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
2016-02-16梅萍罗佳
梅 萍 罗 佳
【伦理与道德】
论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
梅 萍 罗 佳
文化是影响个体生命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条件。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和普遍的文化现象,不仅成为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生成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场景,而且推动了青少年生命价值观向世俗化、平面化与多元化方向发展。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相比,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具有独有的特征:影响内容现实化;影响领域生活化;影响时空交错化;影响方式感性化;影响过程潜移默化。对此,教育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借鉴大众文化的传播模式,回归教育本真,凸显生命关怀,推动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健康成长。
大众文化;青少年;生命价值观
青少年是大众文化最热情的追随者、最狂热的消费者、最积极的创造者之一,是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最为重要的主体力量。他们是社会上思维异常活跃、反应特别敏锐的特殊群体,正处在求知、求乐、求新、求奇的年龄段,与大众文化之间有一种近乎天然的“亲缘”关系。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同辈群体的交互影响,青少年与大众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青年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表现出强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渗互透态势。大众文化本身就蕴含着某种价值诉求,其内在的价值观以一种喜闻乐见、娱乐化、多样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制约着其生命价值观的形成。
一、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影响
大众文化主要是指“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文化形态,包括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①。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除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进行显性的、正面的、主导的影响外,集审美感性、娱乐消遣、轻松活泼于一体的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在广度、深度上正在不断扩展与延伸,并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重要对象。
1.大众文化成为青少年生命价值观塑造的重要载体
青少年在未进入成人社会之前,他们的人格追求和价值观大都源自家庭、学校、书本、朋友、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或主流舆论。而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媒体影响一般采取文化的表达方式。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许多文化现象、文化活动、文化商品本身蕴含着、折射着价值内涵,一旦这种文化被受众接受,其蕴含的价值内涵也就成为受众价值观的重要来源。青少年是大众文化的主要受众,他们之所以喜爱和选择某种大众文化,不仅在于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更在于在某种意义上,大众文化承载了他们复杂的生命情感表达和宣泄,承载了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对自我身份、人生意义、人生目标、生活感受的期待与体验。不少青少年试图通过通俗的大众文化媒介搭建一条从校园通向社会人生大舞台的桥梁,了解现实人生真相,思考人生问题。在大众文化的世俗生活气息里,他们感受到了生命之轻;在大众文化的现实批判里,他们思索着生命之重;在大众文化的未来幻想里,他们的创造欲无限勃发。在欣赏、探究、感悟、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的生命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调整、修正与形成。如今,青少年饱受急功近利的市场经济、多元文化、海量信息的困扰,不少人面临升学、考试、就业甚至生存的重压,迷茫、浮躁和焦虑等情绪令青少年弄不清“我是谁”“我属于哪里”“我该走向何方”。于是,反映青春梦想、情感、励志等主题的大众文化就成为青少年寻求身份认同和情感认同的重要载体,承载着青少年的生命热望。如影视文化中的“穿越热”承载着青少年对现实生命的不满和逃避,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时尚文化中的“酷”形象承载着青少年渴望独立、与众不同的生命风格;流行文化中的偶像崇拜则包含着青少年追求理想、渴望成功的愿望和“一夜成名”的心理。
2.大众文化构成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生成的重要场景
生命价值观的形成既是个体对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阅历领悟思考的过程,也是主流社会价值观对其施加影响的过程;既是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在思想观念领域的折射,也是历史文化传统的熏染。相比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借助传媒的各种传播模式,以其各种形态——艺术的、准艺术的、泛艺术的方式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为青少年的成长创设了更大的智能发展空间和感性生活空间。如今青少年已不自觉地被铺天盖地的大众文化所包围和诱导,他们已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不同的文化内容中选择和吸取自己在课堂上得不到的东西。如用流行音乐来缓解现实生活的枯燥与压力,以自己崇拜的偶像明星为榜样激励自己,从意义深刻的影视节目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士兵突击》中寻找诸多人生启迪,从不同的时尚装扮中演绎青春期的活跃与叛逆,从动漫表演中体会到不同的文化,在遇到挫折时从励志的畅销书中获取正能量。