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机进入教学在《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2016-02-16李丽牛志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9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学习效果心理学

李丽 牛志民

随机进入教学在《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李丽1牛志民2

随机进入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模式之一,已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但针对医学教育的应用尚不多见。本研究将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应用于某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异常心理内容,以期为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随机进入教学;医学心理学;异常心理

1991年Spiro等人基于认知弹性理论提出适合高级学习的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模式[1]。随机进入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侧重方向,用不同的方式多次呈现同一学习内容,使学习者对这一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理解,从而获得多种意义的知识建构[2]。即学习者在不同时间或情境中多角度深入学习理解同一内容,从而获得高级知识的有效学习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的观点,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强调对学习者知识理解和迁移能力的培养,包含基本情境呈现、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和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3]。该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层次均有应用[4-7],但医学教育应用尚不多见。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心理学》恰恰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自1999年被纳入国内执业医师考试范畴,也符合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并出台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内容[8]。本研究以《医学心理学》中的异常心理学习内容为例,应用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 基本情境呈现

基本情境呈现是指利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文字材料等向学生呈现相关知识内容的基本情境,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在《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的《异常心理》这一章,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差异,如以荷兰画家梵高的自画像和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奔马图为例,比较分析二位画家的心理特征;选取高清图片展示异常心理的临床表现,如进食障碍者瘦骨嶙峋、抑郁障碍者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等;报告焦虑、抑郁、人格、睡眠等各类障碍问题严重程度的统计数据。同时,播放《抑郁》、《开到荼蘼》、《纵欲鬼》等歌曲,使学生感受各种异常心理的差异。并制作《黑天鹅》、《异度空间》、《致命ID》、《美丽心灵》、《失眠》等电影剪辑,视频呈现异常心理的经典片段。此外,向学生介绍有关异常心理的书籍,如《异常心理与行为》、《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变态心理学案例故事》等,鼓励学生课后阅读。

2 随机进入学习

该阶段利用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独立建构知识体系,通过自主发现学习解决问题,教师主要进行辅导答疑。由于个体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教师应允许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等选择研究并探索,充分利用原有图式等信息建构新知识。在异常心理的学习中,学生可依据个体的不同认知风格,如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冲动-沉思、同时性-继时性等完成知觉、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场独立性高的学生在认知加工过程中会倾向内在参照,不易受外在情境干扰,即学习兴趣浓厚,对知识高度渴求,认真主动学习。如在学习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人格障碍、睡眠障碍等异常心理时,学生渴望了解自我或他人,常常采用多重比较,努力学习辨识情绪等心理特征。而场依存性高的学生则易受外界情境影响,如多媒体课件是否美观、音频、视频效果是否清晰等,均可干扰其学习效果。高冲动型个体反应迅速,而沉思型则反应更精准。继时性认知风格是逐步骤分析问题,而同时性则采取宽视野,兼顾多种策略解决问题。依据不同的认知风格,学生随机选择学习内容。

3 思维发展训练

高级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更加复杂,在此阶段应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即思维发展训练。首先帮助学生通过“全脑模式”了解自身思维过程和方式,然后通过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类型展开练习,引导学生开展想象,精准学习解决问题。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以启发引导为主,如设问“你怎样理解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如何理解异常心理的不同分类方法?”、“如何区分躯体疾病与躯体形式障碍?”、“如何理解躯体疾病常伴随焦虑障碍?”、“如何解释抑郁障碍与自杀的联系?”、“为何男性进食障碍发生率低于女性?”等。此外通过案例分析,如“临床实践中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障碍应如何处理?”,运用循序渐进、聚合抽象、生疑提问等多种方式推导结果,以培养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4 小组协作学习

组织医学生形成小组或团队通过对话、讨论等形式充分论证问题,个体与其他成员共享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材料及心得体会。小组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进一步培养。学习小组成员设定5~6人,可从不同情境展开陈述个人观点,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和判别”这一问题,从常识角度介绍异常个体的表现,自言自语、举止怪异、不修边幅、情感淡漠等;从心理学视角分析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不能达成统一;从经验哲学的视角进行自我内省;应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个体是否偏离常态;从生物学视角运用功能性核磁共振、脑电图等仪器检查大脑的生理变化;从社会学视角判断是否存在适应障碍及是否社会功能丧失。小组协作学习中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比较、取长补短,最终总结得出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5 学习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评和他评,自评内容涉及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的贡献以及知识的建构效果;他评内容为其他组员和教师对该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自评可采用问卷调查,如“你对异常心理这一章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实施效果”等,也可通过单元练习了解自我的学习效果。他评方式则为问卷调查和口头报告,如小组讨论报告和测验考核等。学习效果评价一方面可以帮助医学生反思在《医学心理学》异常心理内容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另一方面促进教师反思教学效果,及时改善教学方法,优化完善教育目标。教师和组员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组间协作的良好评价有利于促进其进一步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获得高级知识及迁移能力。

随机进入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模式之一,通过主体参与和开放合作策略使学生更好地获得专业知识,培养其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不断创新的思维模式。该模式运用到《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发现学习与创造学习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掌握,进而有利于实现医学教育的人文素质培养。

[1]Spiro RJ,Feltovich PJ,Jacobson MJ,et al. Cognitive flexibility,constructivism, and hypertext: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for advanced know ledge acquisition in ill-structured dom ains[J]. Constructivismin education,2010,35(1):85-107.

[2]刘义,高芳.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简析[J]. 教育探索,2010(6):88-89.

[3]吴良根. 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及实例分析——建构主义理论视阈下[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10):72-76.

[4]程天宇. 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基于2003-2012年CNKI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6):98-102.

[5]刘英,黄建军,封玲,等. 随机进入教学在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物理实验,2011,24(4):86-89.

[6]孙丽璇. 随机进入教学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33(1):84-87.

[7]曹春雷. 浅谈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6):212-213.

[8]辛秀红,姚树桥.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心理学学科建设与教学模式探讨[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4,35(8A):87-89.

Application of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in Teaching of Medical Psychology

LI Li1NIU Zhimin21 Depart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Administration of 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Foundation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odels of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It has been w idely use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but the study on medical education is rare. This study has used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to the content of mental disorders of medical psychology. The result w ill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course reform of medical psychology.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Medical psychology, Mental disorders

R 395.1

A

1674-9308(2016)29-0018-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9.010

辽宁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A2015012)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研究项目(2016B-KC014)

1 锦州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辽宁 锦州 121000;2 管理学基础教研室

李丽,E-mail:janetlee2007@126.com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学习效果心理学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莲心宝宝有话说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