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评改中实施“大语文”教育观
2016-02-17杜茂进
杜茂进
在作文评改中实施“大语文”教育观
杜茂进
众所周知,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多少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很重视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评改。但许多学生的作文水平仍然偏低。甚至有的学生提笔即愁。造成这种状况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教师也应反躬自问:这与我们的指导方法,尤其是作文评改无关吗?
目前,许多学生甚至老师,存在着这种模糊的认识——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学生写完作文,万事大吉,至于作文评改,有老师实行“承包制”,全批全改,甚至精批精改,结果呢,老师辛辛苦苦批了改了,学生却无动于衷,“依然故我”地错。鉴于这种尴尬的局面,我们苦苦思索对策,想到了“大语文”教育观。
“大语文”教育观,最早由河北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的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拓展。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由灌输式的单项信息传递所形成的被动接受能力,扩大到诱导式的多向信息交流所形成的主动创造精神,营造一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立体教学”形式。这种“立体教学”不仅有教师与学生,而且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信息状态转变为主动接受信息的积极状态,培养他们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精神。
将“大语文”教育观引入作文评改,情况会怎么样呢?
至少,可以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错误是学生犯的,改错的工作也必须由学生来完成,不能由老师代劳。在评改这个环节中,老师的任务在于“评”,在于肯定进步,点出错误之所在,分析原因,引导、点拨学生修改。假如老师对作文只改不评,那么学生就不知其所以然;假如既评又改,那么虽知错了,却因没有自己修改,缺乏感性知识,两者都不足取。所以最佳的办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互评、自改。通过互评自改,让学生人人掌握评分标准,以利于今后的写作实践;通过互评自改,让学生涉足其间,摸索写作之道;通过互评自改,养成良好习惯。这种方法,克服了传统作文评改中“老师→学生”的单项信息交流的弊端,形成了老师和学生双向及多向的信息交流。
那么,在具体操作时,怎样引导学生互评、自改呢?
一、授人以渔,教给评判的方法
开始评改时,学生困难重重,无从下手,因此,教师要教给他们评判的方法,授人以渔。
首先,为了克服作文批改时的随意性、盲目性,应规定统一批改符号。其次,引发作文分项评分等评分标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明白,每篇作文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评判计分:
1.内容:审题是否正确,从体裁、时间、范围以及修饰语和中心语关系进行分析,看其内容与题目是否相符;中心是否明确,是否严格按照中心思想选材组材;是否无中心多中心,是否走题,选材是否精当;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
2.语言:语句是否通顺,有无病句;是否符合问题要求;记叙描写是否具体、生动、形象;说明能否把握特征,语言准确、简明明了;议论语言是否鲜明、概括。
3.结构:结构是否严谨、新颖,合不合理,有无松散脱节现象;前后是否照应;有无过渡,衔接是否自然,层次是否分明;剪裁是否得体,是否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突出重点;详略是否得当。
4.书写:字体是否清楚、端正、美观、书写、标点和格式是否正确,卷面是否干净、整洁。
二、示范引路,定出评改标准
让学生互评、自改作文,可把语文老师从繁重的评改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老师可以不管不问,让学生随心所欲,乱评一气。必须交给学生评判的“拐杖”。每次评前,教师先浏览全班作文,注意训练目的是否达到,该注意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并根据班级总体水平,总结本次作文存在的共性问题,选出好、中、差三类作文,作为样稿,边评边分项打分,指出优缺点给学生示范,以此提供划分档次的标准。让学生评判时有统一的尺度,不致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巡回指导,加强评判的监督
作文评判最好放在课上进行,以加强严肃性。学生评判时,教师应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难题,并以此督促学生端正评判的态度,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杜绝草率马虎、乱涂乱画的现象。
四、检查自改,提高评判的实效
互评结束,并不意味着作文评改的终结,还必须讲习作交给本人。由于已有了前面评判基础,学生通过比较鉴别,能够发现自己习作的长处和不足。这时,老师再系统地把本次作文要求标准交代清楚,并出示“下水作文”,督促学生对照标准,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我修改,必要的话,还可二度作文,直到达到训练目标。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确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让学生互评自改作文,既符合“大语文”教育观整体面向信息交流原则,又培养了学生自改习作的良好习惯,不失为一种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沙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