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老王》中杨绛之愧怍另类解读
2016-02-16杨菁
杨菁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老王》中杨绛之愧怍另类解读
杨菁
【背景】
许多教师都认为《老王》一文,主要表现的是作者对老王的内疚,认为相比较老王,作者就是个幸运儿,要学习作者关注弱势群体的精神品质,在学术界的解读中,我们也看到此种观点。这种观点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作者真的是个幸运儿吗?而且在与老王交往的过程中,作者的做法也并无不妥,为什么作者却越来越感觉到愧疚呢?经过仔细的分析发现,在这文字表面的描写之下,还隐藏着作者更深刻的感情认知。
【实录片段】
一、感悟对话,揣摩老王
师:老王为何要来送鸡蛋和香油?
生:表达感谢。
师:仅仅是来表达感谢的吗?
试着揣摩老王与我的几句对话,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生:嗯。我不吃。我不是要钱。
师:假如你就是老王,请发挥想象,此时你会怎么想呢?
比如:他只说:“我不吃。”省了哪些话?
生:临死的人,吃了也浪费。
补充背景:那个时代,一个人每月有二两油票,一张蛋票(只够买一张鸡蛋饼)。
生:舍不得吃,留给你们吃。
师: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那要什么?
师:前文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虽然最后拿了钱,那是劳动所得。此时多了一个“是”,有何不同意味?
生:他想要家人般的关爱。
生:他还想要爱的尊严。
师:杨绛当时明白老王的心意了吗?她是怎样做的?
生:没有。“我也赶忙解释”,硬塞了钱给老王。
师:这种情感上的错位导致了隔阂,以至于老王带着遗憾离世。
若干年过去了,杨绛渐渐明白了什么?
二、品析词句,怀念老王
解读“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愧是惭愧,那怍是何意呢?
出示“怍”字的甲骨文,“乍”:刀具上的刻痕。
师:刀刻在心上,引申惭愧之意无法消失。为什么?
生:因为没有善待老王而产生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
师:为何不写“那是我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生:我相对于老王而言是幸运的,有亲人,生活条件较好。
师:我真的幸运吗?
补充背景图片:
杨绛文革中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被剃成阴阳头。
师:在那段非人的历史里,没有谁是幸运的:老舍投未名湖,傅雷夫妇含冤自杀,很多知识分子都不堪忍受侮辱而死去。所以,文革结束时,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死了就是最大的不幸。
面对病死的老王,活着的杨绛感到愧怍,可谁会对那些千千万万屈死的人感到愧怍呢?作者在文章里也含蓄地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的态度,你发现了吗?
探讨文章看似闲笔之处:
如:1.“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2.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意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生:其实,“不知怎么的”里含蓄地流露出当时的知识分子所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吗?
生:“我自己不敢乘三轮。”
生:“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
师:非常好!文中看似闲笔之处,含蓄地流露出杨绛作为知识分子对世人的警醒和对世事的态度。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小结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一方面对于老王这样的不幸者,我们要平等地关爱他们,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自省。
生:另一方面更是对文革中那些千千万万屈死的人,那些备受侮辱的知识分子鸣不平。
师:生性优雅平和的她用朴素而又含蓄地语言表达着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担当。
透过杨绛的这篇《老王》,去走近她朴素而含蓄地语言,就像来到一个清莹的湖,顺着湖岸往前走,湖水尽头,她把一个很大很惊人的天地给你,于是豁然开朗。
【案例分析】
王荣生教授说过“散文的关键点不在所记叙、描述的客体,而在记叙、描述中所灌注的作者主体的思想、感情。”“阅读散文,不是仅仅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物,而是通过这些所写的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境、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根据散文的文体特征我们可以确定,本文最应该教的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因此,《老王》这篇文章的关键点不在于老王的善良、作者的善良,而在于作者能够发现老王的善良,以及作者后来的自省,并且还应该意识到作者的自省有一个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重点放在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和情感的变化上。
作者在以后的生活中“渐渐”明白了自己不安,是由于自己曾经受到老王亲人般的对待,但却仅仅把老王当作熟人而已,导致老王带着遗憾离世。怎样让学生体会到杨绛内心深处的愧怍?我设计让学生发挥想象揣摩老王临终前与“我”之间的三句对话,虽然简短的三句话:“嗯”,“我不吃”,“我不是要钱”。看似简单,意犹未尽。“我不吃”这句话积蓄着老王对杨绛一家人深深的感恩。他舍不得吃,在那个每人每月只有二两油票和一张蛋票的艰难岁月里,老王带来了让作者感觉数不清的鸡蛋,就可想而知他对杨绛一家人是怎样的情感了,那得积攒多少个日子啊!“我不是要钱”与前文送钱先生看病“我不要钱”,只是多了一个“是”,却在表明老王此次来的目的,是想在临终前获得家人般的关心。从揣摩看似简单又内涵丰富的语句里感受老王的内心世界,从而为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做了铺垫。作者为此而感到深深的惭愧,是源于自己内心的自省,是无法弥补的遗憾。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并没有触及到杨绛所要表达的真正用意。
我通过“为何不写那是我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何为幸运的人?再通过追问“真的幸运吗?”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进一步走向杨绛的内心深处,她也是备受文革侮辱的知识分子,对于那个非人的时代,她也流露出自己作为知识分子对世事的一种态度,引出文章中看似闲笔的部分,从而体会杨绛朴素而又含蓄的语言背后所透出的情感。
★作者单位:南京市建邺区致远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