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2016-02-16王京龙李汉一
◆王京龙 李汉一
(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潮海学区小学)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王京龙 李汉一
(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潮海学区小学)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走出了枯燥而封闭的教学模式,能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快乐,更加主动,更加有效,更能实现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
网络环境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主动探究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这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网络时代的学科教学更能彰显语文学科的魅力,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主动更快乐,可以说网络开创了语文教学的新时代。
一、营造愉悦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激起学生对认知对象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才能乐学、爱学、愿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金色的草地》时,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收集更多类型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并结合课本插图,利用计算机的综合演示功能将静止的文字材料转换成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情景,这样学生所见、所闻、所听、所想、所感都是全新的,更能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与听觉上的刺激,一下子就将学生吸引住。学生如同其境,更能感受到草地的可爱与蒲公英的有趣,激起学生对草地、对蒲公英的喜爱,并让学生带着这种积极愉悦的情感展开课文的阅读。又如,识字是低年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而对学生识字的检测往往是通过默写来完成,教学枯燥,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往往并不能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复习汉字。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更能感受到识字的乐趣,这样的复习效果更明显。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建构主义强调,情境是学习的四大要素之一,提出知识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符号,而是存在于具体情境和可感知的活动中,人的学习应该在情境化的活动中进行。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认知更多的来自于对具体事物的直接感知,要让学生更加深刻而精准地理解文本,就必须要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以引导学生从中获取直接而直观的认知。网络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丰富而直观的学习情境,能够将学生难以通过文字阅读、语言传达所不能获取的信息,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封闭中跳出来,在更宽广的空间展开自由的想象,与作者进行直接对话,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探究更有深度。如《金色的草地》一课,课前我们可以向学生来回答你印象中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印象中是绿色的草地,这与题目金色的草地有出入。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发现作者所描写的草地有绿色有金色,而并不能真正地理解。为此我们就可以来为学生创设真实而动态的教学情境,再现蒲公英张开与合上的景象,这样不用教师再做过多的讲解,学生自然就可以深刻地理解作者所描绘的金色的草地,这样更能体会到草地的可爱与蒲公英的有趣,更能激起学生对草原与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不会再是没有情感的咬文嚼字,而是能够带着积极的情感走进文本,能够读出渗透于字里行间的喜爱之情,体会到文字的奇妙、阅读的乐趣,从而让学生带着更积极的情感走出文本,建立学生对语文学科持久的学习动力。
三、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构建开放教学环境
开放式教学是新课改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在新课改下,我们要依托网络平台,打破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教学,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由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到带着学生走进教材的转化,实施开放教学,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如在学习《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时,我们就可以从互联网上收集李四光的相关资料,也可以为学生播放放往届学生所表演的课本情景剧。这样的教学就不再是局限于对这一篇文章的学习,而是能够让学生从作者的生平入手来深刻而全面地了解,同时又可以从图象、视频以及文本中了解李四光小时候对巨石的疑问,在教师与父亲都未能解答他心中困惑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清楚,在进一步考察后得出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这样的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素材,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丰富,学生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语言知识,而是更能从中体会写作方法、结构脉络、可贵品质,这样的教学正是基于文本基础上的开放式教学,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内涵,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网络时代下的语文教学也必将走出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局面,进入全新的教学时代,让语文教学因此变得加富有生命活力,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
[1]崔桂玲.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课堂.吉林教育,2015,(07):37-38.
[2]王爱华.探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电教,2016,(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