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制:综合性高校美术与设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以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
2016-02-16施俊天
施俊天
(浙江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工作室制:综合性高校美术与设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以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
施俊天
(浙江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工作室”源于20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这种教学管理模式首次将美术教育与工艺技术教育有机结合,提出应用型美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高的艺术理论修养和工艺技能。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它不仅改变了当时的艺术教育,而且对今天的美术与设计人才培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对“工作坊”制度进行了延展和深化,提出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并开展了有益探索与实践,建构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高等美术与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工作室制;美术与设计教育;人才培养
早在20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就已将美术教育与工艺技术教育有机结合,以“工作坊”的形式将工艺技能,也就是如今高校非常强调的实践应用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贯穿其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根据建构主义原理,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1]美术与设计学科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综合性高校美术与设计人才的培养,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学管理组织不符合专业学科特点,在美术与设计教学中,大都实行“三段式”课程教学模式,①这种模式在课程组织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学生获得的专业知识会被相对割裂;第二,教学过程往往“纸上谈兵”,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教学评价不尽合理,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也很难发挥其创造力,从而培养不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2]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对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工作坊”制度进行了延展与深化。2010年开始提出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并开展探索与实践,建构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美术与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②
一、以“意义建构”为中心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以“意义建构”为中心的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当前的高等艺术教育中是发展趋势。这一模式符合美术学科的发展特点,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以充分体现,不但优化了教学功能,延伸了课堂教学时限,而且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体现出因材施教原则。它强调学生既是认知的主体,更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其优势在于:
第一,解决传统教室制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相对生疏、教学时空相对受限问题。通过建立基于项目与团队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延长了有效的教学时间。
第二,解决传统单一课程式的学习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偏弱的问题。通过搭建“多维立体”的项目学习平台,构建涵盖一、二课堂的多维度、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第三,解决教师单向的学习评价方法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成效问题。工作室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即为成果的理念,通过集体评分、成果展示等形式,完善“过程化”和“展示化”的教学评价体系。③
第四,解决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通过构建课程研修、项目学习、课题研究、学科竞赛等多维训练体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核心竞争力。
工作室由若干位专业方向相同或相近的教师和学生组成,是学院教学、科研、创作和社会服务的基层组织。工作室制教学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制度,通过课程研修、项目学习、课题研究、学科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早定方向、早行实践、早进课题和早入团队,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创业能力、创造才华的美术与艺术设计人才。[3]
二、工作室制教学管理的组织与实施
(一)建立“1+2+1”教与学时空安排,搭建“三位一体”递进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1+2+1”,主要是从教学时空的变化出发,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方向与难度的训练。“1”是指大学一年级学生在基础部接受造型和设计的基础学习,“2”是指大学二、三年级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各专业方向工作室,接受专业技法以及艺术表现的训练,最后一个“1”是指大学四年级开展的实习实践教学。
同时,学院积极构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平台,形成教学为科研和社会服务打好基础,科研为教学和社会服务提高水平,社会服务为教学和科研提供素材的良性循环格局。[4]成立了基础教学部、理论教学部、美术学系、设计学系等9个系部,以及中国画、油画、版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多媒体设计等27个工作室。工作室实行主任负责制,由其全面负责工作室教学工作,包括修订教学计划、制订教学大纲、编写教材、规划课程等。工作室呈现出递进式的特点,由6个基础工作室、8个专业工作室、13个主题工作室组成,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6个拓展研究中心,推行“1+X”(即一种专业特长,基于美术与设计产业需求的多种素养)运行机制。学院还建立了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创作基地等18个校外教学场景,以拓展和丰富教学资源。
