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华绝代张充和:“最后一位才女”的传奇人生

2016-02-17李蕊娟

新青年 2016年2期
关键词:张充卞之琳才女

李蕊娟

2015年,被章士钊誉为“当代蔡文姬”的张充和在美国逝世,享年102岁。她是民国著名的“张家四姐妹”中的小妹,自张爱玲、冰心相继凋零、宋美龄随之辞世后,人们称其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这位世纪老人,走过了怎样的传奇一生?

名门闺秀爱古文,数学零分上北大

1914年,张充和生于上海,祖籍合肥,她是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但充和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欢乐,她上边已经有3个姐姐:元和、允和、兆和,张家需要的是一个男孩。

不足一岁,张充和就过继给了膝下无子的叔祖母当孙女,在合肥远郊生活。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自幼饱读诗书,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风范。她花重金延请吴昌硕的高足为塾师,悉心栽培小充和,还另请举人左先生专教孙女吟诗填词。张充和天资聪颖,悟性甚高,她勤学10年,已通读《史记》、《诗经》等典籍,并作得一手好文章。

1930年,养祖母去世后,16岁的张充和回到苏州九如巷的大家庭,在父亲创办的乐益女校上学,与姐妹们共同生活,四姐妹还自办起了文学社团。三个姐姐接受的是相当洋派的教育,她们知道新文学、白话文,知道胡适之,张充和却只会古文。但姐姐们都很喜欢“神奇的四妹”,她小小年纪,临碑临帖像模像样,且通晓诗词歌赋!

父亲是昆曲迷,每个星期都会请来老师,让女儿们学唱昆曲。充和也渐渐爱上并痴迷起昆曲来,还常与大姐张元和在《惊梦》中唱对手戏。

1933年,沈从文与三姐兆和在北平结婚,充和去参加婚礼,随后就一直居京。家里人劝她考大学,她也想不妨一试,于是就到北大旁听。当时北大入学考试要考国文、史地、数学和英文,充和见到数学就头大,她在16岁前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几何、代数。她干脆放弃,把复习的精力全用在其他三科上。

考试时,因为她连题目都看不懂,数学当然得了零分。但她的国文考了满分,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学生活》写得文采飞扬,受到阅卷老师的激赏。

评委们希望录取这名优异生,然而校方有明文规定,凡有一科为零分者不予录取。最终,在胡适的力荐下,北大才破格录取张充和。

才女的爱情,引中外名家竞折腰

通过好友沈从文结识张充和后,诗人卞之琳就对这位貌美才女一见倾心。1936年,充和回家养病时,诗人还专程到苏州拜访她。张充和很高兴,病中无聊,她便自告奋勇地陪同卞之琳,游览了苏州的所有风景名胜。

此时的卞之琳,心中激动得不能自已。3年前他就陷入了单相思,拼命给张充和写信,信里又从来不会吐露爱意,只会说日常事情。充和嫌有点啰嗦了,看过就丢,从来不回。因为在充和眼中,这位诗人有些木讷,有些孤僻,不是她喜欢的类型。

但诗人并不解才女的心思,1937年,他又拿出了更大的“追求动作”:把自己多年的诗作编成《装饰集》,亲手抄一份送给充和,还在扉页上题了字。那首脍炙人口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正是卞之琳写给她的。张充和过意不去,也用银粉抄录了七首诗作,送给卞之琳留念,字迹之美令人惊叹。但两人之间那颗爱情的种子,最终没有发芽。

身体康复后,张充和应邀到《中央日报》的副刊当编辑,写散文、小品和诗词,并先后出版了《浪花集》、《多情人不老》等多部作品,在文坛显露才华。其间,充和还到成都演出过昆剧《刺虎》、《思凡》。张大千就是其昆剧“粉丝”之一,并在她演出时当场挥毫,画了两幅小品送给她。

在昆曲之外,充和毕生的爱好还有书法。幼时她跟着朱先生临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很小就能写大字,甚至题匾额。后来又写小楷。她性格活泼,26岁住在大院子里还要爬树。她那时的字也很俏皮,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不拘一格。

1940年,张充和转往陪都重庆工作,帮助政府重新订正礼乐。但是战争让她忧心忡忡:她目睹了外甥女的死亡,看到了朋友、手足的苦难。有时,一点小事也会让她心情不宁。这时,是书法让她的内心沉静了下来。

