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对优秀教师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2016-02-17欧锦林
◆欧锦林
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对优秀教师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欧锦林
毛泽东关于教育公平的思想脉络和基本原则,对优秀教师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对此展开研究探讨。
毛泽东;教育公平;农村教育;教育资源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2.067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农村中小学教育落后有多种因素:基础建设不完善、硬件设施落后、教育经费短缺、师资匮乏等。优秀教师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是解决师资配置不均、提升教学质量的直接和重要途径。对成渝两地教师不愿意参与城乡教师流动的原因进行调查,城乡学校之间落差太大难以适应、对子女就学和就业有影响、生活环境会变差、习惯现有工作和各种保障不到位等原因占前几位[1]。而借鉴历史是寻求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2 启示
从全局高度重视农村教育 1933年,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明确指出:“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当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对经济有重要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教育的具体任务是:“应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的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应容许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教育家、文化人、记者、学者、技术家来根据地和我们合作。”[2]这就是从大局着眼,充分利用当时中国优秀智力资源服务根据地的大众教育。可见,毛泽东在革命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与当时历史任务相一致的教育政策。
作为制约因素,现在农村教育的落后影响着全民素质的提高,无法为国民经济提供更多优质劳动力,阻碍着“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实现。人民教师服务人民,给农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生活条件确实较城镇艰苦很多,这就需要人民教师从国家战略、社会公平和个人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对国家而言,公平正义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普遍共识与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对农村学生而言,有权利平等地参与和享受教育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受惠于国家社会经济的成果。对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而言,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和不同的师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教师了解农村教育发展,更深切地把握教育规律;有助于教师保持教育工作的新鲜感[3]。
开展更高层次的教育普及 建国初期,毛泽东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方针,要“雪中送炭”,也要“锦上添花”[4]。我国教育发展到今天,农村教育是否完成普及阶段而到提高阶段了?现在一些农民不会操作计算机、不懂法律、不会写作,无论是继续求学、出外务工,还是融入城镇主流生活,都会面临很大障碍,无法实现“个人梦”,更无从谈及民族的“中国梦”。如果用建国初的文盲标准当作21世纪的文盲标准来开展教育,必然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任重道远。现在与建国初期一样,毛泽东关于普及教育的论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仍然需要教育部门在农村开展全面的、更高层次的教育普及活动。这里的更高层次教育普及是相对于过去的识字和掌握基本的知识而言,是体现信息化、网络化、新技术、实践性特点的基础性铺垫式教育。而来自城镇、接触先进文化、拥有最新知识的优秀教师应该而且必须担此大任。
作者:欧锦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研究(100070)。
刚柔并济促进师资配置 1968年,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为响应号召,当时各地开展造势宣传运动:组织青年学习“先进事迹”;宣传和奖励率先报名下乡的青年;采取强制半强制措施,营造只有上山下乡才有前途的氛围,将上山下乡作为招工、推荐上大学的条件,作为判定青年是否革命的标准[5]。
鼓励知青上山下乡的强力宣传和刚柔并济激励机制,对全面推行优秀教师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有借鉴意义。在宣传中,让优质中小学和优秀教师明白:教师和学校对社会贡献和承担的责任将决定其自身发展的高度。在专业技术职务晋级和工资待遇方面,给予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支持,晋升教师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或提升工资都要求有若干年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经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优秀教师想要长期留在城镇中小学教书,享受良好教学环境、城镇优厚待遇和物质生活条件,就必须到农村承担一段时间高水平教学工作。在优质中小学财政拨款方面,将本校优秀教师支持农村学校的学生成绩与本校接受财政拨款的金额挂钩,形成联动机制和命运共同体,避免优质中小学将优秀教师藏于本校。城镇优质中小学和优秀教师面对农村非优质生源授课,正是体现教学水平、教师智慧和支持力度的时刻。
重点学校存废的调和 “一五”期间,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在重点培养少数国家建设紧缺人才与实施工农大众教育两方面捉襟见肘,毛泽东面对“公平”与“效率”进行着艰难的抉择,新中国在教育政策上出现摇摆不定。毛泽东在1953年首次提出办重点学校,但随后又取消,即不要效率也要实现教育公平。197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采取复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层层选拔人才的方法,以提高教育效率,培养我国急需的大量人才[6]。
重点学校的存废是基于当时国情做出的决策,了解这段历史背景和当时局限,能为今天的决策提供思路。现在重点中小学集中在城镇,拥有大量优秀教师。如何调和重点中小学雄厚师资与农村中小学薄弱的教育力量,既不取消城镇重点学校制度,又保证农村教学质量的提升?解决办法是所有农村学校的教师都是来自于城镇中小学,所有中小学教师人事关系都在城镇中小学;同一时刻“部分”优秀教师覆盖所有农村学校教学,另外“大部分”优秀教师在城镇教书,并等待下次轮换到农村学校教书。农村总是保有城镇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农村中小学在师资配置上相当于重点学校。形成大城市中小学派出优秀教师到中小城镇,中小城镇中小学派出优秀教师到农村的派出机制。
此办法好处在于:城镇教师的一元结构的从上往下单向流动可以抵消原有城乡教育二元结构造成的优秀教师从下往上单向流动,即农村往乡镇、乡镇往中小城镇、中小城镇往大城市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解决农村教师受训和提升需要一定时间,受训后不能保证接近或达到城镇教师水平,达到城镇教师水平又留不住农村等诸多问题;解决通过招生扩大农村学生比例但是没有提升农村教育水平这样的问题。
把握农村特点支持农村教育 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尖锐地指出:“乡村小学校的教材,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的需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强调解放区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农村的特点、农村人民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则,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开展适宜的教育内容和形式。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多次重申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不仅要办正规的大中小学,也要办各种业余学校;不仅要办普通学校,也要办职业技术学校;不仅要办全日制学校,也要办各种半工半读学校,给广大群众提供各种不同的受教育机会。
从毛泽东的指示可以看出,农村教育要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要符合农村现有文化水平,要满足农村学生的需要。农村中小学教育与城市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农村学生是家里面的劳动力,需要从事农业生产或辅助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有其季节性,忙闲相间;农村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务农、外出务工和继续学业等形式。因此,优秀教师在支持农村中小学时要考虑与城镇的差异,上课时间要与农村的生产相协调,教授的知识要符合农村学生的接受水平,根据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制订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有所区别,课程内容要便于农村学生理解,既要有涉及农村的内容,又要有部分涉及城市的内容,让不同出路的农村学生能够尽快融入下一个人生阶段。
3 展望
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仍然闪现在经典著作中,其关于教育公平的思想脉络和基本原则对解决当前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将其思想扩展到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的其他领域,号召所有优秀人才(比如医护人员、科技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支持农村各项事业,实现更加广泛的社会公平与公正——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
[1]范蔚,叶波.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下教师流动现状的调查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5(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陈元辉.城乡教育二元分离问题的解决策略探讨:日本教师轮岗制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9(5):156-157.
[4]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6-74.
[5]叶青.“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社会心理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02-106.
[6]姚鸿雁.毛泽东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之比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47-49.
G640
B
1671-489X(2016)12-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