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职业教育:逻辑内涵、形成机制及发展路径
2016-02-17南旭光
□南旭光
“互联网+”职业教育:逻辑内涵、形成机制及发展路径
□南旭光
摘要:“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范式,正加速改变着传统业态,也将创新职业教育运行模式,引领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潮流。职业教育所具有的“教育”和“产业”双重属性,为“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带来了丰富的逻辑内涵,通过产业网络重构、社会多元协同、资源优化配置、办学模式再造等,促使职业教育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度融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提高职业教育的创新力、适应力和竞争力,进而从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未来战略布局、优化院校内外治理、创新专业建设机制等方面厘清“互联网+”战略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教育;逻辑内涵;形成机制;发展路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演变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教育类型,它以“培养符合职业岗位或劳动环境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1]。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这是因为它兼具“教育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而“职业性”无疑是基于社会分工、产业演化而不断发展和演变的。新科学技术的产生推动着社会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使社会化大分工进一步细化,也就此推动着新旧职业的更替,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结构、职业技能等也因此产生了变化。从这个意义上看,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环境依赖。那么,当前发展职业教育,就要遵循其客观发展规律,其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过程要全方位适应并有效嵌入到当今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引发了产业界及学术界对“互联网+”的高度关注。“互联网+”也被认为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其后,《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 015〕40号)更是提出了融合创新、变革转型等行动原则,明确了“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重点行动计划。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必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产生深度耦合和跨界融合,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另一方面,这些“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撑,需要通过“互联网+”职业教育来培养适合新兴产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正基于此,指导意见提出了要“深化互联网领域产教融合,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联合培养培训”等,为“互联网+”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
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显著的影响甚至将会引发新一轮的教育革命。它对于职业教育的影响,首先是职业教育的范式将会由工业化时代逐渐转向信息化时代,职业教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引领下走向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学习尤其是工作场所的学习将在移动互联互通下变得无处不在。所以,刘延东副总理曾在2015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都产生了革命性影响”[2]。但是,面对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如何让“互联网+”成为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如何借助“互联网+”增强职业教育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升级的改革创新能力,如何通过“互联网+”优化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运行模式及学习方式,如何假以“互联网+”有效提升职业教育跨越横亘在校园教育和企业生产之间“中间地带”的能力?对于此类问题,我国学术界似乎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而这一切都需要厘清“互联网+”职业教育的逻辑内涵,剖析其形成机制,探寻其发展路径。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希望藉此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和实践指导。
一、“互联网+”职业教育的逻辑内涵
(一)“互联网+”释义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最早出现在产业界,但是对其解读却有多个不同的版本。阿里研究院所发布的《“互联网+”研究报告》中对“互联网+”的定义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3]。腾讯研究院则将“互联网+”理解为: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将互联网及包含传统行业在内的诸多行业紧密结合起来,开创一种新的业态[4]。在前者看来,互联网是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处理成本最低的基础设施,它所具有的开放、平等、透明等特质能够使海量信息资源和无处不在的大数据动起来,从而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创造出不断增长的新财富。在后者看来,“互联网+”则是某个行业以互联网为平台,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环境从而提升发展能力的过程。
事实上,随着政策制定者的积极响应,“互联网+”已经不再局限于从技术应用视角所理解的由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设施、互联网和物联网、个人终端设备所构成的“云+网+端”三位一体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体系,转而上升为一种推动经济及社会变革创新的国家战略。“互联网+”也因此迅速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化升级版演变为了一种推动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发展的全新范式。在信息化社会和大数据时代,伴随着这种新的发展范式的催动,经济和社会逐渐步入数字化、智能化、在线化和协同化发展的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类社会及其经济运行的演化轨迹,沿着帕累托改进的路径而不断逼近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一个基于终端联通、利用数据交换、促进动态优化、推动产业变革从而实现社会转型的整个动态演进过程,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互联网+”。在这个过程中,依托互联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人类社会的网络化生存空间不断被拓展,社会生产及生活的数字化水平不断被提升,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多个场景的互动共生与跨界融合被不断推进,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均衡被不断打破,社会变迁的速度无形之中得以加剧。
