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2016-02-17刘艳艳李林锐庄需芹
◆刘艳艳 李林锐 庄需芹
关于提高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刘艳艳 李林锐 庄需芹
通过分析线性代数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师资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改革方案,以期使课程建设更加完善,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线性代数;MATLAB;网络课程平台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2.116
1 引言
线性代数是一门在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主要研究有限维空间线性理论。课程目标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原理与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简单的线性模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线性代数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初次接触公理化的代数方法时,多数学生很难迅速转换为代数思维,故而线性代数常被认为是一门比较难学且枯燥的课程。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目前除人文社科系和外语系外,理工科及经管类本科各专业均开设了线性代数课程。2009—2011年,作为防灾科技学院首批重点建设课程之一,课程组结合实际情况对线性代数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与国内外精品课程相比,笔者认为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2 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线性代数经过重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完成了一套更切合实际的配套教学文件和多媒体课件,建成较完整的课程档案资料;在学院课程资源平台基础上建设了课程网站和试题库,为学生的网上自主学习提供了素材和保证;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主讲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虽然课程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在以下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并解决。
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线性代数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程序化计算的特点,为了保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教师会更注重对概念、理论和方法等知识本身的讲解,对于能否用于实际却很少提到。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本身的数学基础就比较薄弱,在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没有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大量抽象的符号、公式和定义,只会觉得枯燥难懂,由于体会不出“学有何用”,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兴趣。为了应付期末考试,部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各种解题方法,考试后便很快遗忘,难以在后续专业课中学以致用。
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根据性格、兴趣和基础的差异,通常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较差、接受能力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基础还行,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或者基础稍差,但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普通本科院校课堂中,中间层次的学生往往占大部分,为顾及多数中等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授课时会适当放弃一些偏难的证明和推导,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讲解符号、概念和演示计算方法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在课堂上优秀学生“吃不饱”,上课无所作为,产生厌恶感,但学习困难的学生又“吃不了”,丧失信心,失去学习动力。
教学资源仍需进一步完善 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应用完善过程,多媒体课件、试题库以及课程网站虽已建设完成,但在多样性和实用性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广泛收集、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定时更新、充实和完善,为学生和授课教师提供充足的课程教学资源和信息。
3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举措
结合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入手,逐步实现先进教学方法与传统数学教学的整合,全面提高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引进补充师资,优化队伍结构,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并鼓励授课教师参加相关师资培训和学术交流会议,积极开展教研及科研课题的申报,发表高水平教研教改论文,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研究水平和整体素质。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5GJJG259);防灾科技学院2016年度精品建设课程基金项目(JPJS2016024)。作者:刘艳艳,防灾科技学院基础课教学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数学应用(065201);李林锐、庄需芹,防灾科技学院基础课教学部(065201)。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1)根据改革及时调整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试大纲等基本教学文件,编制一套完整且适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课件知识内容范围完整,重点、难点突出,启发引导性强,方便学生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并向学生推广应用。
2)鉴于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为保证整体教学质量,仍把教学重心放在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解和应用上。对于学有余力、立志考研的优秀学生,收集近十年的考研真题,针对并结合教材知识点给出解析,编写“线性代数考研真题及详解”,作为学习资料上传至网络课程平台供其参考。
3)线性代数的计算具有程序化特点,步骤规范但计算量大、单调枯燥,是学生抵触学习的原因之一,一般要求学生掌握运算规则和低维的运算即可。实际应用中数据的计算量非常庞大,为改善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状况,培养学生的科学计算能力,课堂中可向学生初步介绍MATLAB软件的用法,并结合教材习题整理出相关命令,编写参考资料“线性代数中的MATLAB命令及计算示例”,上传至网络课程平台供学生自学及应用时查阅。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广泛搜集应用案例,特别是具有防震减灾特色的案例,从中挑选合适案例扩充、设计为微型教学项目,在部分教学内容中融入项目教学法,尝试将课堂教学与实践项目有机结合,改革传统教学中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2)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线性代数课程网站,保证网络教学资源的更新率,并调查中差生的学习需求,根据课程内容,录制至少10个针对某个重点知识点或计算方法进行讲解的微课视频,上传至网络课程平台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网络辅助教学资料,供其课后观看及考前复习,并根据学生反馈及时完善。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1)把学生在项目教学法实践中的表现列入过程考核,以项目研究报告的形式上交并打分,引导学生重视所学知识的应用意义,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走出数学学习的困惑,培养知识的运用能力。
2)鉴于MATLAB、Mathematica等科学计算软件在各个领域均有广泛使用,期末出卷时可适当减少计算量较大的题目,降低对学生笔算能力的要求,同时增加概念辨析、应用等开放性题目。对应课程试题库,则需淘汰难题偏题,补充概念辨析题和基本应用题,以达到从题库抽题即可组成期末试卷的目的。
4 结论
国内高校对线性代数课程建设基本侧重三个方面:
一是借鉴国外同类课程先进的教学理念,把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融入课堂;
二是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科学计算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三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编写不同教材,设定不同层次培养目标,体现因材施教。
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实际和学生特点,从师资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方案,意在通过2~3年的精品建设,师资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内容体系更加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更趋先进,课程考核方式更合理,从而促进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王建国,刘艳艳.线性代数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讨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4):86-87.
[2]高淑萍,孙群,等.线性代数课程MATLAB实验内容的教学与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2007(4):59-62.
[3]李秋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4(8):147-148.
[4]同济大学数学系.工程数学:线性代数[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G642.3
B
1671-489X(2016)12-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