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竹种子“以芽繁芽”组培快繁问题初探

2016-02-17贲柳玲

现代园艺 2016年24期
关键词:毛竹外植体生根

贲柳玲

(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1)

毛竹种子“以芽繁芽”组培快繁问题初探

贲柳玲

(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1)

毛竹种子“以芽繁殖芽”组培快繁技术是现在毛竹栽培技术的重点攻克的难题。该技术主要是以毛竹的种子作为外植体,通过“以芽繁芽”方式找到了较好的外植体消毒技术、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和炼苗移栽技术等,初步建立了毛竹种胚外植体“以芽繁芽”组培快繁体系。

毛竹种子;以芽繁芽;组培快繁

1 试验过程及结论

首先进行外植体消毒,设置的消毒过程一样,按照相同的步骤处理毛竹植株产生的种子。试验过程中,格外注意:基本培养基对丛芽诱导及增殖培养的影响、不同激素配比和浓度对丛芽诱导及增殖培养的影响、不同激素配比和浓度对生根培养的影响、基本培养基对丛芽诱导及增殖培养的影响、不同激素配比和浓度对丛芽诱导及增殖培养的影响。从而假设参考对象,观察其相同条件下毛竹植株产生的种子的发芽状态。

设定8个参考对象,设定相关的条件,相同的培养的方法,只是对于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和浓度设定的条件不一样。从而得出下面的数据列表,如表1,表2所示。

表1 不同激素组合对毛竹丛芽增殖的影响

从表1,可以得知,处理7效果最佳,丛芽诱导率可以高达 83.33%,从而得出增殖最佳培养基为 MS+TDZ 0.5mg/L+KT2.0mg/L。同时笔者也发现,加入KT的组合丛芽诱导效果均相对较好,故KT对毛竹丛芽诱导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可以得出,在毛竹种子“以芽繁芽”的过程中,适当地加入KT,利于毛竹丛芽发芽率的提高。

表2 不同处理对生根率、生根数量、根长和高增长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得出,在生根数量、生根率和高增长量几个指标方面,处理4的效果最好,但在根长方面存在着不足,处理5的效果相对较好。由于影响因子较多,产生的结果也较复杂。将数据通过主层次分析确定影响生根率和生根长度的主要因子,从中选择效果较好的培养基。对于后期的毛竹种子“以芽繁芽”的处理有利,提供参考条件。

2 试验小结

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可以初步建立了毛竹种胚外植体“以芽繁芽”组培快繁体系。根据试验时候的数据处理分析,得出毛竹种子“咦芽繁芽”组培快繁技术的最佳消毒时间为10%次氯酸钠溶液和0.1%升汞各20min,消毒成功率可达3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TDZ 0.5mg/L+KT 2.0mg/L;生根培养基以1/2 MS+IBA 1.0 mg/L+KT 0.5mg/L+AC 0.1g/L效果较好;炼苗移植成活率可达69%,毛竹的发芽率直接导致毛竹的成活率的高低,目前国内的相关的技术还没有进行相关的推广,还存在着不足,导致毛竹生长处于局限性。对于毛竹大面积种植来说是不利的。

从试验的结果来看,经毛竹种子“以芽繁芽”组培快繁设定,芽苗的生根数量最高可达到5~6条,平均的生根数高达2条,但存在的不足是根都比较粗短,不细长,没有须根,该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激素浓度来解决。

TDZ能使增殖倍数高达8~10倍,但存在的不足是在增殖4~5代之后会逐渐衰退,且渐渐变得严重,需要后期不断克服技术问题,增强固定的增殖培养基,是后期的研究重点。由于TDZ价格昂贵,导致生产的成本过高,这个需要后期进行改进,寻找新的替代品,以此减低生产成本,扩大其组培快繁的面积。

3 结语

本文所提及的毛竹种子“以芽繁芽”组培快繁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对组培快繁各个阶段进行条件设定,设置最佳的培养基配方,及对影响因素的控制,从而提筛选出最优技术参数组合,以此建立毛竹种子“以芽繁芽”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对于后期的扩大毛竹外植体选择范围,提高丛生芽增殖系数方面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李蓉,郭起荣,曾炳山,何高峰.毛竹种子“以芽繁芽”组培快繁初步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08(6)

2 高志民,谢锦忠.竹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竹藤通讯,2013(2)

(责任编辑 禾初)

猜你喜欢

毛竹外植体生根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外植体差异对植物组培苗无性快繁的影响
不同激素配比对紫花苜蓿幼苗4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
节骨草和毛竹苗
BAMBOO BOUNTY
寒 秋
不同消毒处理及保存时间对蝴蝶兰外植体脱毒效果的影响
国外的微水洗车模式如何在本地“生根”
濒危植物单性木兰外植体启动培养
温暖在严寒深处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