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岭猪:行走的餐桌
2016-02-17吴买生湖南省湘潭市畜牧兽医水产局
文│吴买生(湖南省湘潭市畜牧兽医水产局)
沙子岭猪:行走的餐桌
文│吴买生(湖南省湘潭市畜牧兽医水产局)
沙子岭猪原产湘潭,是湖南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优良地方猪种,是生猪生产中的珍稀遗传资源。1986年,沙子岭猪作为“华中两头乌猪”中的一个重要类群被列入《中国猪品种志》;2010年,沙子岭猪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编号A克I00458];2011年,沙子岭猪编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2014年,沙子岭猪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农业部第2061号公告)。2015年,湘潭市沙子岭猪资源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华中两头乌(沙子岭猪)保种场”(2015年农业部第2234号公告)。
一、沙子岭猪历史悠久,种质特性独特
1.文化特性。根据1981年湘潭九华出土、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青铜猪尊考证,沙子岭猪在湘潭的养殖历史可溯源到四千多年前,早在商、周时代,湘潭的养猪生产已很发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沙子岭猪曾占到全省生猪饲养量的50%,周边双峰、涟源、新化、邵东等县市的农民前来湘潭购买沙子岭仔猪一度成为传统。一代伟人毛泽东,少年时代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就是以沙子岭猪肉为原材料制作而成。时至今日,沙子岭猪肉因其油而不腻、肉味鲜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可以说,厚重的湖湘文化孕育了沙子岭猪,勤劳的湘潭人们培育了沙子岭猪,韶山红氏(家)红烧肉提升了沙子岭猪。
2.外貌特性。沙子岭猪成年公猪体重130千克,母猪145千克。毛色为“点头墨尾”或“两头黑”,即头和臀为黑色,其他部分为白色;臀部黑斑绕尾根呈圆形或椭圆形。尾尖毛色有黑白之分,其中白尾的占48.9%。沙子岭猪头短而宽,嘴筒齐,面微凹,耳中等大,形如蝶,额部有皱纹,背腰较平直,四肢粗壮结实。奶头发育良好,有效乳头7对以上。
3.生产特性。一是繁殖力强。初产母猪平均排卵数10.25个,经产母猪平均排卵数19个;初产母猪产仔数8.62头,经产母猪12.39头。二是生长较慢。在日粮粗纤维含量15.3%的情况下,日增重420.39克,料肉比4.42∶1;在日粮粗纤维含量5.73%的情况下,日增重478.6克,料肉比4.28∶1。三是屠宰率和瘦肉率较高。沙子岭育肥猪75~85千克屠宰,屠宰率70.82%~74.32%,眼肌面积20.62~22.97平方厘米,瘦肉率41.05%~42.71%。
4.肉质特性。沙子岭猪肉味香浓,鲜嫩多汁,口感好。沙子岭猪肌肉颜色红润,大理石纹丰富,肉质细嫩鲜香,肌肉中粗蛋白达22.8%,粗脂肪3.5%,在测定的16种氨基酸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有9种,含量达60.0%;沙子岭猪肉中有益于儿童智力提高的锌含量,高于其他地方猪种30%~50%,有益于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γ-亚麻酸含量达1.51%。
5.医用特性。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维教授等科研人员,选用包括沙子岭猪在内的11个地方猪种进行异种胰岛细胞移植研究,发现沙子岭猪生物安全性好、免疫排斥反应少,最适合做异种移植供体。近年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利用沙子岭猪胰岛细胞做了22例临床移植试验,成功21例,成功率为95.45%。2014年“治疗人糖尿病用猪胰岛细胞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发及示范”项目被立为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支持446万元)。预计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中试示范,猪胰岛细胞异种移植技术可望在5年左右应用于临床。
二、沙子岭猪保护与开发现状
1.沙子岭猪资源保护情况。为了防止引进外国瘦肉型猪对地方品种改良过程中导致沙子岭猪血统混杂,种源不纯,早在1984年,湘潭市人民政府就决定设立专项保种资金对沙子岭猪进行持续保护;2011年市政府又提出要在搞好资源保种的同时,加快沙子岭猪产业化开发步伐,打造湘潭沙子岭猪特色产业。
沙子岭猪采取集中(保种场)与分散(保护区)相结合的保种方式,以沙子岭猪保种场保种为主,同时划定云湖桥、石鼓、花石三个沙子岭猪保种区。为提升沙子岭猪保种选育水平,2010年,湘潭市家畜育种站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56亩、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保种场。场内建有种猪舍12栋,配套栏舍设施齐全,办公生活用房、饲料仓库、肥料车间、道路、围墙、绿化、供水供电、电子监控、种猪测定、粪污及无害处理等设施完善。目前,场内有沙子岭种猪400多头,其中公猪12个血统16头。湘潭县云湖桥、石鼓、花石三个保种区保存沙子岭种猪1300多头。
保种工作中,及时测定保种群沙子岭猪的繁殖性能(初生重、21日龄体重、35日龄体重、乳头数、毛色等),公母猪体重体尺(6月龄、24月龄;6月龄后备猪加测背膘厚)及公猪精液品质等指标,定期进行屠宰性能测定,认真做好保种技术档案。
沙子岭猪持续保种31年,成效显著,目前沙子岭猪“点头墨尾”特征明显,外形基本一致,繁殖力、生长发育、育肥性能、胴体品质等数量性状保持稳定,主要遗传特性得到了有效保护。2014年全市共存栏沙子岭母猪2.2万头,年出栏沙子岭猪及其杂猪40多万头。