由此,我们可以将“互联网+”重新定义为:这是一个藉由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而构建的,旨在优化生产服务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从而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不断跨界耦合及变革创新的系统,它是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范式。
(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内涵
如前述定义,“互联网+”实质上就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变,其中的“+”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耦合过程,也是新业态形成的机制,它所“+”的可以是传统的各行各业。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传统行业、传统产业、传统的应用和服务、传统的生产方式都加速被互联网改变着。如今,“互联网+”模式正全面渗透到第一二三产业,所以就有了“中国制造2025”,也就有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物流等新业态。可以说,传统行业全面拥抱互联网的时代正在到来。教育或者说职业教育也不能置身事外。
当职业教育面对着“互联网+”,我们首先要考虑一个问题,现代职业教育因何而生?纵览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原本就是一体的,但在近代却因制度体系设计造成了社会化分工的异化,从而在职业教育和企业生产之间出现了断裂的“中间地带”,使得职业院校专注于职业教育、企业则专注于生产经营[5]。但是,职业教育和企业生产之间却始终没有放弃相互融合跟进的步伐,它们一直在寻找跨越“中间地带”的契机,所以也就有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事实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办学规模的突飞猛进,包括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工业革命。也正是工业革命让产业结构转向以工业为主且不断升级转型,才使得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成为可能还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也就是说,“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不仅要面向正在被改变及尚未被改变的传统业态,还要面向被“互联网+”催化升级了的新型业态。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无形之中被放大了,这是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机构调整升级而产生的一个动态适应过程和演化过程,要为这些因“互联网+”而即将变化、正在变化、已经变化的业态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功能和核心社会责任。
在“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所具有的“教育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在与产业发展对接的过程中,更显其动态适应性和过程优化性。“互联网+”职业教育突破了以往单纯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作为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冲击所做出的积极响应及适应性调节。“互联网+”职业教育就是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抓住外部机遇,壮大资源禀赋基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推动办学模式改革创新,提升职业教育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和综合竞争优势,并经由“互联网+”平台将校园教育更大程度上扩展出去。由此展开,“互联网+”职业教育具有以下几个逻辑内涵。
首先,职业院校要紧跟“互联网+”对业态改造的逻辑,适应产业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办学定位和思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全产业的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了新商业业态的形成、新组织的调整和新技术的应用,劳动密集型企业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精工作业,“生产制造”正在向“生产智造”迈进,对从业职工有了更高的要求,即便是服务于企业转型升级的中间商也必然需要大量的懂互联网且能具体操作的新型职业性人才。其次,职业院校要利用“互联网+”的思维,紧紧把握“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站在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战略高度,调整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等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战略合作关系,整合不同教育机构、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并通过优化内外部治理结构,提高自身的柔性化程度,增强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第三,职业院校要借助“互联网+”,提升职业教育供给各个环节如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校企合作关系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提升职业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在线化、协同化水平,借助互联网采用虚拟技术再现企业生产真实场景,开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增强职业教育的人才竞争力和办学附加值。除此以外,“互联网+”职业教育还旨在借助互联网技术,突破办学壁垒和环境约束,更有效地贯通人才培养的“中间地带”,不断提高跨行业、跨区域的跨界融合水平,增强资源协同配置和优化能力,形成规模优势及外部经济效应,增强职业教育的发展潜力和价值优势。
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形成机制
从以上分析来看,现代职业教育所受互联网的影响,可以从“主动适应”和“被动改造”两个方面来表述:一方面,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势必推动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职业技能的不断涌现,引发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作为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系统,必然要主动适应这种改变,遵循“互联网+”逻辑,加大与社会、经济、产业的相互渗透、耦合和协同,逐步形成新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效率工具、创新引擎和发展范式[6],对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传统行业的改造势在必行,而且这种外部的变革力量与过去相比,拥有更大程度的融合力和渗透性,甚至带来颠覆性或破坏性创新,职业教育不得不被动地接受被“互联网化”的现实,从而在“互联网+”的范式下不断升级演进。下面,我们就此来阐释“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形成机制。
