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大荒精神与文化传承机制
2016-02-16叶子犀姜深香
叶子犀,姜深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a.党政办公室;b.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文化创新研究
论北大荒精神与文化传承机制
叶子犀a,姜深香b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a.党政办公室;b.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摘要]北大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地居民经历了由原始部落、女真族群向外来移民的转变,生活在这片大荒原的古人,数千年来多以游牧、渔猎为生,生产力水平较低,文化形式相对单一,与中原文明存在较大差异。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中国成立,垦荒官兵到此开荒种地,将延安精神带到北大荒,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地域在黑土文化、移民文化、军垦文化、知青文化日益融合的基础上,呈现出以机械化大农业为主旋律的北大荒文化形态。随着现代化大农业的飞速发展,现如今,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的内涵也悄然发生变化,其沿袭与传承也面临挑战。北大荒精神与文化一方面具有开放性功能,它对自身精神特质、文化传统的理解永远处于无止境的视域融合过程中;另一方面,无论这种精神和文化如何发展,它始终无法完全超脱自身所处的传统,无法遗忘在战天斗地的时代环境中孕育的精神及文化形态。那些被传统吸收的完整而成熟的形态,将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在与新视界的不断融合中发展自身,构成新传统,并一直延续下去。
[关键词]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文化;文化传承
一、北大荒精神与文化内涵
北大荒之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原来泛指东北原始荒原,后又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如今的北大荒,特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即现在的黑龙江垦区。
历史上的北大荒,虽则地处边陲,湿地沼泽一眼望不到边,但在至少2万年以前,这里就有过古人类的足迹。旧石器时代的头骨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墓葬、骨器、鱼窑、陶器,汉魏时期挹娄和勿吉人居住过的遗址,充分证明从远古时代一直到封建时期,北大荒地域就曾经有人类文化的印迹。北大荒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东北边陲的地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和特殊的地缘性。
上溯远古,北大荒地域产生过部落时期的肃慎文明、汉晋时期的挹娄文明、宋清女真文明等。上千年的历史沿革,为北大荒地域积淀了厚重的文化。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因大片荒原未经开发,条件恶劣导致无人栖居,少数当地游牧民族生产方式原始,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以游牧、渔猎为生,生产交往关系受限,导致地域文化发展缓慢,文化形式相对单一,与海纳百川、日新月异的中原文化差距较大。
自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北大荒地域共经历了十数次移民文化的冲击。上百万的移民大军给这片广袤的黑土地带来了生命活力。延安荣军战士、铁道兵部队等领衔的军垦队伍,为北大荒带来了延安精神,北大荒也从此留下了军旅文化的深深烙印。数万支边青年、五十多万知识青年和数万科技知识分子的纷纷到来,给北大荒带来了绚丽多彩的知青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德,让北大荒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粹,使传统文明得以在黑土地上接种传续。这一切汇聚在一起,成为具有时代和地域特征的北大荒文化[1]。
随着大量复转官兵和知识青年迁入,北大荒地域逐渐形成独特的以军垦文化和机械化农业生产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形态;改革开放之后,北大荒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又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的北大荒人在经历了60多年的奋斗、探索,其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转变,从而促进了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如今,北大荒正扮演着中国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排头兵”的角色。
(一)北大荒精神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声名鹊起的王震将军,先是1949年率部进军新疆开垦,后又于1954年带领铁道兵开垦北大荒。王震所率部队承袭的延安精神点燃了北大荒地域,将延安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北大荒大地上。他们的革命意志和建设热情,深深地在黑土地扎了根,成为北大荒精神的源头活水。
1963—1976年,先后有54万来自五湖四海的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城市知青把青春献给了北大荒,也把城市文明带到了偏远边疆。不同时期来到北大荒的10多万名科技人员,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理条件,用严谨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攻克了农业生产的难关,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合乎北大荒实际的农业科技体系。此外,北大荒还汇集了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36个民族的拓荒者。他们保留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可见,正是在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人民军队、支边青年带来的蓬勃青春,科技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外来移民带来的传统美德等多重因素的融合下,最终凝结成“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是广大官兵、支边青年、科技人员、外来移民在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特定历史时期,在特定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诞生的[2]。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文化的核心构件,是北大荒文化的灵魂。
(二)北大荒文化
北大荒文化,从地域上说,是一种边疆文化;从基本模式来说,是一种农业文化。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北大荒农业的发展变革,北大荒文化显现出不同形态。这些特定时期的文化形态,植根于特定时期固有的生产方式和制度环境。
