冲劲、有执行力、有情怀的‘85后。我们的人一定是比较open(开放),能听进去别人建议的人。”
刘成城认为,传统的企业做互联网就要忘掉过去的一切,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是踏实地把事情做好。“互联网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状态,它让很多东西都变得更公平。那些过去的优势都是在给互联网拖后腿。”
刘成城坦言,其实创业中间会遇到无数种困难,比如创始团队同伴的离开,解决不好,公司可能就没了。“所以做公司永远没有安全感,不能有成功心态,要有足够强大的心去面对。”
刘成城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找人聊天,聊创业和人生。“创业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每天解决公司里的问题,这样就挺开心。我可能是那种没心没肺型的,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在工作,一天工作16小时,工作和生活是分不开的。我不把创业当作一个目标,这是一个常态。不停达到阶段性的目标也是一种强大。”
(编辑/张本科)
链接
创客教育不要丢了“创”
文/吴向东
随着李克强总理访问柴火创客空间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创客教育也随之火起来。我也是添柴鼓火的人之一,并且认为STEAM领域的教育要从传统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转向创造能力的学习和创新品格的培养。
社会上“创客教育”一词越来越流行,于是各种培训机构以创客教育为名的活动越来越多。在一些微信群里,有朋友说,“创客,就是原来的高级技工”,“创客教育就是原来的科技活动”。另外一些朋友不赞同这些说法,认为创客比高级技工多了一些自由度,可以设计自己的产品。创客教育比科技活动多了实践、分享和社会化。我属于不喜欢纠结于细节的人,如果“创”是共同点的话,就都是一样的,都可以称为创客或创客教育。知名创客教师谢作如回应我道:“我喜欢用‘造,不用‘创。”
回想近10年我辅助夫人王继华做“为创作而教”的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当我们正式在网上发布“儿童是数字文化创造的主体”的观点时,听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他们说,小学生怎么可能创造自己的数字文化呢?这么多年推广下来,随着大量的老师投入到Scratch教学中,他们发现学生真的可以用编程表达自己的创意了!创,哪有那么难做到的?
我是科学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积累,认为科学教学也要向“创”转向。当前的科学教学还停留在“通过机械的‘探究步骤进行知识传授”上,学习活动的出口是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的培养捉襟见肘,知识本位具有强大的潜意识力量,这些习惯性的知识支配着我们的教学。为此,我提出要将科学教学的设计从教学过程的严密设计转向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师的主要精力不是控制学生探究的进程,而是搭建丰富的学习环境。教师提出开放性的较复杂的难题,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不断尝试,不断犯错,不断碰壁,不断吸取经验教训,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是支架,是支持者,是促进者,是学习环境的创造者,而不是威杈的控制者。这样的教学每每让学生收获惊喜,他们解决了难题,体会到了创造的喜悦。比如,我们在声音单元的教学中,不再是把时间耗在教师设计的体验性实验中,以让学生明白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等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让学生利用各种生活中的物品设计简单的乐器,比如鼓、吹奏乐器、弦乐器等。学生表现出的创意往往令人惊喜,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也自然融入其中。学生完全有可能成为小小创意家。科学学习的出口不再仅仅是知识,而是应用知识去创造出作品。
从学习科学理论来看,在知识社会背景下,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消费和传承活动,更应该是知识的生产和创造活动。创客教育生逢其时,在国策上也相当“应景”。我对学英语专业的儿子说,“Maker”翻译为“创客”而不是“制造者”真是相当有水平。他淡淡地说了一句:“Maker本来就包含创造的意思。”听罢,我立即把教训他的面孔变为莞尔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