工作室基层教学组织的重新整合与“三位一体”递进式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的形成,极大地激发了基层教学组织的活力。
(二)搭建项目学习平台,完善“合作学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工作室通过承接横向工程项目、指导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竞赛、参加国家、省、学校、学院“四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等形式,搭建集课程项目、课题与竞赛项目、工程实践项目等为一体的学习平台,完善涵盖一、二课堂的多维度、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项目学习,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具有从事美术教学、研究,艺术设计事务、管理、研究的综合能力,④以适应国家和教育现代化建设对应用型美术与设计人才的需求。在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构建跨学科平台的同时,通过项目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意思维和职业素养,从传统的单专业就业思路转变为自我设计职业的设计人才。⑤培养设计学专业学生成为具备从事室内设计、环境与景观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展览设计、新媒体设计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美术学专业学生成为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中小学教学能力的教育师资人才。项目学习按照专业培养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实践能力为基本目的的各个教学环节。
对美术与设计教育而言,完善“多维立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近五年来,通过搭建“国省校院”四级学科竞赛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2004年起设立大学生能力建设项目,组织学生参与的五年一届全国美展、全国综合性美展、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竞赛、浙江省摄影竞赛、学校艺术设计大赛和美术作品展等赛事的竞赛预演项目共219项,参与数1 023人次,参与率达90.3%,获奖490人次,获奖率47.9%;2008年起设立课程实践教学实践项目,将实践课程引入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校园文化设计、产品创新设计、视觉形象设计、主题性创作项目等创作与设计主题实践项目,共有124项,参与数1 100人次,参与率达100%;另外,2011年起开展艺术创新训练计划,共立项102个,参与数621人次,参与率达56.5%。,保证了有科研兴趣学生的学习机会。
上述活动开展的项目学习呈现出社会性,学习过程中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改变传统学习评价方法,建构“展示化”与“过程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解学生专业学习情况,了解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查促改,努力提升教学质量,针对美术与设计专业大二、大三学生,制定了美术与艺术设计期末教学检查及作品展示制度。期末教学检查及作品展示作为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的常规工作,对学生作业、教学大纲、教案、考勤、评分等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每学期末要求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各专业方向工作室大二、大三所有学生将本学期专业课程开展检查并进行作品展示。展示与检查结束后,召开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讨会,由各工作室主任点评该专业方向学生的作业总体情况,专业老师要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讨,对出现的教学问题,须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予以改进。
建构“展示化”与“过程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打破以往教师单向开展的学习评价方法,按美术与设计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分析表,确定项目学习教学模块,并列出每个教学模块明确的教学要求、参考资料,按“教师讲授演示→学生实践→教师点评、学生互评→个别辅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面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师和来自社会的知名艺术家与设计师开展答辩”的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即为成果的理念。自2010年起,打破单一的结果性学业评价方式,通过组织课程作品展、写生创作作品展、学期作品汇报展、留院优秀作品展、毕业创作(设计)作品展等进行项目学习评价,通过生生互评、导师共评,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增加过程性的学业成绩评价,对学生取得的重要成果(发明专利、省级以上竞赛获奖等),给予学分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创作欲。
(四)改造教学空间,营造适应工作室学习需求的“情境”氛围
教学空间的改造,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为适应工作室教学模式,学院对工作室的教学空间、环境进行了特色化、专业化的改造,分别创建了工作室、展示室、模型制作室等,改善了美术展览馆、陈列馆、视觉艺术实践室、图书资料中心、教学设备服务中心、美术展览交流中心等教学展示空间。
每个工作室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营造具有专业特色的环境,工作室文化氛围建设由视觉传达的导入开始,从专业文化的全面梳理到专业文化的核心提炼、从材料选择到色彩运用、从美术与设计大师到工作室导师的介绍、从外围空间到室内专属团队空间的布置都进行了精心的打造,目的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专业学习环境。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以文化浸润的情境营造为核心,引领艺术创作与设计,创设了“课程模拟、竞赛预演、主题实践、综合训练”情境学习体系,以项目化运作突破学习时空限制,体现了从理论、思维、技能、实践、创新到反思的动态化、情境化学习过程。实现从课堂教学走向项目实践教学、从教室空间走向项目实践空间、搭建学习与实践并举的教学平台。工作室教学空间的改造,达到了激发师生创意思维、体现专业内涵、营造创新“情境”的基本目的。