从来源上区分,北大荒文化可分为:黑土文化、移民文化、军垦文化、知青文化等;从表现形式上看,具有突出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有:北大荒知青文学、诗歌、版画、摄影等。现如今,北大荒湿地、湖泊、工业园区、博物馆等旅游资源正在大力开发过程中,旅游文化成为新时期北大荒文化发展的亮色。
回顾历史,北大荒从开发建设至今,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发展节点:创建开发时期(1947—1955),建设发展时期(1956—1966),曲折发展时期(1967—1978),改革开放时期(1979至今)。从中我们看出,真正具有奠基性的北大荒文化,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军垦队伍入驻后才逐渐形成的,军垦队伍加上大量外来移民,才使得这片大荒原有了大规模人类族群入驻,出现开荒种地、生产栖居、繁衍生息、传播文明等文化活动。因此,北大荒文化与其他地域的农业文化有着本质差异:首先,这种文化建立在大量外来移民和军垦队伍基础上,并非土生土长、沿袭千百年的本土文化。其次,北大荒地区与整个东北地区不能画等号,北大荒特指黑龙江垦区,当地以农业机械化作业为主要生产模式。北大荒农业代表中国农业技术、农业经营和农业发展模式的先进水平,而北大荒文化则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化大农业基础上的地域性农业文化。再次,这种地域性农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时长较短,其优点在于不受传统生产模式、落后观念和陈旧习俗的束缚,更易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同时,因历史短暂、文化积淀不足,单方面强调和侧重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再加上地域偏远,导致与外界进行思想和文化交流的程度不够,领域不宽,文化软实力发展后劲不足。随着时间间隔逐渐拉大,开荒初期的经验、文化和精神已不能完全顺应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生活方式要求,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北大荒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急需一种既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又承袭传统的精神与文化作为实践的引领和支撑。
二、 北大荒精神与文化传承机制
(一)北大荒精神的传承
北大荒精神作为过去时代北大荒地域形成的固定传统,经过岁月的淘洗和时代的检验,被总结归纳为十六个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是老一辈北大荒人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具有特定时代的有限性,但它同时具有经验的开放性,也就是说,它兼具构成那个历史时期传统的时代有限性和当代生存经验和文化交流的开放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渐变,时代精神也在悄然变化。人们在结合北大荒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新的时代经验的同时,对原有的北大荒精神也不断提出新问题,拓展出新的理解。过去的北大荒,人们的生活主旨是与天斗、与地斗,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北大荒精神的“前结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艰苦奋斗”——指拓荒者与恶劣自然环境之间的斗争关系;“勇于开拓”——主要指从荒原开拓出广袤耕地;“顾全大局”——主要指垦区产粮对国家和民族稳定大局发挥的战略意义;“无私奉献”——主要指数十万官兵和支边青年背井离乡为祖国奉献青春和热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的改变,北大荒地区不再以满足基本生产、维系日常生活、只强调粮食产出为主要目的。因为历史经验具有与所处时代条件相应的有限性,所以企图彻底还原到过去的“客观”经验是不可能的,而过去形成的传统如不能与当代人的生活和经验相融合,也无法被接受和传承。因此,北大荒精神的传承,不能仅仅以还原历史为主要形式,而须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融入新的时代经验和时代问题,超越以往单纯以地域性农业的视角审视和定位北大荒精神,而是在时代进程中吸纳科技、生态、旅游、民生、体制等内涵,与周边国家、民族、地区展开广泛而持续的对话,促成不同区域和民族精神间的“视域融合”,从而拓展北大荒精神的新内涵。在这一对话基础上,促成北大荒精神“前结构”的重新构建:“艰苦奋斗”——以传承体制变革和科技创新为重点;“勇于开拓”——以传承管理模式及经营方式的革故鼎新为重点;“顾全大局”——以传承国家粮食安全、边疆稳定、生态安全为重点;“无私奉献”——以传承发展场县共建、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重点。
精神的传承,既是过去传统的承接,也是发展理念的重塑。只有融入新时代的历史经验,北大荒精神的传统才能在当下的实际生活中发挥视域融合的开放性功能,产生过去与现在、传统与当下“视域融合”的功效,北大荒精神的传承接续才具有可能性。
(二) 北大荒文化的传承
作为北大荒精神外显形式的北大荒文化,具有地域发展和农业定位的有限性。虽然北大荒文化形态多元,甚至某些文化元素,如北大荒知青文学、诗歌、版画、摄影等在全国甚至国际上都闻名遐迩,但北大荒版画、北大荒画报、北大荒知青文学、反映开荒建设题材的影视剧等过去时兴的文化表现形式已被牢牢打上历史的烙印。当下对于传统北大荒文化的传承接续,需要在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生活基础上,突显地方的特色和发展优势,以更健康新颖的文艺形式、更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更多样丰富的生活状态对外展现自己的生机活力,展现新环境下垦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样态的新形式、新理念、新姿态。通过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促进对自身文化的新理解和新认识,不断调整和修正北大荒文化的传统格局。
因受到偏远地域和传统发展模式的限制,高频次、大幅度、多样化的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态势尚未形成。不过,任何传统都有在其有限性中发挥其开放性的潜能。北大荒文化传承需倚赖广泛而持久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思想对话。就此而言,北大荒地域自身的发展优势在于,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土地肥沃、农作物产量突出、瓜果菜蔬种类繁多。同时,这里湿地资源和大机械化工业园特色鲜明。因此,只要将制约商业往来、文化交流、境内外合作的制度和体制壁垒逐渐清除瓦解,北大荒文化将会呈现勃勃生机。
现如今,局限于传统的黑土文化、移民文化、军垦文化、知青文化的北大荒文化已经远去,在新时代、新经验视界的广泛交融中已经衍生出企业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城镇文化等新形态。而作为北大荒文化突出元素的北大荒知青文学、诗歌、版画、摄影等也须在与周边国家、民族和文化发达地区的交流对话中敞开自身,在吸收新经验新思想过程中,不断增强文化间互动,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元化,构建北大荒文化传统新内涵。越来越多元的文化形态相互融合,构成传统的新经验、新理解、新内涵,这种新经验、新理解和新内涵将凝结成新的传统,构成北大荒文化传统中新的“前结构”。只有通过频繁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才能造成文化经验的视域融合,才能使传统走出自身,在发展中得到生长和传承。
