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土壤生态平衡可缓解土传病害
2016-02-16姚振领
调节土壤生态平衡可缓解土传病害
近2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但为了追求高效高产,忽视土壤的接受能力,不断加大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的使用量,于是出现了令农民朋友头痛的土传病害。其中立枯病、枯萎病、根腐病等日益猖獗,导致作物枯萎、死亡、烂根等,给农业生产带来致命打击。笔者认为这完全是由于我们没有维护好土壤微生物生态平衡所致。
究其发病原因,笔者发现,第一,忽视有机质的施用。导致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其中也包括一些能够抑制土传病害的有益微生物,如木霉菌、芽胞杆菌等。第二,大量和高频次地使用化学品。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生态平衡,对土壤中的良性菌(即对作物生长有益的有益菌)造成伤害,使中性菌变成恶性菌(即对作物生长有害的病菌),从而导致土传病害加重,使病害防治起来越来越难。第三,土壤缺乏某种必要菌。某种菌被伤害后,可能会造成危害植物的病源菌在病残体中更容易越冬、成活。例:土壤中缺少腐生细菌,植株秸秆不能很快腐烂,病菌也就有了更多的存活和危害作物根系的机会。第四,忽视生物菌剂的施用。实践证明,某些菌剂施于土壤,具有明显的抗病、促根、改良土壤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作用。如枯草芽胞杆菌主要产生枯草菌素、多粘菌素、短杆菌肽等具有抑制病原菌或致病菌的活性物质,并可分泌纤维素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功能性酶,从而起到调节生长环境,改良土壤的功效。胶质芽孢杆菌具有解磷、解钾、解硅的功能,并可分泌有机酸、氨基酸、多糖等刺激素及多种酶,增强作物对一些病害的抵抗力。毕赤酵母菌分泌各类促生长物质,具有改良土壤、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减少病害、提升农产品品质等功效。
根据多年经验,针对土传病害日益严重且防治困难的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调节并保护土壤微生物生态平衡,从根本上抑制土传病害。一方面,增施优质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厩肥、堆肥)、工厂生产的无害化有机肥、秸秆还田和种植草苜蓿等绿肥作物。这些有机质不仅蕴涵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土壤易形成团粒结构,还是培养各种土壤微生物的基质;另一方面,适当增施有益微生物菌剂或生物菌肥。菌剂是专门的高浓度菌,而市场上通称为“生物菌肥”,它们是菌和有机质的结合体,其主要成分不是营养元素,而是大量的微生物。菌的功效在于通过微生物的活动,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并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活化被土壤固定的营养元素,使它们变成能够被植物吸收的营养,这就如同人吃的饭菜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一样。再如,秸秆还田后如果没有微生物的帮助,不仅不能被植物利用,还可能助长病菌的滋生。有机质是微生物活动的载体,再好、再多的菌肥撒在贫瘠的土壤中也不可能凭空转换出营养来,同时这些有益微生物还会饿死,只有当有机物与有益微生物同时存在时,才能起到增肥增效和防病的效果。除此之外,生物菌肥不宜长时间存放,要避免暴晒、高温、水浸,同时不能和化学杀菌剂(特别是杀灭细菌的药剂)混用,以免影响施用效果。
总之,为了将土传病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必须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粪肥(如鸡粪、牛羊粪、土类、人粪尿等)一定要先调节其C/N,加一定量的秸秆,通过充分腐熟发酵后使用。避免施用生粪,避免单纯增施化学肥料;合理用药防治土传病害。习惯上,农户防治土传病害,经常是全面、大范围、大剂量地用药,这不科学更不合理。因土壤结构和理化特性比较复杂,有许多因素影响灭菌效果,即便暂时能够做到,但一旦有新的病菌进入,由于缺乏自然抑制能力,就会迅速成灾。笔者建议防治土传病害,一是要考虑准确用药,二是要考虑少用药,小范围用药,尽量减少对有益菌的伤害,保护生态平衡。首先要用药控制中心病株或中心区域,并对中心病株或中心区域周围1-2米以内的其它植株进行灌药预防,尽量减少全田用药次数。
(姚振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