(五)构建新型制度体系,保障工作室制教学管理模式顺利推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作室制教学管理模式既要充分发挥不同基层工作室的专业与研究特色让其充满活力,同时要有上层规划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教学过程管理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工作室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学院通过系部与工作室主任的共同努力,修订了与工作室相符的系列制度。现已修订并实施的有:工作室选择制度、工作室日常管理制度、工作室主任工作职责制度、工作室学科竞赛工作管理条例、工作室艺术考察制度、工作室学生毕业设计优秀作品和模型留院制度等规章制度、工作室专业课程集体评分及成绩管理制度等。
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特点与成效
(一)主动思考中的双向选择:学生对自身专业(职业)定位和今后发展的思考,也是教师对学生价值引领的有效契机
经过一年的学习和体验,学生对各工作室的情况和所学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包括导师的能力水平、师德教风、各专业方向的发展和就业前景,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个人的专业兴趣,他们开始了工作室方向的选择。这次选择是学生对自身专业(职业)定位和今后发展认真思考的结果,也是他们对价值选择的结果,这是他们学习生涯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学院专门组织了专业方向的推介会,由各个工作室主任介绍工作室的教学理念、教学特色、发展思路,包括工作室的常规教学管理规范等内容,让学生对各工作室的情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一过程既是教师实践学生价值引领的有效契机,也是教师不可回避的道德责任。“双向选择”是这一学制的关键环节,它既体现了学生今后两年学习的方向,也是学生对自身今后职业发展的思考,更体现了学生对工作室导师团队和工作室文化氛围的选择,可使他们对未来的知识学习更有主动性。当然这种选择是双向的,当某一工作室候选人过多时,导师们会对学生作择优筛选,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的表现将会成为导师组考量的重要因素。在学生完成选择后,学院也会视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各工作室的学生数保持相对平衡,同时建立了工作室淘汰机制,以保证工作室的活力与教学质量。
(二)展示评价中的寓教于学:学生对自身道德素养和人生价值的考量,也是学生在学习中成才的主要时空阵地
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各工作室的学生,经历了一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心灵考量,对于自身今后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这种新的认识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专业忠诚度以及师生关系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也给教师实践价值引领提供了契机。这种引领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专业学习中的价值生成和为人师表间的价值生成外,还有美术学科特有的内涵。⑥其一是创作展示时的有效评价。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作品展示会比之前更多,一门课程学习结束后,就会有一次展示的机会;学生也可以举办个展或联展;各工作室也可以举办师生的联展。这些展览对于学生而言,既是展示自己思想、创意、创作能力的好机会,也是一次难得的挑战。教师对学生价值引领就是要他们出好作品,以此要求加强专业学习,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其二是写生考察时的价值引领。以工作室为单位的写生采风或艺术考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体,以用促学的机会。通过接触自然和现实社会,学生将受到一次别样的教育,对于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人生价值进行一次反思。[5]
(三)情境教学中的文化熏陶:学生对工作室文化的认同和融入,也是教师实践学生价值引领的有效途径
工作室以现场教学、项目学习、课题研发等为手段,推进涵盖一、二课堂的多维度、多层次教学,融通虚拟与现实、校园与社会、课内与课外,实现了全面的情境教学融合,情境教学的价值就在于以文化的形态或潜性课程参与全过程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以润物无声的情感熏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6]
按照文献[7]对大学文化的构架思路,工作室文化可分为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和由工作室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以及由工作室的物理空间、物质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7]工作室的教师就是要善于营造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显然,这其中不需要教师有太多的说教,需要的是学生们的认同和融入。因此,学院要求各工作室在硬件建设的同时,考虑文化建设,提出工作室的发展规划、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特色、管理规范以及必要的环境建设等。
(四)合作学习中的师生联动:学生对工作室团队的重新认识,也是“新师徒制”⑦教学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以工作室班级代替了原来的班级建制,学生包括两个年级,班主任由工作室教师担任。这样,既解决了原来的行政班级由于分方向后造成的一个班级的部分同学和其他同学基本不再一起专业学习的局面,又实现了学生思政工作与专业学习指导的有机结合。同一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同一个工作室,也可以更好地实践学长对学弟学妹们的专业引领,促进相互学习,增进感情。无论是“四级”科研训练与学科竞赛项目,还是地方文化服务项目,都需要工作室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和多学科创意指导相结合,因此,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这一过程中都得到了有效培养。
工作室制下的师生联动还体现在教学时空、教学内容和师生关系上。 教学不再是固定地点、固定时间,除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安排的课堂时间,师生们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在工作室相互沟通学习;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课本知识,还包括了团队协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个人综合素养潜移默化的培养;工作室里“师徒式”的师生关系,让教学成为师生合作的过程,使教学相长真正得以实现。
四、小 结
