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制样方法对棉麻混纺产品定量结果的影响
2016-02-18任清庆梁慧鸿
任清庆 梁慧鸿
摘要:棉麻纤维的定量方法目前采用FZ/T 30003—2009《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显微投影法》,但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发现,按照标准方法制备纵向载玻片时,有时会出现纤维集结在一起的现象,影响定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比了表面皿法、进样瓶混样法、直接取样混匀法三种制备纵向载玻片的方式对样品均匀性及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麻棉混纺;定量;制样方式
纵向载玻片的制备直接影响棉麻含量的定量结果。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发现,采用FZ/T 30003—2009《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显微投影法》[1]中的制样方法有时会出现制样不均匀,纤维聚集在一起,无法准确鉴别及计数,导致含量测定不准确。因此,本课题又尝试对四种已知棉麻精确含量的样品分别通过表面皿法、进样瓶混样法及直接取样混匀三种制备纵向载玻片的方式,探究制备纵向载玻片方式对样品均匀性及检测结果的影响。
1 试验设备及试剂
试验设备:CU5型纤维细度仪,北京和众视野科技有限公司;SK-1型快速混匀器,江苏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KQ2200E超声波清洗器,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试剂:无水甘油。
2 试样准备
试验样品由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棉麻混纺纱线1(C45/H55,J40S/1),棉麻混纺纱线2(C60/H40,J27S/1),棉麻混纺纱线3(C65/H35,J40S/2),棉麻混纺纱线4 (C75/H25,J65S/1)。
3 试验过程
本试验依据FZ/T 30003—2009《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显微投影法》进行测试。制样方法分别如下:
(1)表面皿法:标准规定的方法,用纤维切片器均匀切取0.2mm~0.36mm,移至表面玻璃皿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无水甘油,充分混合成稠密的悬浮液,使用宽嘴吸管吸取少量的混合均匀的悬浮液放入载玻片上;
(2)进样瓶混样法:用纤维切片器均匀切取0.2mm~0.36mm,移至生态纺织品检测用的进样瓶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无水甘油,在快速混匀器上混匀1分钟,再置超声波振荡器中振荡1分钟,最后再在快速混匀器上混匀1分钟。使用宽嘴吸管吸取少量的混合均匀的悬浮液放入载玻片上。
(3)直接取样混匀法:用纤维切片器均匀切取0.2mm~0.36mm,移至载玻片上,加入一定数量的无水甘油,用镊子搅拌,使之均匀分布在介质内。
根据上述方法分别制备纵向载玻片,观察纤维在载玻片中的分布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纤维图片,对四种纱线分别采用三种制样方法的纤维分布状态进行比较。再按照FZ/T 30003—2009的要求,对棉麻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每组做两次平行试验,取平均值,两次试验结果偏差大于2%时,进行第三次试验,试验结果以三次平均值表示。
4 纤维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三种制样方式制得的纵向载玻片的纤维图片,比较三种制样方式制得的样品分布均匀度,以及是否易于进行定量分析。三种制样方式制得的载玻片的典型图像见图1~图12。
从以上四种纱线用三种制样方式制得的纤维分布图像可以看出,三种制样方式对于棉纤维及麻纤维的分布并无明显的影响,需注意:切取纤维的数量会影响载玻片的制备质量,切取纤维太多,会导致纤维分布不开,尤其是麻纤维会集结成束,影响判定,切取纤维太少,会导致单个市场纤维数量太少,甚至可能需要制备多个载玻片才能完成定量分析,耗时较多,且有可能因制备的载玻片质量高低不一而引入较大的误差。
5 试验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同一样品使用三种不同的制样方法,得到的结果有一定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试验本身存在误差,另一方面是由于制样方式不同导致。三种方法并无绝对明显的优劣差别。从操作的简便性来讲,表面皿法及直接取样混匀法操作更为简便,省时省力,但出现纤维分布不均匀,集结成束的情况多于进样瓶混样。所以,可以先按照标准规定方法,采用表面皿法制备纵向载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出现分布不均匀的状况,可尝试进样瓶混样法。整体来讲,棉麻混纺时,棉的含量越少、麻的含量越多,表面皿法越准确。
6 结论
通过对四种棉麻混纺纱线分别用三种制样方法根据FZ/T 30003—2009《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显微投影法》进行分析,定量结果无明显差异,棉麻混纺纱线,棉的含量越少、麻的含量越多,表面皿法越准确。实际操作时,可先在显微镜下观察棉麻纤维的混匀状态,如果较难混匀或出现纤维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可尝试进样瓶混样法以及直接取样混匀法。
参考文献:
[1]FZ/T 30003—2009 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显微投影法 [S].
(作者单位: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