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水平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2016-02-16杨勇
杨勇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水平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杨勇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体育锻炼强度、时间、频率等与大学生抑郁指数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总检出率为42.1%,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不同群体大学生的抑郁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锻炼群体大学生的抑郁水平非常显著低于非锻炼群体大学生的抑郁水平;不同锻炼强度、时间和频率大学生的抑郁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中等、大强度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小强度大学生的抑郁水平,中等和长时间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明显低于短时间大学生的抑郁水平,中等和较多锻炼次数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明显低于较少锻炼次数大学生的抑郁水平;不同锻炼方式大学生的抑郁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单独大学生抑郁得分明显高于结伴锻炼大学生的抑郁得分。
体育锻炼;抑郁水平;关系;效果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12.057
1. 研究目的
抑郁症被冠以“世界上第一号心理杀手”。抑郁是一种消极情绪状态,已逐渐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在大学生群体中因抑郁症导致的自杀、自残的事件屡见不鲜,且有增加趋势,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抑郁是常见的心理问题。本研究旨在了解云南省高校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现状,并探讨体育锻炼和抑郁情绪的关系,以期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大学生抑郁心理的预防和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四所大学的本科生1600人,收回有效问卷1528份,有效率为95.5%。其中,男生698人,女生830人。平均年龄在18.24±2.56岁之间。
2.2 方法
问卷调查,包括:⑴ 学生其本情况调查表。采用自编的问卷,了解大学生的学校类型、性别、年级、锻炼形式和锻炼情境等问题。⑵ 体育锻炼等级量表。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修订,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⑶ 自评抑郁量表。该量表由William W.K.Zung 于1965年编制,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共有20个条目,按1—4级评分。抑郁指数=各条目累积分与80的比值。指数范围在0.25~1.0之间,指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1]。
3. 结果与分析
3.1 云南省高校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总体状况
根据抑郁指数的换算方法,抑郁状态可以分为四种程度,即0.5以下为无抑郁、0.5~0.59为轻度抑郁、0.6~0.69为中度抑郁、0.7以上为重度抑郁。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高校大学生抑郁指数的范围在0.28~0.73之间,其中无抑郁884人,占总人数的57.9%;轻度抑郁501人,占32.8%;中度抑郁128人,占8.4%;重度抑郁14人,占0.9%(见图1)。近些年,高校自杀事件不断出现,而事件背后最重要的原因并非物质因素而是心理因素,尤其是抑郁症。研究者对多所高校大学生是否存在抑郁情绪的调查发现各高校部分学生均存在抑郁情绪,有的高校这一比例甚至非常高。例如,杜召云等人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轻度抑郁流行率为42.1%,重度抑郁流行率为2.1%[2];周榕等人对广州市医科大学生抑郁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860名调查对象中,总检出率为80.6%,其中轻度、中度及重度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76.3%,3.7%及0.6%[3]。在对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发现护理专业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但低于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4];护理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水平[5]。 赵岩等人在对1012名师范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时发现,存在各种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体的89.43%[6]。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云南省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总检出率为42.1%,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3.2 锻炼与非锻炼群体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比较
本研究将体育锻炼群体界定为除体育课外,每周参加锻炼3次及以上,每次锻炼20~30 min以上,锻炼强度中等及以上的大学生;把锻炼群体与非锻炼群体用 “不同群体” 表示。调查结果表明(见表1),锻炼群体大学生的抑郁水平非常显著低于非锻炼群体大学生的抑郁水平( P = 0. 002 < 0. 01) 。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开始研究体育锻炼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沃克斯(1926)提出,体育锻炼是传统治疗抑郁方法的一种辅助手段,人们通过锻炼会产生频繁的神经刺激,导致腺体分泌的增加,从而产生幸福的心境。凯恩(1983)对1750名心理医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有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7]。最近的一个对包含261项研究的元分析也发现,79%的研究结果都支持体育锻炼能够降低抑郁,体育锻炼对所有年龄组的被试都有抗抑郁效果[8]。本研究支持了上述研究结果。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水平,增进心理健康。
表1 不同群体大学生抑郁水平的 T检验一览表
注:“*”P<0.05;“**”p<0.01;下同。
3.3 不同锻炼强度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比较