可以说,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大量文化信息、文化内容、文化思想,使青少年接触到不同思想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也使青少年在对不同价值的评价和思考中确立了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大众文化已经成为青少年生命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文化场景。当前,塑造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最大文化场景是网络文化。青少年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内心,渴望倾诉,渴望交流,但心灵的闭锁性又使得他们不愿让自己的精神世界直接暴露于师长和他人面前。此时,网络文化就为青少年提供了一方自由而隐秘的天地,给了他们一个倾诉发泄的空间。网络文化用不同的视角、文字、音乐和画面,剖析不同的灵魂与心态,展现不同的个性生活与社会景象,使青少年在其中尽情地体验理想中的现实世界以及现实中的理想世界。更重要的是,在网络文化中能展示自我,让压抑的心灵释放,让自我的个性张扬。可以说,网络文化的包容与开放为青少年自由独立的生命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平台和空间。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青少年如果沉迷于网络和网络交往,脱离成长的群体环境和人际交往圈,就会缺乏集体归属感、安全感和现实依赖感,陷入恐慌、孤寂、自闭和抑郁中,缺少生活情趣。
3.大众文化推动青少年生命价值观向世俗化、平面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虽然媒介及其传播系统本身是中性的,与意义无关,但媒介内容及其消费的方式却涉及意义与价值问题。中国自从大众传播媒介飞速发展以来,人们的思想就一直经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冲击,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在这些思潮中,对人们生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是消费主义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
消费主义指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消费主义不在于仅仅满足‘需要’,而在于不断追求难以彻底满足的‘欲望’。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停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②。大众文化无法回避的商业性特质,使其在传播过程中总裹挟着一种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一种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人生取向。电影、电视、网络等通过塑造完美、虚拟的形象,不停地向青少年灌输文化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诱导青少年的消费欲望,强化青少年的消费主义取向。当前青少年中所表现出来的追求时尚、品牌和个性,盲目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的消费主义观念与大众文化的影响不无关系。快餐式、娱乐性、无深度、平面化,缺乏崇高感、使命感、道德感的消费文化适应和满足了商品社会中青少年追求功利、寻求新颖、渴望享受、表现自我的价值观念的内在要求。但当这种文化把无节制的消费、无度的物质享受和无止境的消遣当作人生的最大意义和幸福时,它对人的尊严、价值、自由和生命的终极关怀就荡然无存,从而使青少年陷入一种“我所占有和所消费的东西即是我的生存”③的精神贫乏和心灵空虚的疲软状态之中。
后现代主义是依靠大众传媒深入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又一重要社会思潮。现实生活中消费主义、娱乐主义、虚无主义和“神马都是浮云”“打酱油”等网络流行语都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有关。后现代主义直面现代社会的弊端,挑战传统、强调差异、高扬人性、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对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个性的张扬、情感的丰富、宽容美德的形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无基础”“无权威”“无真理”“无本质”的理论和“怎么都行”的方法,却使青少年失去了赖以存在的一元论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念,同时也就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后现代主义在价值取向上的重要特点是放逐理想、消解责任、求异多元等。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不少青少年丢弃了对理性、理想、真理的追求,仅满足于平面化的现实享受,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人生意义庸俗化,生命的意蕴被遮蔽。
二、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影响的特征
文化是影响个体生命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文化蕴含着价值观,承载着价值观,又影响着价值观的生成。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和普遍的文化现象已经渗透到各个阶层、各个角落,并以其特有的商业性、娱乐性、流行性、普及性影响着青少年对生命的思考与追问。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相比,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具有独有的特征。