(一)产业网络重构催生“互联网+”职业教育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驱动这种变化的要素与“互联网+”所带来的跨界及融合具有强烈的正向相关性。在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冲击下,过去传统的产业结构及运作模式正在被颠覆。这种基于跨界的颠覆及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些产业系统的集成,还带来了产业之间的融合以及诸多新兴产业的诞生和蓬勃兴起。“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耦合的爆发式进步和颠覆性创新对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增强了新兴产业的市场竞争地位,还促进了产业升级并大幅扩展了产业的价值链。利用“互联网+”平台,不同产业上下游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信息传递、知识共享、横向交流和纵向协同,更容易获得一体化的产业链价值空间和利润,形成新的产业价值网络。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这种新型产业网络具有更强的演进动力和重构能力,产品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带来新工业和新技术的挑战,必然引起社会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也必然促使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能力的培育,更加需要与基于“互联网+”的生产实际无缝衔接的产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培养及其专有知识产权的保密。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大量和传统产业对接的职业教育专业及内容就显得不再具有生命力,必须要按照“互联网+”的思维模式调整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切实对接不断变化的产业跨界和融合;另一方面,传统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产业网络重构的需要,着眼于“未来产业场景”的“互联网+”职业教育才能赢得市场,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大量使用信息技术,还需要师生在新兴产业的工作场景中全程互动参与。
(二)社会多元协同推动“互联网+”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因其自身属性的缘故,本身就横跨了产业界和教育界,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参与主体,有作为需求者的企业、作为接受者的学习者、作为投入者及监督者的政府、作为运营者的职业院校、作为评价者的第三方机构等,这些参与者的多元协同互动构成了职业教育的立体生态体系。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渗透和改变传统行业的同时,也改变着职业教育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不仅增强了职业教育的生产技术网络环境,还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社会网络化特性。具体地讲,一是职业教育应该适应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成果,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与技术支持提供方、教学资源供应方等广泛合作,构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融合共生机制;二是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理应要紧跟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在产业价值网络重构中与行业企业紧密协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互动机制。事实上,“互联网+”是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时代”的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7],这个时代的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和生产系统,它不是科技精英们或者某些企业研发系统一厢情愿的行为,而是需要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之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组成创新团队,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实现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依靠技术驱动以及需求驱动,更要有供给侧的创新驱动,这就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必须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而真正树立并利用互联网思维,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深化产教融合和网络化校企合作,主动适应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增强自身的社会吸引力和生机活力,促使职业教育体系与多元化的社会创新系统实现价值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
(三)资源优化配置塑造“互联网+”职业教育
一方面,从企业的生产方式上来看,“前工业时代”所对应的是以手工作坊为主的个性化生产,而在“工业时代”则演变为了以流水线为主的大规模生产。那么,到了“互联网时代”,生产则变成了个性化、智能化的大平台生产,它既有手工作坊的个性化生产的影子,又带有流水线的大规模生产的特征,而连接其中的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的智能化资源匹配。事实上,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不同产业的跨融合界,关键都在于产业系统的重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而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着力培养出与此“柔性化、个性化、快速响应化的生产需求”相适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改变目前传统职业教育按照“标准化、大批量、刚性缓慢的生产模式”所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需要的局面。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是依赖于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模式和职业院校为主体的培养模式,尽管校企合作近年来受到了多方关注而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还依然没有改变其间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制约了职业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及质量提升。然而,“互联网+”产业升级不仅优化了产业组织系统的资源配置,拓展了产业融合的物理边界,而且还通过其“跨界融合”的优势沟通了“产业”和“教育”之间的“中间地带”,并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既能改变职业教育的投融资模式,也能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科技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从而全方位整合创新资源,实现职业院校和新兴产业、企业之间的融合互动,提高职业性人才培养效率。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变,也正是面向未来打造“互联网+”新兴产业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四)办学模式再造成就“互联网+”职业教育