根据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将体育锻炼强度分为三个等级,即小强度(轻微运动和不太紧张的运动)、中等强度(较激烈的持久运动)和大强度(呼吸急促,出汗较多的运动)。对不同锻炼强度的大学生的抑郁指数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强度大学生的抑郁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3.878, P<0.05),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加,抑郁指数降低,说明强度在抑郁得分上存在显著地主效应。
表2 不同锻炼强度大学生抑郁状况的检验结果一览表(M±SD)
进一步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见表3),中、大强度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小强度大学生的抑郁水平(P=0.012<0.05;P=0.007<0.01),中和大强度比较差异不具显著性。锻炼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即锻炼时人体承受的生理负荷量,对锻炼的效果和安全有直接的影响。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锻炼强度极大地影响锻炼者的心理效应。尽管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但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和大强度的体育锻炼能够取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应。比如,伯格(1992)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有规律地从事中度强度活动,每次活动20~60分钟有助于情绪的改善[9]。斯波特等人(1988)也发现,适中的体育锻炼能够改善锻炼后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等,长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能够治疗非精神病患者的抑郁症;相反,大强度的锻炼却可能增加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10]。有学者研究了持续运动和间歇性运动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发现,中等强度的持续性运动对于改善精神症状比间歇性运动更加有效。
付奕,于芳认为体育锻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程度因体育锻炼的强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中等强度产生的效应明显优于小强度和大强度[11]。朱淦芳、魏纯镭认为体育锻炼显著降低了实验组被试的抑郁水平,且抑郁情绪的改善因运动强度的大小有所不同,中等或中等偏上的运动量效果更佳[12]。法瑞尔(1987)的研究也证实,积极情绪的变化仅限于中等至大强度锻炼。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中、大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更大的健康效应。
3.4 不同锻炼时间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比较
根据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将进行一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分为三个水平,即短时间(30分钟以下)、中时间(30至60分钟)和长时间(60分钟以上)。对不同锻炼时间的大学生的抑郁指数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锻炼时间大学生的抑郁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5.818, P<0.01),随着锻炼时间的增加,抑郁指数降低,说明锻炼时间在抑郁得分上存在显著地主效应。
表3 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强度多重比较一览表
表4 不同锻炼时间大学生抑郁状况的检验结果一览表(M±SD)
进一步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见表5),中等和长时间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明显低于短时间大学生的抑郁水平(P=0.021<0.05;P=0.001<0.01),中等和长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显著性。
表5 大学生抑郁水平的锻炼时间多重比较一览表
关于每次锻炼持续时间的研究,有人认为5分钟的步行就能改善心境状态。Glasser(1976)研究认为,体育锻炼进入积极陶醉状态并使大脑得以自由运转所需要的时间是40~50分钟,因此40~60分钟的体育锻炼的效果可能会更好[13]。Kostrubala(1984)的研究发现,持续60~90分钟的体育锻炼会产生理想的心理状态,但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的竞赛活动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支持了后者。即产生良好的情绪效应的每次运动时间至少需要20~30分钟。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锻炼者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某一运动强度下持续时间过长,有可能会造成疲劳、厌倦,不仅不利于产生情绪效应,而且还有可能对情绪造成损害。
3.5 不同锻炼频率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比较
根据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将每周锻炼的次数分成三个组别,即不经常锻炼组(一个月2或3次以下)、中等锻炼组(每周1~2次)和经常锻炼组(每周3次以上)。对不同锻炼频率的大学生的抑郁指数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6)。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锻炼频率大学生的抑郁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5.818, P<0.01),随着锻炼次数的增加,抑郁指数降低,说明锻炼频率在抑郁得分上存在显著地主效应。
表6 不同锻炼频率大学生抑郁状况的检验结果一览表(M±SD)
进一步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见表7),中等和较多锻炼次数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明显低于较少锻炼次数大学生的抑郁水平(P=0.021<0.05;P=0.003<0.01),中等和长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显著性。
