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研究
2016-12-06张颖浙江城建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4
文/ 张颖 浙江城建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4
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研究
文/ 张颖 浙江城建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4
近年来,气候变暖使得很多城市饱受洪涝灾害、水质污染以及水资源匮乏之苦,园林绿地建设受此影响也比较大。传统模式下的排水以及防洪基础设施,功能相对比较单一,无法应对当前的雨洪问题,而且缺乏雨水资源有效利用方面的生态价值。本文通过对雨洪管理与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之间的关系分析,就优化设计的要点,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雨洪管理;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要点;研究
1、雨洪管理与节约型园林绿地之间的关系分析
从实践来看,雨洪管理与园林绿地建设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雨洪管理基础上的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具备雨水资源有效利用等特点,通过对雨水
径流系统化管控和利用,可以实现雨水的渗透、滞留、净化以及传输和调蓄利用。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过程中,采用雨水渗透以及净化等措施,可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涵养以及保护,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避免水环境污染、降低管控费用,从城市发展视角来看,经济节约效益非常显著。雨洪管理与节约型园林绿地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 雨洪管理、节约型园林绿地关系示意图
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雨水收集、传输以及调蓄利用等,可以起到节水降耗之目的,对于减少供水消耗、降低排水工程建设成本,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基于规划设计视角来看,雨洪管理与园林绿地系统建设,所涉及到的并不是单一的地块,其中包含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环境,比如水文、排水条件等,均需充分认知以及合理利用。总之,保护天然地表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以及充分挥土地资源的效益,是雨洪管理以及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符合节约型社会构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节约型园林规划建设的体现。
2、设计要点
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就设计的要点,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2.1.公园绿地设计要点
(1)综合公园设计时旨在加强径流控制
对于多数综合公园而言,一般都需要营造水景,雨洪管理设计过程中,除了雨水滞留,还应当有效利用收集的雨水。比如,通过植草沟设置,将汇水区的径流有效地引入调蓄水塘中,以为补充水源。虽然在降雨不均以及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的地区,可利用的雨水量非常有限,但是较之于地下工程设施,长期景观效益得以体现,而且可在雨季来临时收集大量的径流,从而降低外来补水量。条件适宜时,综合公园可与城市水系结合,建立调蓄水塘及用水系统,通过对水位空间的有效控制,缓解排洪压力。实践中,为确保水体水质的稳定性,水体交界位置建议增设人工湿地,以提高外界输入、公园输出水体的质量。
(2)道旁绿地设计时旨在加强滞留渗透
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过程中,道旁绿地需注意,建议利用交叉点、倾斜地以及不规则用地进行绿化设计,以供休憩、锻炼或进行小型文娱活动。园林中的小
型绿地,较之于综合公园,建设面积相对比较紧凑。径流控制时,应当充分考虑承接道旁绿地的地表径流,从而阻断雨水流入市政管网。道旁绿地径流管控设计,以滞留渗透为重点,通过透水铺装、建设雨水花园以及下凹绿地等方式,全面改善径流水质。比如,上海世博园道旁绿地,其具有雨水收集、净化以及滞留设渗透等功能,实际上就是一个有效的生态节约型处理系统。
2.2 附属绿地设计要点
(1)各类绿地设计
第一,集中紧凑型设计模式。园林绿地设计时,应当尽可能保持现有地形地貌,保留当前的排水系统,并将其作为雨水径流疏导的载体。在使用功能应用基础上,建议采用紧凑型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2 传统模式与紧凑型模式
同时,应当尽可能减小路宽,减少不必要铺装,适当增加道路的曲度,营造园林安全环境。在园林建筑布局设计时,建议选择中心围合式形态,提高铺装场地的集中度,增加绿地空间和园林绿地率,从而为地表径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提供用地和控制;采取集中紧凑型设计模式,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削减雨水径流量,实现节约降耗之目的。
第二,路侧石调整。基于雨洪管理的园林绿地道路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路侧石,通过平整和切割路侧石,实现雨水滞留。在交通量相对较大的园林主干道、次干道,建议布设开槽式预制混凝土路侧石以及预制构件嵌入式路侧石,可有效引入地表径流,保持路侧石完整性,有利于保护游客安全。交通量相对较小的支路,建议选用局部切除式路侧石,如下图所示。
图3 优化调整园林绿地道路侧石
如图3所示,切口越长、设置越密,允许的入流量就越大。紧邻绿地边界位置,建议采用平整路侧石,沿道牙布设卵石带,这样可对雨水进行前期过滤。
第三,用径流管控设施替代管网设施。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道路绿地设计时,建议采用雨水花园以及植草沟等,替代排水管网,并且允许路面径流在土壤、植被中滞留和渗透,以此来减小管道压力。通过布设景观设施,可有效削减径流量,优化调整排水管网尺寸。该种方式的节约价值体现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道路设施构建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径流水质,雨水地表滞留可增加环境舒适度。
(2)基于绿地特征的网状径流系统设计
园林绿地点线面特征非常显著,多以绿地以及道路绿带为基础,基于核心开放空间,构建相对比较独立的系统。园林绿地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绿地特征以及雨洪管理设施,构建一个径流网状管控系统。
第一,逐一布设,构建网状径流管控系统。在相对比较完整的径流管控系统中,路面径流经透水铺装入渗,然后顺应坡度汇入到植草沟之中。同时,雨水由植草沟输送到下游汇水区,由调蓄水塘承接,并将该区域区作为公共空间。径流滞留、调蓄设施以及传输设施等,分别与道路绿地有机融合在一起,营造出可持续的排水景观。排水管网与雨水花园以及植草沟等相连,将超容纳极限的径流量汇入到下游水体之中。同时,网状径流管控系统,能够有效平衡美化、空间开发以及水质改善等需求。
第二,增设调蓄设施,以备用地限制。自然排水状态下,绿地景观设施设计时,需根据场地汇水量优化调整。具体设计过程中,受用地限制时,低势区域的调蓄水塘难以有效满足径流需求时,可在上游增设受纳设施,从而使雨水无需汇集到独立区域,即可就近存入小面积池塘之中,以此来消减径流量,减轻调蓄水塘负担。比如,某园林绿地雨洪管理系统,由若干个分散的小池塘、雨水沟渠以及终端调蓄水塘组成。多余水量通过导流渠,经绿地铺装汇入链状池塘内,深度平均在0.3米,宽度在1.5至10米之间。多余水量,汇集到低处调蓄水塘之中。该区域地下水位相对较低,而且池底均进行了非渗透处理,以确保水景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雨洪管理的现代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过程中,应当立足实际,从园林绿地拓展方面加强雨洪管理,融入和拓展节约设计理念,强化径流水质以及流量管控,实现低成本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之目的,最终实现其功能价值以及经济社会效益。
[1]易玲.节约型园林设计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1).
[2]刮宏波.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09).
[3]赖娜娜 袁承江.北京屮山公阔雨水收梁利用及下凹式绿地的建造[J].中国公园,2011,(04).
[4]谷树忠,曹小奇,张亮.科学理解、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人民曰报,2012,(11).
[5]车伍、李俊奇著.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6,9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