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海绵城市的发展需求及其研究现状
2016-02-16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BIM设计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11
文/刘 洋 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BIM设计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11
周琳琳 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第五设计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11
浅谈我国海绵城市的发展需求及其研究现状
文/刘 洋 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BIM设计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11
周琳琳 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第五设计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11
当前我国正处在水资源严重匮乏,洪涝灾害,生物栖息地丧失,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一个城市的排水、蓄水的问题其实是这个系统的水系统循环问题。当前我国急需要一个建立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上下,综合的、全面的解决洪涝和水资源短缺的系统方案。“海绵城市”正是基于解决我们正在面临的问题所提出的。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概念的介绍,以及对我国的水资源发展状况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在我国大力推广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水资源;海绵城市;节约用水;系统问题
一、引言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国家,尤其是淡水资源。我国的淡水总量虽然占全球总量的6%,但我们水资源主要集中于南方,北方和西部地区严重缺水[1]。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淡水使用量和水污染量也日趋增多。水质污染,洪水,城市内涝,水动植物栖息地流失,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基本前提下,建设一种能够像海绵一样的城市设施,使其可以确保城市洪涝天气下快速消化雨水、在用水时将雨水再次利用。通过建立这样“生态化”、“源头”、“多目标”、“快排”、“末端控制”的水资源控制和使用方式,可以极大的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2]。
二、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其技术特点
海绵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雨水综合处理理念,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具有很好的“吸水”和“排水”功能,在下雨时可以迅速蓄水、渗水、吸水和净水,需要水时应可以将吸收、存储的水及时利用和释放。既可可以顺应环境变化,又可以有效的应对旱涝等灾害[3]。建立一个完整的土地系统,该系统具有丰富而全面的生态协调和服务功能,该系统服务的中心思想是在“水”的问题上。海绵城市的目的是想让城市的各个土地都可以雨水净化、雨水调控、雨水净化功能。
海绵城市是集新的施工技术、城市规范、基础设施技术和雨水治理技术与一体。是经过历史的雨洪经验和技术的总结和提炼。海绵城市的建立首先需要人类具有让城市拥有自己的水生态系统的技术水平。这一技术特点主要是强调让自然界中的水,在生态循环过程中满足一定的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用水。这一技术强调的是自然与人的合作和共生关系,特点是可以为人类服务。其实就是为了让自然为人做工的设计,从更深的角度来看海绵城市的生态设计其实就是人类巧妙的利用自然力的设计手段。
三、我国实行海绵城市的必要性[4-5]
1)水资源缺乏。我国的淡水总量是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总量是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另一方面,我国又是世界上年用水量最大的国家,仅在02年我国淡水使用量为0.55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年取用量的1/10。我国的水利部的水资源司长依据水资源对社会经济贡献的程度,得出了我国是一个中度缺乏水资源的国家。据统计,我国近些年的年缺水总量应为400亿立方米,缺水导致的工业产值受损年产值约为0.20万亿人民币,由于缺水导致的受旱面积达到了200万平方千米,造成直接的粮食减产产量为150亿千克。
2)水质污染严重。近些年来,由于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工业废水的乱排等问题,导致了我国的各主要水系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根据相关环境部门针对我国各个主要水库、湖泊、河流的水质的监控,发现了我国绝大部分水系均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具最新统计,我国仅有38.1%的河流满足国家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I~Ⅲ类水质要求。
3)循环利用水资源意识及设施匮乏。一方面我国的水资源严重匮乏,另一方面对于雨水的二次利用,循环使用工业和生活用水产业极度缺乏。
四、我国目前已实施的几种主要的技术手段[5]
海绵城市的实施,其实可以依据不同城市的不同需要选择与之相适的配套设施。例如在我国的浙江省嘉兴市很早就已经开始了采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他们在改建和新建设项目中强制建设方在生产和雨水排出口设置理水污染末端处理设施。通过在排放口放置生态处理和物理处理两种主要方式来控制雨水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
物。在小区内部或是闲置地段设置雨水的采集、回收、净化、存储和回收再利用设施。在绿色植被覆盖区域设置透水地面、植被浅沟、渗透沟渠等手段回补到浅层地下。陕西省西咸某新区通过在道路、绿地和小区地块建立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方式收集和初期净化水中杂质也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深圳市某新区,通过在规划建设新成区的初期设计过程中,将海绵城市的开发理念融入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中。他们是将城市建筑、道路路面雨水通过雨水管网一部分排入了周边绿色植被、人工湖中,一部分注入地下雨水存储工程中,还有一部分则直接补充了浅层地下水中。通过以上几种方式,该城区的缺水状况得到了一定缓解,地下水资源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充。
结论:
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人文、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其实、海绵城市的修建也不一定需要大规模施工和重建,在初期规划规划过程中可以依据本地区的气候和城区发展情况点修建与自己城市相适合的城市配套设施。大力推广和建设海绵城市可以缓解一定的社会就业压力、解决城市内涝、缓解部分城市严重缺水局面、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在着巨大的好处。
[1]车伍,张鵾,赵杨.我国排水防涝及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分析[J].建设科技,2015, (01):22-25+28.
[2]吕伟娅,管益龙,张金戈.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中国园林,2015,(06):16-20.
[3]车生泉,谢长坤,陈丹,于冰沁.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06):11-15.
[4]沃夫冈・F・盖格.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技术——愿景与传统[J].景观设计学,2015, (02):10-21.
[5]俞孔坚,李迪华,袁弘,傅微,乔青,王思思.“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 (06):26-36.
[6]张毅川,王江萍.国外雨水资源利用研究对我国“海绵城市”研究的启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10):1220-1223+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