在保种的同时,联合有关科研院所,开展了沙子岭猪生长发育、育肥性能、肉质特性、繁殖性能、毛色遗传、母猪行为、精液品质、分子遗传、杂交组合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沙子岭猪遗传资源及种质特性研究与应用》《沙子岭猪杂交组合筛选》《沙子岭猪综合配套养殖技术推广》等多项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发布实施了《沙子岭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沙子岭猪遗传资源保护技术规程》等省级地方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沙子岭猪》(NY/ T 2826-2015)。通过开展以沙子岭猪为母本,巴克夏、长白、汉普夏、大约克等为父本的二元、三元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可在农村广泛推广应用的巴沙、杜巴沙、大巴沙等优势配套杂交组合。
2.沙子岭猪开发利用现状。在沙子岭猪的产业化开发上,通过组建沙子岭土猪科技开发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思路、“地方猪种(沙子岭猪)+绿色养殖”的技术路线与“品牌猪肉+连锁专卖+网络销售”的市场营销策略,建立生态养殖基地,明确专门的加工企业负责屠宰加工,开设专卖店和风味餐馆等方式,建立和完善沙子岭猪全产业链,打造地方猪特色产业,将沙子岭猪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沙子岭猪养殖基地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第八批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外专局批准为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建立了沙子岭猪专业网站和沙子岭猪肉质量溯源系统。注册了“沙子岭”“砂子岭”和“潭州”等一系列品牌商标,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2年进入市场以来,先后建立沙子岭猪肉连锁专卖店17家(其中湘潭5家,长沙1家,杭州11家),在热鲜肉、冷鲜肉的基础上,开发了以沙子岭猪肉为原料的香肠、腊肉等深加工产品以及以沙子岭猪为原料的“毛氏(家)红烧肉”熟食产品。中国第八届美食节将沙子岭猪肉作为“毛氏(家)红烧肉”指定用肉。举办了沙子岭猪品牌文化策划座谈会和万人品尝毛氏(家)红烧肉活动。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和九频道分别以“猪中国宝-沙子岭猪”和“行走的餐桌”,对沙子岭猪及其产品进行了专题报道。所有这些工作,为利用沙子岭猪优良遗传资源,开拓优质猪肉市场,打造湘潭优质生猪品牌积累了经验。
三、沙子岭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思路
沙子岭猪是我国猪种资源中的特色品种,优良基因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下一步,将按照国家级保种场的要求,认真做好沙子岭猪资源保护、性能测定和品种登记工作,为产业化开发奠定优质种源基础。同时着力加快沙子岭猪开发利用步伐,通过开发促进沙子岭猪种质资源保护。
1.进一步明确产业开发目标。与三旺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沙子岭土猪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重点进行沙子岭猪保种选育、原种猪扩繁、优质猪养殖、肉品加工、品牌专卖及生物饲料技术开发等。通过5~8年的努力,建设包括1个资源场、5个扩繁场、30个生态养殖基地的良种繁育生产体系,打造年生产规模达100万头、年产值达50亿元的沙子岭猪全产业链。
2.进一步明确产业开发思路。按照“专用品种+专用饲料+绿色养殖”的技术路线,采用“公司+基地+家庭农场”的产业运作模式,完善沙子岭猪特色猪肉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对整个沙子岭猪产业链饲料兽药、安全养殖、屠宰加工、储存输、终端消费全过程各环节的全程记录,实现沙子岭猪肉“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保存,责任可追查,产品可召回”,确保食用安全。
在发展生产确保产品安全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组建市场营销团队,积极拓展外销市场,建立“优质产品+连锁专卖+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扩大销售量,打造全国著名优质猪肉品牌。同时,通过毛家饭店在全国的300多家连锁餐馆及韶山年接待游客2000多万的红色旅游胜地,力推以沙子岭猪肉制作的“毛氏(家)红烧肉”产品。
3.进一步明确产品市场定位。根据未来市场发展需求和人们的消费心理,总结现有产品市场销售特点,通过高端策划,重点开发冷鲜肉、深加工与熟食系列产品。通过深加工和熟食加工,开发附加值高的香肠、腊肉、猪蹄、红烧肉等湘菜系列产品。在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设立1000家以上的沙子岭猪肉连锁专卖店或产品配送店,扩大沙子岭猪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
4.重点投资建设一批项目。整合资源,投资建设沙子岭猪繁育体系、规模生态养殖基地、土猪专用饲料厂、肉制品加工厂;投资建立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开展沙子岭猪种质特性、生物医药、肉品质量调控、专用无抗饲料、沙子岭猪肉特色菜谱与深加工产品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