以工作室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一直在致力推进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按照美术与设计学科教育教学的规律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室制教学管理让教师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即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这种责任是社会赋予高校的,同时也是教师个人道德的自我要求。于是,教师在学生价值引领下,承担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职责,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建构起知识学习的意义主题。当然,在学生价值生成的过程中,除了主动学习外,如文化氛围、同学朋友、社会事件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其成长成才,因此,工作室在文化营造、团队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最终实现“工作室制”教学管理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注释:
①在“高师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整合”一文中,作者将当前的设计教学课程安排归纳为“造型基础、专业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三个教学阶段,称之为“三段式”课程教学模式。
②“工作室制”在文中是指在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把原先只有教学功能的教研室改造成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种功能合为一体的新的教学管理模式。
③“过程化”是“工作室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从创作构思、方案构思到作品调整完成,学生要有过程记录;“展示化”是指一方面通过工作室的课程作业展示,另一方面通过期末教学检查对工作室教学成果全面与集中展示。
④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是指学习者围绕某一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善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学习,是教和学的实践型模式。
⑤单专业就业,是指学生就业时只懂得基本的专业技能,而不具备相关的业务素养。
⑥专业学习中的价值生成: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为人师表间的价值生存: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是一种无声的召唤;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是一种心灵的共鸣,教师的严格是一种前行的动力。
⑦“新师徒制”扩展了传统师徒父子式的关系,即在工作室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得更密切,学生也可以在不同年级的工作室团队中进行相互学习。
[1]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龚柏茂.浙江动画产业发展与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5):83-87.
[3]施俊天.高师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整合[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4]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09.
[5]苏韬.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09(1):54-56.
[6]王业高.高校和谐文化建设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07(12):165-167.
[7]吴婉湘,方海明.大学文化与校园文化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96-98.
(责任编辑傅新忠)
Studio System: Effective Means for Art and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mprehens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of College of Fine Art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SHI Juntian
(CollegeofFineArts,ZhejiangNormalUniversity,Jinhua321004,China)
“Studio” originated from Bauhaus School of Design in Germany in the early 1900s. This mode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rganically combined art education with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posing that talents cultivated by applied fine arts should have high art theory and process skills. As a new mode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it not only changed the art education at that time, but also produced great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cultivating today’s art and design talents. Extending and deepening the “workshop” system, College of Fine Art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as proposed “studio” system as a mode of teaching reform and carried out benefici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s. It has constructed the trinity of new mode of art and design talents cultivation: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and has achieved good outcomes.
studio system;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2015-11-17
施俊天(1974-),男,浙江金华人,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教育学硕士。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当代江南新农村景观设计研究——以浙江省为中心”(12JCWH03YB);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助“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留金法[2014]5050)
G640
A
1001-5035(2016)03-0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