不管“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如何耦合互动、如何渗透并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但“互联网+”模式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和技术支撑。各传统产业要融入“互联网+”领域,必然需要引入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才,尤其是既懂理论课程,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大多与产业发展相脱节,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结构之间缺乏联动机制,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较差,而且职业教育办学缺乏科学精准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8],而在“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及职业院校必须根据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自身发展与“互联网+”产业需求的吻合度。这就要创新或变革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这是由“互联网+”职业教育的特征所决定的。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相比,“互联网+”职业教育是一种数字化的教育群落,通过数据的集成及数据化处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由此形成竞争优势;“互联网+”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在线特征,通过在线化和数字化而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构建出职业教育的新生态;“互联网+”职业教育具有柔性化特质,应企业柔性化生产的需求,应该可以实现柔性化人才培养和柔性化教育服务。这些都将改变职业教育的发展范式。基于此,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面向“互联网+”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应该自觉求变、重塑使命、勇于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理论及实训教学水平,建设一批汇聚仿真技术的信息化实训基地,与真实生产场所实现远程同步教学等,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学习资源[9],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学生实习、实训、培训、就业、创业及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互联网+”职业教育平台。
三、“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互联网的泛在性及其跨界渗透能力,为职业教育优化资源配置、开展跨界合作及多元协同创新、打造新的校企合作网络等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职业教育生态链”,推动职业教育的整体转型升级。但是,目前我国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厘清“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完善政策制度体系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是职业教育资源禀赋与外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除了资源禀赋的差异和产业价值网络形成机制的约束作用外,国家或区域的政策制度体系也制约着“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演化路径。目前,虽然国家层面已经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而且也对适应“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但是尚未有与此配套的教育发展政策制度,与互联网有关的基础设施也不完善,“管办评”相互分离的要求与社会有效参与的治理体系还未真正落地,职业教育与新兴产业的对接机制不健全,无法有效推动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化。而且,职业教育虽然不同于一般实体型产业,但也需要从投资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释放发展的活力,不仅要加大对开展“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职业院校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还要允许它们广泛地吸引社会私人资本的有效介入,真正地探索和实践混合所有制的多元办学体制,促进职业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更有效地与新兴产业融合互动,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任何创新活动都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互联网+”职业教育更是如此。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支撑下的创新生态系统中,政府需要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围绕信息交流、价值交易、社交互动等构成适应“互联网+”模式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和全产业链的新兴产业实现“握手”。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要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不仅要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大力倡导并鼓励职业院校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要为新兴产业、行业企业营造良好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环境,引导它们与职业院校开展多元化的深入合作,让职业教育在“互联网+”模式下真正打通人才培养的“中间地带”。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超高速移动宽带、移动互联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强大数据存储、信息传输、综合处理和实时分析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互联网与新兴产业、职业教育的融合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从而建立有效的数字化资源配置新模式,以削弱信息不对称、节约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作效率等,实现“互联网+”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最佳匹配。
(三)规划未来战略布局