目前对锻炼频率的研究较少,而且所得结论也各执一词。Tsai(1987)研究认为,锻炼者每月锻炼1次就可以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14]。Thayer(1987)却提出每周锻炼3~5次为宜[15]。同时,一项元分析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效应会随着锻炼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博斯彻(1993)关于锻炼对降低抑郁作用的研究表明,每周锻炼频率2~4次可以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Hassmen P,Koivula N,Uutela A探索了大的群体样本中体育锻炼频率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该横断面研究结果发现一周进行两至三次的体育锻炼的被试比少进行体育锻炼或不进行体育锻炼的被试能够显著体验到抑郁、生气等负性情绪的减少。此外,常规的体育锻炼者比较少锻炼者能觉察到更好的健康状态[16]。本研究结果发现,每周进行1~2次及以上体育锻炼均能产生良好的情绪效益。这一结论也提示我们,要维持体育锻炼的良好心理效应并使之作用持久,就必须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的生活方式中去,养成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
3.6 不同锻炼方式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比较
根据大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是选择集体性还是个体性的锻炼方式,将大学生分成单独锻炼和结伴锻炼两种形式。对两种锻炼方式大学生抑郁指数得分进行了t检验(见表8)。
结果表明,不同锻炼方式大学生的抑郁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单独大学生抑郁得分明显高于结伴锻炼大学生的抑郁得分(P<0.01)。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体育锻炼中与朋友、同学等进行的社会交往是令人愉快的,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17]。但诺斯(1990)等人的研究却表明,单独进行体育锻炼或在家进行体育锻炼甚至比同其他人一起锻炼具有更大的降低抑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支持了前者,即集体性体育锻炼比个体性体育锻炼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18]。事实上,体育锻炼多以集体形式进行,人际关系呈群体多向性,这种群体多向性的人际交往和互动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表7 大学生抑郁水平的锻炼频率多重比较一览表
表8 不同锻炼方式大学生抑郁水平的 T检验一览表
4. 小结
4.1 云南省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总检出率为42.1%,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4.2 不同群体大学生的抑郁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锻炼群体大学生的抑郁水平非常显著低于非锻炼群体大学生的抑郁水平。
4.3 不同锻炼强度大学生的抑郁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大强度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小强度大学生的抑郁水平。
4.4 不同锻炼时间大学生的抑郁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中等和长时间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明显低于短时间大学生的抑郁水平。
4.5 不同锻炼频率大学生的抑郁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中等和较多锻炼次数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明显低于较少锻炼次数大学生的抑郁水平。
4.6 不同锻炼方式大学生的抑郁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单独大学生抑郁得分明显高于结伴锻炼大学生的抑郁得分。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 杜召云,王克勤.1597名大学生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行为科学杂志,1999,8(3):172-173.
[3] 周榕,杨翠华,潘集阳.广州地区重点医科大学生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3(5):367-368.
[4] 王壮生.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34-235.
[5] 谢晖,陈刚,孙雪芹等.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3):304-306.
[6] 赵岩,王江洋.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2007,15(1):47-49.
[7] Kyan,A.J.:“Exercise is medicine”,The physician and Sport medicine,1983.
[8] 季浏.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 Berger B.G.,Owen,D.R.: “Mood Alteration with Yoga and Swimming:Aerobic Exercise may not be Necessary” [J].Perceptual ans Motor Skills,1992,(8):73-83.
[10] Steptoe,A.,Cox,S.:“Acut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on mood”,Health Psychology,1988.
[11] 付奕,于芳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6,42(5):120-122 .
[12] 朱淦芳,魏纯镭.体育运动对改善大学生焦虑、抑郁的相关研究.福建体育科技,2004,23(6):57-59.
[13] Glasser,W.:Positive addicition.New York:Harper & Row.1976.
[14] Tsai,S.P.,Baun,W.B.,Bernacki,E.Z.:“Relationship of employee turn over to exercise adherence in corporate fitness programe ”,Occupational Med,1987.
[15] Thayer,R.E.:“Energy,tiredness and tension effects of a sugar snack versus moderated exercise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1987.
[16] Hassmen P, Koivula N, Uutela A. Physical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population study in Finland. Prev Med,2000,30(1): 17-25 .
[17]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75-376.
[18] North,T.C.etal.:“Effect of exercise on depression”,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1990.
杨勇(1975-),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与运动心理学,副教授,云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