1943年,张充和在重庆粉墨登台的一曲昆曲《游园惊梦》,曾轰动大后方的杏坛文苑,章士钊、沈尹默等人纷纷赋诗唱和,成为抗战年间一件文化盛事。

抗战结束,充和回到北平。1947年,她在北大教授书法和昆曲,继续借住沈从文家中。一个叫傅汉思的德裔美国人经常来访,他在北大任教,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他要跟沈从文的两个儿子学中国话,也要找沈从文谈中国的艺术和建筑。

他来得太勤,让沈从文以为,这个外国人是看上充和了,便不跟他多谈。傅汉思一进门,沈从文便大喊:“四妹!找你的!”

跟中国传统男性不同,傅汉思热情开朗,又很主动。充和并不讨厌他,跟他交往起来。第二年她便嫁给了他。那年她35岁。

与梅兰芳齐名,向世界传播中华国粹

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1948年12月17日一大早,一位美国大使馆的领事匆匆跑来张充和家,要他们马上走,说北平只剩下一个小军用机场还在开放。于是,傅汉思、张充和夫妇迅速收拾行李,带着保姆“小侉奶奶”匆匆赶往机场。

机场到处是逃难的人,工作人员对张充和说:“你们夫妇俩的行李太多了,这位保姆不能带!”张充和一听到这话,当场急了:“‘小侉奶奶不能带,我就不走了!”“那好吧,你们俩的行李留下。”张充和毫不犹豫地扔掉了那些珍贵的书籍和书画……在张充和眼里,那些古籍和名画尽管珍贵,却是身外之物,而为报答出身贫苦、照顾他们多年的保姆之恩情,保全她于乱世之中,才是第一位的。

1949年初,张充和同丈夫移居美国康涅狄格州,傅汉思被耶鲁大学聘为中文教授,张充和也在该校美术学院讲授中国书法和昆曲。在当时各种出版的昆曲图录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这些闻名世界的戏曲大师连在一起。

旅美几十年间,张充和长期担任美国昆曲学会顾问,组织演出,推广中国戏曲,一直为传播中华文化默默耕耘在大洋彼岸。她还先后在加拿大、法国和港台的23所大学以及各学术所讲授、示范演出昆曲。

后来正是张充和与洋弟子们四处奔赴,才促成了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1979年,张充和回到阔别30年的故土,之后不间断地回国访亲问友。

1986年,北京举行纪念汤显祖逝世370周年演出活动,她与大姐被政府邀请同演对手戏《游园惊梦》,让台下观众见识了旧世界的风采。这才是水袖轻舞,余音袅袅。当天,姐妹俩还邀诗人卞之琳观赏。

2004年10月与苏州曲社的曲友们欢聚时,90岁的她面容清秀,举止优雅,身着一袭绛红色的丝绒旗袍,肩披一方黑色的披肩,仪态万方地依在雕花栏杆旁,一亮嗓子,博得台下掌声一片。有人惊叹:这才是最后的大家闺秀。

但在三个姐姐相继羽化之后,老伴傅汉思也于2004年别她而去。张充和在全心整理汉思遗著的同时,坚持在砚田边耕耘。很多人觉得嫁一个“老外”可能因为文化差异,存在生活上的巨大障碍。但傅汉思与张充和相守一生,她说,汉思是最好、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人。

在美国,张充和的名流朋友很多,其中包括米米·盖茨(比尔·盖茨的继母),都时常会来家中看望她。2006年,米米·盖茨在外地给张充和举办过一次规模很大的作品展,动用了私人飞机来接她。

2008年,张充和被发现罹患癌症。她说:“没有关系了,一个人要死总是要有个原因的。”

作为近代史上的名门贵族,张家四姐妹分别嫁给了著名昆曲演员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文学家沈从文和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四夫婿比四闺秀还有名!而弟弟们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和艺术家。

2015年6月17日,张充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随着四姐的仙逝,被誉为“最后的闺秀”的张家四姐妹和弟弟们都已不在人间。但她们注定会被当做一个传奇,为人念及和回忆。

猜你喜欢

张充卞之琳才女
护你一生周全
《卞之琳》
卞之琳《断章》
我们班的“四大才女”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且以优雅过一生
张充和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卞之琳苦恋张充和:爱情,是你窗外的风景
我们班的才女
用新批评解读卞之琳的《春城》
张充和:一株完美的梅花,真乃古色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