三、结语
北大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地居民经历了由原始部落、女真族群向外来移民的转变,生活在这片大荒原的古人,数千年来多以游牧、渔猎为生,生产力水平较低,文化形式相对单一,与中原文明存在较大差异。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中国成立,垦荒官兵到此开荒种地,将延安精神带到北大荒,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地域在黑土文化、移民文化、军垦文化、知青文化日益融合的基础上,呈现出以机械化大农业为主旋律的北大荒文化形态。随着现代化大农业的飞速发展,现如今,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的内涵也悄然发生变化,其沿袭与传承也面临挑战。北大荒精神与文化一方面具有开放性功能,它对自身精神特质、文化传统的理解永远处于无止境的视域融合过程中;另一方面,无论这种精神和文化如何发展,它始终无法完全超脱自身所处的传统,无法遗忘在战天斗地的时代环境中孕育的精神及文化形态。那些被传统吸收的完整而成熟的形态,将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在与新视界的不断融合中发展自身,构成新传统,并一直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郑加真.北大荒移民录——1958年十万官兵拓荒纪实[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2]郑加真,杨荣秋.中国东北角[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屈海燕〕
On The Spirit of the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ts Mechanism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Ye Zixia,Jiang Shenxiangb
(a.OfficeofPartyandGovernmentAffairs,b.College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HeilongjiangBayiAgriculturalUniversity,Daqing163319 )
Abstract:The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in Northeast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whose residents experienced a shift from primitive tribes, ethnic Jurchen out to be migrants. The ancients living in this vast wilderness, for thousands of years,led a life of nomadic hunting and fishing, had a low level of productive force,and their cultural forms were relatively simple, which differed from those of Central Plains’ civilization. Until the 1950s, with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officers and men came to undertaking land reclamation, bringing the Yan'an spirit to the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and thus forming the distinctiv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irit of the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area combined with black soil culture, and culture of reclamation of wasteland by an army unit, culture of school graduates, shows cultural patterns of the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with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s the main them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arge-scale farming, the spirit of the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have changed quietly and its heritage is also facing challenges.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has it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openness, with its own spiritual qualities of endless process of assimilation and in term of its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regardless of thi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t still cannot completely detached itself from its own tradition, the spirit and cultural forms born in the era of fighting with the harsh nature. Those complete and mature forms absorbed by tradition, will continue to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its ow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and continue its integration with new vision of constituting a new tradition, and continue this process.
Keywords:the spirit of the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culture; cultural heritage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3-0059-04
[作者简介]叶子犀(1985—),男(壮族),广西柳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外国哲学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地域文化传播的文学路径——北大荒文学进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G2013010447);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时期北大荒小说叙事模式的演进与重构”(12532242)
[收稿日期]2015-12-15
·黑龙江精神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