1.影响内容现实化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影响是现实性的而非终极性的。受经济快节奏发展的影响和商业利益的驱动,大众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文化快餐的速成性、便捷性、简易性和易消费性的特点,它摆脱了旧有文化的沉重、深奥、曲折,采用浅显的、现实的内容和直接的、快节奏的形式来传播信息,娱乐大众,受众可以不用动脑子去分析,不用花心思去思考,只是尽情地让情绪在最简单最直白的状态里获得愉悦。“在青少年喜爱的流行文化快餐中,无论是漫画书、魔幻小说、青春读物,还是商业影视剧、网络小说、网络歌曲,无一例外地迎合了这样一种特征,即:在内容上表现为现世性、日常性和大众性;在形式上表现为参与性、世俗性和公开性;在艺术风格上表现为简单性、贴近性和世俗性。”④大众文化这种现实化、世俗化的内容渗透到青少年的生命价值观中,使青少年的生命价值观也日渐向现实化、世俗化方向发展。部分青少年在对当代大众文化的狂热消费中,不再盲目崇拜领袖,而是开始用一种自我的态度、审视的眼光去分析、判断、取舍他们所遇到的人生和社会问题,更加关注大众文化所褒扬的现实生活和成功人士,更加推崇具有时代感的明星偶像,也更加追逐大众文化所宣扬的物质与欲望,高扬世俗的幸福生活。
2.影响领域生活化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影响不是通过直接的教育与启蒙,而是通过对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发挥效力。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平民性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空间,拓宽了青少年的生活视野,为青少年提供了宽松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生活色彩斑斓。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已离不开大众文化:流行文学、通俗读物是青少年的主要阅读对象;卡通片和流行音乐是青少年的主要视听对象;电脑、手机、IPAD是首选的消闲工具。在学校,各种制作快、容量小、时尚新潮的漫画书、图文书、校园青春读物、名著缩写本、袖珍型“口袋书”等成为青少年的最爱。青少年的服饰也透露着文化的流行气息,有的以成人文化的服饰体现成长的自信,有的以反叛性的服饰表达成长的烦恼,有的以偶像族的服饰体会追星的感觉。青少年个体之间的交往,除了以学习任务作为话题外,较多的是以自己的文化生活作为主题。即使班级、小组集体活动以及各种社团活动也往往成为大众文化的盛会,如“流行歌曲大擂台”“影视知识比赛”“明星模仿秀”“时装秀”。可以说大众文化已经渗透到青少年的点滴生活中,轻而易举地俘获着青少年的思想和情感。它既让青少年压抑的心灵得以释放,自我的个性得以张扬,沉重的学习和竞争压力得以缓解;同时也使得青少年在追逐感官娱乐的快餐生活与虚无缥缈的精神向往中消解着对人生理想的追求,逃避着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走向了一种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
3.影响时空交错化
大众传播的现代发展,以电视、电脑、手机和网络构成了后信息社会的视觉文化。在视觉文化中,信息技术无孔不入地改变着人们的听觉、视觉、知觉和感觉。大众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时间概念和空间距离的理解,封闭传统的生活空间演变为多元开放的文化市场。当下,很多青少年都拥有QQ空间和博客等,在这类个性化的网络空间里,他们可以任意驰骋,毫无顾虑地展现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但时空交错、鱼龙混杂的数字化、信息化也不断侵蚀着青少年的生活世界,使他们逐渐失去正常的感知、判断、评价能力。繁荣的网络文化已把大量不健康的信息、虚假信息、垃圾信息,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到了个体生活中,不少青少年不加选择也不知如何选择,要么迷茫,不知所措;要么全盘吸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发生扭曲和错位。
4.影响方式感性化
大众文化产生之前,文化之于人的精神领域,具有超越、净化、理性、自由等功效。如今的大众文化为了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更多的是为公众提供消遣、休闲和娱乐,使他们获得轻松的满足、感官的愉悦、精神的慰藉。这就使得大众文化难以像经典文化那样承载深刻的历史使命和理性批判精神,文化原有的教育、净化、提升、超越等功能被逐渐弱化。有学者评价当前的大众文化,“审美已不再追求精神的理想性和价值的深度,而是追求‘现实原则’和‘快乐原则’驱动下的感性形象;不是注重对文化意义的思考,而是注重对文化的直观性体验”⑤。在对大众文化的直观性体验中,青少年很容易迷失在大众文化所构建的平面化、平庸化和享乐主义的感性世界里,沉溺于从各种感性的形象中所获得的感官愉悦,其人生价值取向也相应地表现出明显地重当下“感性”而轻终极“理性”、重感官“反应”而轻理想“价值”的感性化特征。有的青少年仅为活着而活着,他们怀疑理想的现实价值或批判理想的崇高性,惯于虚拟空间,疏离真实生活环境,讨厌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其生命观缺乏热切期盼和意义趋赴,整天说“无聊,没劲”,认为“活着没意思”“生活没有什么令人激动的东西”等。
5.影响过程潜移默化
文化是人创造的,但人类一旦创造了文化,这种文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塑造甚至改变人类。文化无处不在地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暗示、导向和规范,这一切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接受文化中的思维习惯、情感模式和行为规范,经过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沉淀于潜意识的底层,支配着自身的行为。相比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大众文化更以其愉悦、宣泄、刺激等元素吸引着青少年,以其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的即时性、广泛性、参与性和非地域性渗透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在观看大众文化作品或参与大众文化活动时往往会不知不觉地接受其作品背后价值观的影响,也往往会无意识地模仿其中的思想、行为和感情。这种模仿既有表层的对人物服饰、举止的模仿,也有深层次的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如大众传媒信息中充塞的暴力内容、暴力情节对青少年的生命意识就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刚接触暴力与血腥场面时是恐惧的、害怕的,可暴力信息接触多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很刺激、很兴奋,到最后对死亡就变得很麻木,认为重启游戏,换个影片,死者自然会死而复生。研究表明,长期观看暴力卡通、暴力影视剧,沉溺暴力游戏的青少年会逐渐丧失感受同情和伤痛的能力,他们会把对剧中生命和游戏中生命的漠视态度沉淀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中,最终走向对现实生命的冷血。
