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之境》
2016-02-17陈霞
陈霞
作者:罗伯特·麦克法伦
译者:姜向明 郭汪韬略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提名理由:出色的自然文学能够引导读者“萌生新的行为形式、新的道德意识,以及对于自然世界更为强烈的关切”,此书是最佳示范。这是真正的行走文学,罗伯特·麦克法伦通过自己常年旅行的亲身经历向自然世界中宏大或渺小的荒野致敬,行文如诗,意境如画,融会贯通的历史人文地理学识是作者负责任的表现,在潜移默化中唤起人们对荒野之境的渴望与关切。
荒野,陌生而美丽
《荒野之境》(The Wild Places)是剑桥学者罗伯特·麦克法伦(Robert Macfarlane)2007年所作,2015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简体版。作为他“行走文学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寻访英伦三岛最后的荒野,用双足绘制几被遗忘的自然地图。麦克法伦一贯行文如诗,不仅能描绘出自然的风貌和表象之下的能量与肌理,也能刻画自我与自然交会时感官和内心的种种感触,读者似乎就在字里行间与作者一同远行。
“行走文学三部曲”另外两部为《心事如山》《古道》,前者一出版就获毛姆文学奖、《卫报》首作奖、《泰晤士报》年度青年作家奖,后者获得多尔曼旅行文学奖、塞缪尔·约翰逊非虚构文学奖提名。《荒野之境》也在英美收获苏格兰艺术委员会年度非虚构图书等一众奖项和提名。
《荒野之境》开启的是一场心灵兼与肉体的旅程,罗伯特·麦克法伦的旅行是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里穿梭。僧侣、探险者、科学家、哲学家、诗人、艺术家,有活着的有故去的,在这些人的引导下,麦克法伦对荒野的概念变幻进行了一番探索。从英国大陆最西北的拉斯角(Cape Wrath)的悬崖到英国南端的多赛特(Dorset)的“陷道”(holloway),到东英格兰的古城诺福克(Norfolk),到埃塞克斯郡(Essex)的盐沼地和河口湾,到兰诺赫(Rannoch)与奔宁山脉(Pennines)的高地,他的旅程成为这些地方的人们与文化、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导管,让我们认清它们之间原本剑拔弩张的关系。
鸟类、哺乳动物、树木以及其他事物—雪兔、猎鹰、山毛榉、乌鸦、太阳、白石等,让这本信息密集的书变得更加紧实。登时,一场梦幻的旅程,一个冒险的故事,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大地脉络,一系列关于自然与人文的历史,都在《荒野之境》个性化、结构化的叙述中缓缓展开,这种特立独行的文法与书中写到的那些荒野之地一样罕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于友情、失得的感慨。历史、记忆与景观混合于一体,唤起一种陌生而美丽的野性以及这种野性对于人类生死攸关的重要性。
尽管才38岁,麦克法伦那三本“无法归类”的畅销书已经倾倒英美读书界。他写那些地方、那些山水以及人们的反应,就好像这是他理所当然的日常工作—在剑桥大学担任高级讲师、伊曼纽尔学院(Emmanuel College)担任导师。在他的生活中,在他的散文里,界限是模糊的,类别是散乱的,边缘是平滑的。他是冒险家亦是学者。反之亦然。
麦克法伦向那些有着邻避情结、不惜一切保护文化遗产的人们传达一个信息:与其歇斯底里还不如放松,走进山间野地,珍惜大自然超凡的语言。
从讲述高山上独特体验的《心事如山》到这本描写岛屿峡谷坟墓的《荒野之境》,麦克法伦自嘲道:“仿佛我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从山上走到山下。”
2003年,他的处女作《心事如山》(Mountains of the Mind),将旅程、传记、历史以及文学论述编织成一条叙述化的挂毯,声音给人以力量与完整感:博学,亲密,抒情,包容。
麦克法伦的写作深受标新立异的流浪作家的影响,比如他的精神导师罗杰·迪肯(Roger Deakin),以及女性苏格兰小说家、自然学家楠·谢培德(Nan Shepherd)。楠·谢培德帮助他理解“山的地理不在于峰顶,而在于山坡和大地”。于是,麦克法伦向世人展示了关于地域的散文既可以行文如水,也可以粗犷铿锵,对于一个地方的呈现是新奇多过乡愁,并且可以从山峰之巅的宏大转移到自家后院的渺小。他在作品中一再强调,不仅仅是遗失或缺憾驱使我们去到荒野,“我希望自己足够敏锐,如果可能的话,去解放人们以地方为题材进行写作时习以为常的回顾、怀旧的禁锢。因为还有一些其他的形式去呈现一个地方,比如当下的体验和带入感。”
罗伯特·麦克法伦的词汇运用相当有趣,这点从英文原文上更能看出。他在描述一个地方时,会运用当地人使用的词汇,所以他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会用本子记下当地人的语言习惯,当写作需要时就会用这些词汇去描写那里的山水、天气和气味。而读者也能从中学到新知,也许我们就会对这个地方注意得更多、看得更清、懂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