“互联网+”职业教育应该采取什么发展战略?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互联网+”职业教育既不是对传统职业教育的彻底抛弃,也不是对其所做出的完全颠覆,而是现代职业教育在信息技术支撑下沿着“融合—改革—创新”的渐进式路径面向互联网时代而进行的一次变革和转型升级。对此,我们不妨采取“泛职业教育”战略融合发展模式,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中心,将社会多元化协同合作作为支撑,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职业院校+互联网”及“互联网+职业院校”为载体,通过职业教育与互联网的双边耦合,从理念创新、动力演进及结构优化等方面推动,促进职业教育与各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产生“化学反应”,加速互联网时代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切实把握“互联网+”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带来的弯道超车机遇。为此,我们要把“互联网+”职业教育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放在教育现代化及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放在现代教育体系构建的全局,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真正以“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创新驱动”为视角来谋划其发展定位和战略布局。
(四)优化内外治理模式
“互联网+”职业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更是现代职业教育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勇于做出变革和创新的一种选择。作为一种带有跨界性质的办学行为,“互联网+”职业教育不仅是对外在运作模式的变革或颠覆,而且也是对职业院校内外部价值逻辑系统的变革或颠覆。众所周知,一个组织即使在思维、战略上进行了跨界融合,如果该组织管理的各方面尚没有得到系统的调整,这种跨界融合的成功概率也不会高。如果“互联网+”职业教育不能形成一个协同互动的组织架构、融合共生的组织体系,就必然不能达到对外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调适的效果,其创新发展的动力无疑会受到阻碍。所以,一方面,职业院校的内部组织一定要动态化、柔性化、灵活化、协同化,在提升内部治理能力的同时齐力推动与外部产业发展及社会需求的跨界融合;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在“合作办学、产教融合”的利益相关者网络体系中融入“开放治理、合作治理、分类治理”[10]等适配互联网时代特色的治理理念和治理形态,通过常态化的治理机制,实现职业教育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及其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共生。
(五)创新专业建设机制
“互联网+”职业教育在其产业属性上的发展逻辑起点,绝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产业或行业的兴起,而是着眼于若干传统产业被“互联网化”后而形成的一批新兴产业族群对职业性人才培养的需求。职业教育在办学实践中历来强调要将“产业链、人才链、价值链”统一起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需要。如今,面对着“互联网+”行动的强势推进,更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拥抱新的技术革命,拥抱新兴产业发展,突破关门办学的思想束缚,利用互联网平台,切实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灵活地打造卓有特色的、新兴的、复合的专业群,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并承接相应的战略任务。而且,“互联网+”并不是把互联网简单地叠加到传统产业上,也不是简单地耦合在职业教育领域,而是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相关产业及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互联网思维、专业理论素养、互联网技术等融汇在新兴行业的脉络。这就意味着,专业及其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原有的结构和边界将被打破,专业建设的时空格局将发生演化,专业建设的全过程借助互联网平台动态地走进工作场所、融入工作场景是必然的。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批新兴的产业正在不断形成,这不仅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现象,也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的转型升级问题。通过分析“互联网+”及“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内涵,将“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逻辑概括为职业教育与互联网功能耦合的机制运行过程,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范式。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形成是产业网络重构的催化、社会多元协同的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的塑造、办学模式再造的需求等多元要素共同合力作用的结果,也是职业教育面对互联网的渗透和融合时所做出的“主动适应”和“被动改造”响应的结果。展望未来,只有树立“互联网”思维,切实抓好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未来战略布局、优化内外治理模式、创新专业建设机制等方面的工作,才能让“互联网+”职业教育打破旧有的藩篱,使其在特定的逻辑和路径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启定,等.职业教育本质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7):5-10.
[2]张杰夫.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五大革命性影响[J].人民教育,2015(13):72-75.
[3]柳洲.“互联网+”与产业集群互联网化升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8):73-82.
[4]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
[5]解水青,秦惠民.阻隔校企之“中间地带”刍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逻辑起点及其政策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5(5):85-90.
[6]官建文,李黎丹.“互联网+”:重新构造的力量[J].现代传播,2015(6):1-6.
[7]刘春晓.创新2.0时代:众创空间的现状、类型和模式[J].互联网经济,2015(8):38-43.
[8]林克松,石伟平.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分析[J].教育研究,2015(5):89-97.
[9]张培,南旭光.现代职业教育“三融合”发展机制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20):8-11.
[10]胡正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独特性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5(5):91-94.
责任编辑韩云鹏
作者简介:南旭光(1978-),男,江苏徐州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2015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模式研究”(编号:2015YBJY132),主持人:南旭光;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实现途径和政策研究”(编号:AJA140003),主持人:杨进;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重点课题“‘互联网+’高职教育立体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5-ZJ-007),主持人:南旭光;2015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融合’办学思路下立体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编号:153288),主持人:张培。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1-0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