三、加强对大众文化的引导,推动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命价值观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影响是多元的、现实的、广泛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这种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众文化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明确大众文化合理的价值定位和历史坐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我国大众文化的价值定位问题其实就是它的政治价值和商业价值、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问题。有许多学者都提出,大众文化中的许多作品,如青春读物,“似乎愈益走向浅薄化,在注重娱乐功能、注重轻松、注重即时性、一次性和消费性的同时,却使得文化、价值、终极关怀日益边缘化了”⑥。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他还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⑦习近平的讲话给大众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大众文化虽然在本质上具有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通俗性的特征,但在某些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和教育意义,其提倡自由、张扬个性、彰显力量、凸显人性的主题贴近青少年的生活,能够与他们产生共鸣。因此,教育者要着眼于青少年的生命发展需要,将大众文化的积极因子传递给学生,使其成为青少年生命成长的精神文化资源。为此,在舆论导向上,要用主流文化引导大众文化,保证其正确的价值导向。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既是国家的根本意志、文化取向和价值观的反映,又是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的精神纽带,是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必须充分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文化的引领作用,把它融入大众文化的创作、生产与传播中,使青少年在接受大众文化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主流文化的核心理念,潜移默化地受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并予以认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直面生命困惑,教育回归本真,凸显对青少年生命意义的价值关怀
青少年受到自身年龄、阅历、理解能力、生活范围、交流对象等方面的局限,单靠自己有限的经验和理解能力,很难探索到生命的真谛。他们对自己行为做出的理解往往是以自我需要和自我经验为中心的、感性的、受时空限制的。正由于此,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多是世俗的、直观的、感性的,缺乏意义思考与终极关怀。为此,教育者要对青少年的生命发展给予理性的、系统的指引。当代青少年身处教育发展最快、变革最多的时期,系统的学校教育尤其是自小学开始的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人生观教育,对青少年的人生取向与生活态度起到了塑造、引导的作用。但十余年来,受经济优先、物质至上、科技驱动、技术至上等工具理性的影响,教育的育人职能有所削弱。鲁洁教授直言:“当今的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为了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⑧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目标还是教育内容,都更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生活的意义,缺少对他们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关注。部分青少年出现的网瘾、厌学、逃课、炫富、追星、犯罪、自杀等现象,实际上折射出青少年面对学习和生活压力时的焦虑、人生理想的虚幻、人生态度的迷茫、人生意义的丧失。2000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国,15至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自杀,尤其令专家震惊和关注的是,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即使已经过去了15年,这种趋势仍在蔓延。更糟糕的是,他们的自杀心理与行为又与大众文化的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在全国17所高校2591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31.5%的人认为“网络QQ群传播绝望情绪如同传染病,有时会使一个人的自杀演变成多个人的行为”;34.7%的人认为“网络游戏中的‘死而复生’容易让青少年失去对真实生命的敬畏”;60.7%的人认为“我是从电视、电影和自杀事件报道中了解到自杀手段的”。伴随电脑、IPAD、手机终端的运用,已出现了青少年通过互联网直播自杀、相约自杀和集体自杀的事件。自杀的根源在于他们已经不再认为自我存在是有价值的,看不到自我生命的意义,结束生命要比自我否定来得更为容易和清楚。对此,教育迫切需要回归教育本真,重视对学生生命的启迪,把教育从工具理性中解放出来,提升为一种发展生命、超越生命的“成人”(非“成器”)教育,养育人的精神,发现人的价值,完善人的个性,培养人的信仰,提升人的境界,从而为提升青少年的生命质量做好准备。
3.以大众文化为载体,拓展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渠道
