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与运动能力和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6-02-16王连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9期
关键词:步行阻塞性康复

王连兴

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与运动能力和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王连兴

目的 探讨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与运动能力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医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抽取75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肺康复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运动能力和肺功能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6 min步行距离、FVC以及FEV1/FVC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与运动能力和肺功能有正面影响。

肺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运动能力;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的慢性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病理特征,致病原因尚未明确,临床上初步认为其与吸入有害物质所致炎性反应密切相关[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能进展为肺心病、呼吸衰竭等重大疾病,影响其预后。目前,内科保守治疗为本病常规治疗措施,但疗效欠佳,需辅以其他有效疗法。本研究为明确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与运动能力和肺功能的影响,对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肺康复治疗,现将本组患者抑郁程度、运动能力和肺功能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为医院自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其临床检查结果与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在2007年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相符合[2],排除合并沟通障碍、重要器官发生严重器质性病变者、恶性肿瘤者、精神疾病等特征人群,本组患者均在参与本次研究前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为56~73岁,平均年龄为(65.38±2.82)岁;病程是4~12年,平均病程是(7.46±2.61)年;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通过。

1.2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呼吸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即由康复医学科医师、呼吸内科医师等为患者详细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知识,指导其养成健康的饮食、生活、运动习惯,并能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同时,对患者实施肺康复治疗:

(1)理论讲课:为患者详细介绍动作要领、训练方式、注意事项、训练后可能出现的情况等,随后由康复科医师做示范、教导。

(2)肺康复训练内容:①上肢负重锻炼。患者双手分别持0.5~1.0 kg的重物,保持双臂下垂状态,随后缓慢屈肘,举高齐肩,举高时吸气,下放时呼气,每次15次,每日2次;②下肢肌力锻炼。经有氧踏板操进行下肢肌力锻炼,即使用健身踏板行基本步运动,开始时立于踏板前中心处,左脚上板后右脚跟上,左脚下板时右脚跟上,每次30次,每日上下午各1次。

(3)呼吸功能锻炼。经鼻呼吸,快速深吸气到极限,并短暂维持,随后放松,缩唇缓慢呼气,每次15 min,每日2次;本组患者均坚持治疗16周。

1.3观察指标

(1)参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其HAMD评分高低与患者抑郁程度成正比。

(2)经6 min步行试验,评估本组患者运动能力。

(3)使用肺功能测量仪,检测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资料均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对比则接受t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

治疗前,本组患者的HAMD评分是(20.15±4.32)分;治疗后,本组患者的HAMD评分是(9.10±1.05)分;其前后HAMD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5,P=0.000)。

2.2对比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呈进行性发展、持续存在的阻塞性肺疾病,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病理特征,可引发全身炎性反应、骨骼肌功能不良等,容易引发抑郁症等并发症。近年来,因空气质量下降、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表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生理健康、生命安全构成威胁[4]。临床上对于本病的治疗效果虽有所改善,但幸存者普遍因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受损,导致其运动能力严重受限,使其通气功能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引发肺源性心脏病等,危及患者生命[5]。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保守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临床症状,但无法阻止其肺功能进一步降低。经循证医学研究发现,康复治疗能够弥补药物保守治疗的缺陷[6],改善患者运动耐力,从而提升其肢体功能、心肺功能[7],进而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其抑郁情绪。肺康复治疗方案要求患者坚持运动锻炼,其可加快患者肌肉细胞无氧代谢、有氧代谢,提升其毛细血管的密度,从而改善其心肺系统功能;呼吸训练则可加快其肌肉细胞的代谢速度,提升其最大摄氧量[8],最终缓解其气流受限所致呼吸困难症状。

本研究结果提示,患者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HAMD评分、FVC以及FEV1/FVC水平均改善,证明了肺康复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与运动能力和肺功能上的积极作用。

[1]陈慧. 慢阻肺患者运动并呼吸训练的康复管理研究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60-62.

[2]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36.

[3]韩艳. 28例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肺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疗养医学,2016,25(1):76-77.

[4]朱春梅. 肺康复治疗慢阻肺缓解期患者28例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1):70,72

[5]邱亚梅. 肺呼吸康复治疗在慢阻肺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44-46.

[6]王慧芳.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218-219.

[7]张新,贾俊青. 营养支持及呼吸康复治疗对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的作用[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6):106-108.

[8]张光耀. 自拟慢阻肺汤合康复训练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临床研究,2016,24(5):118.

Effect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n Depression and Exercise Capac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Lung Function

WANG Lianxi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Jili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Changchun Jilin 130021,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 ect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n depression and exercise capac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lung function. Methods 75 case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exercise capacity and pulmonary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HAMD score, 6 m in walking distance, FVC and FEV1/FVC levels of the patients in this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function and exercise capacity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Depression, Exercise capacity, Lung function

R 563.9

A

1674-9308(2016)29-018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9.112

吉林省卫生厅科研项目,编号:2012Z034

吉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治疗前,本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是(257.18±31.26)m;治疗后,本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是(589.14±64.12)m;其前后6 min步行距离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01,P=0.000)。2.3对比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

治疗前,本组患者的FVC、FEV1/FVC分别是(1 545.36±415.23)ml、(61.26±6.34)%;治疗后,本组患者的FVC、FEV1/FVC分别是(2 295.85±216.36)ml、(70.68±6.97)%;其肺功能指标前后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FVC:t=13.881,P=0.000;FEV1/FVC:t=8.658,P=0.000)。

猜你喜欢

步行阻塞性康复
魔方小区
步行回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从步行到奔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