大众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像一只巨大而看不见的手,对大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着潜移默化但却十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那些被称为是“荧屏育成的一代”的青少年,他们很多价值观念直接来自于影视传播的大众文化。与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大众文化的非强制性和情感性更能渗进青少年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中。大众文化常常比抽象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更能从情感上打动人。基于此,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可以广泛借鉴和利用大众文化的传播模式,学习大众文化的“化人”方法,将教育内容渗透于各种大众文化作品之中,以此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其一,利用网络文化的多样形式。网络以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传播方式激活青少年的认知模式,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青少年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使生命教育更加鲜活、贴心。其二,开启文化经典的生命智慧。相比“碎片化”的阅读,经典名著的潜心研读更能开启生命大智慧。要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如马克·吐温的《热爱生命》、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使他们不仅能够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够亲近这些作家永不屈服的灵魂,唤醒他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激发他们的人性情怀、意义思索和社会责任感。其三,把握时尚文化的生命意蕴。时尚是一种个性追求,崇尚标新立异,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是时尚之所以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走进时尚,可让时尚引导青少年体验生命的活力,感悟生命的风采。如“街舞”可以让青少年在舞动中体验到创造的幸福,而滑板运动更是由于它的高难度,可以使青少年不断获得高峰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其四,挖掘影视文化的生命情感。卡通片《海底总动员》、法国电影《帝企鹅日记》、日本电影《导盲犬小Q》等都是深受青少年欢迎的好电影,组织或指导青少年欣赏这些优秀影视作品,可以让他们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引导他们的生命情感变得乐观积极、豁达宽容、富有爱心。其五,实现偶像文化的生命激励。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展示的巨大号召力和鼓舞力往往是家庭、学校和政府行为无法匹敌的。青少年易于接受和仿效偶像身上所代表的道德情感和时代活力。教育者要充分利用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心理,善于发现偶像身上的闪光点(如坚持、执着、敬业、有爱心、奉献等),用偶像真实、生动、丰富的人格魅力,激励青少年树立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并像偶像一样,笑对人生挫折,服务社会公益,积极健康地成长。
注释
①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7页。②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45页。③[美]埃利希·弗罗姆:《占有还是生存:一个新社会的精神基础》,关山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第77—78页。④高震、刘路:《电视综艺节目的文化解读》,《中国电视》2002年第3期。⑤孟繁华:《众神狂欢》,中国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236页。⑥邵敏:《青春读物:且看谁向潮头立》,《中国青年报》2006年8月22日。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光明日报》2014年10月16日。⑧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责任编辑:思 齐
The Influence and Guidance of Mass Culture on Adolescent Life Values
MeipingLuoJia
Culture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individual life values. Mas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form and widespread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new era. It has not only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cultural scene that generated adolescent life values, but also promoted its secularization, complan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mainstream culture and elite culture, mass culture′s influence on adolescent life values has unique features: realistic content, life-based field, patio-temporal crisscross effect, sentimental approach, and osmosis process. Therefore, educators mus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guide mass culture wit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use the mass culture transmission mode for reference, return to education nature, highlight the life care in educating, an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adolescent life values.
mass culture; adolescent; life values
2015-11-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策略研究”(13YJA710031);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与人生态度状况及引导研究”(14zd037)。
梅萍,女,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 430079)。
B82
A
1003-0751(2016)01-0095-06
罗佳,女,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武汉 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