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人体通信技术的耦合方式研究
2016-02-16汪啸尘张广浩霍小林
汪啸尘 张广浩 霍小林#*
1(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生物电磁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2(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049)
植入式人体通信技术的耦合方式研究
汪啸尘1,2张广浩1霍小林1#*
1(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生物电磁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2(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049)
研究植入式人体通信方式中通信信号的衰减与不同耦合方式之间的关系。涉及的耦合方式包括电容耦合、电流耦合、正向容阻耦合和反向容阻耦合4种。通过建立等效电路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以及在模拟体内环境的水模型中实验测量的方式,对20 MHz通信频率下不同耦合方式的通信衰减进行对比。仿真和实验的结果均表明,正向容阻耦合方式下通信的衰减最小,分别为26 dB(计算值)和28 dB(测量值),而电容耦合、电流耦合和反向容阻耦合方式的通信衰减依次增大。这一结果反映出不同耦合方式之间的机制区别,同时意味着若将人体通信方式应用于植入式医疗设备中,正向容阻耦合方式将是最好的选择。
人体通信;电容耦合;电流耦合;容阻耦合;植入式设备
引言
人体通信是一种利用人体作为信号传输途径的新型非射频无线通信技术,被设计用于进行可穿戴设备和植入式设备网络间的通信,收集分布于人体的各项生理参数,从而为即时的医疗诊断提供帮助。该方式最初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Zimmerman提出[1],其原理是利用发送端在人体表面或附近的一对电极向人体输入通信信号,信号经过人体传输后由接收端的一对电极进行接收,完成通信过程。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在2012年确立的无线体域网标准IEEE802.15.6中,对人体通信的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都制定了详细的要求,使得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有了明确的依据[2]。目前,世界各地都有针对人体通信技术的研究,已经可以实现利用人体通信完成包括通信速率160 Mb/s的高速通信[3],以及功耗37.5 μW的低功耗通信等[4]。
由于人体通信所需的设备体积小,功耗低,不会受到阴影效应的影响,通信速率也有一定的保障,因而十分适合在使用条件苛刻的植入式设备中应用,完成信号由体内向体外传递的功能[5-6]。已有的研究证明,使用人体通信完成短距离上的体内外通信是可行的,但何种人体通信的耦合方式更适用于进行植入式设备通信尚无明确的结论[7]。因此,本研究通过等效电路模型仿真,在模拟人体环境的水模型中测试了不同耦合方式对于信号衰减的影响,得出了正向容阻耦合的方式是最适用于植入式设备人体通信的耦合方式的结论,为进一步将人体通信方式应用于植入式设备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方法
由于植入式医疗设备的特殊性,对于植入式人体通信技术耦合方式的研究并不方便直接在人体或生物体上展开,因此实验的主要方法是在模拟体内环境的水模型中测试不同耦合方式下通信衰减的大小。在此之前,用所建立的人体通信的等效电路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使其更具有说服力。基于IEEE802.15.6中对于人体通信的相关要求和规定,选取了20MHz这一典型的人体通信频率进行实验,该频率也被诸多研究证明是较为适合进行人体通信的[8-9]。
1.1 等效电路模型
建立等效电路模型的目的在于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验证其可行性并提供理论依据,为此选择了阻抗网络等效电路模型对通信过程进行仿真。有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出人体通信时信道衰减的大小,复杂度较小且便于后续的分析[10-11],如图1所示。
图1 人体通信等效电路模型Fig.1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of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在图1中,人体上与电极接触的4个位置被视为4个电路节点(A、B、C、D),其两两之间通过并联的电阻、电容设置阻抗参数ZI、ZT、ZB、ZO,同时在人体与电极(E、F、G、H)之间存在有接触阻抗ZC。模型中的阻抗参数均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1)
式中:l表示所计算阻抗的两节点之间的距离;A表示电极面积;σ和ε分别为人体组织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不同类型组织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关参数均可由文献查得[12];f为通信频率,在本实验中为20 MHz。
由于不同耦合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电极与人体是否接触,因此通过调节信号发送端的接触阻抗ZC1和ZC2的值便可对不同的耦合方式加以区别:电容耦合方式下电极与人体不接触,故ZC1和ZC2主要呈现为容性;而电流耦合方式下电极与人体直接接触,ZC1和ZC2呈现为阻性。此外,针对信号发送端两电极耦合方式不同的情况也进行了分析,包括ZC1为阻性、ZC2为容性时的正向容阻耦合方式,以及ZC1为容性、ZC2为阻性时的反向容阻耦合方式,如图2所示。
图2 人体通信不同耦合方式的等效电路模型。(a)电容耦合;(b)电流耦合;(c)正向容阻耦合;(d)反向容阻耦合Fig.2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of different coupling approaches for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a)Capacitive coupling; (b) Galvanic coupling; (c)Forward capacitive-resistance coupling; (d) Reverse capacitive-resistance coupling
1.2 水模型方式
由于研究为植入式人体通信耦合方式,需要将发送端置于人体或生物体之内,所以较为不便。在研究中,普遍会通过建立水模型的方式模拟人体环境进行实验[13-14],笔者也同样采用了这一方式。
生物体对于电流的传导通路如图3所示,包括了经由细胞外液电阻Rext传导的细胞外通路,以及经由细胞膜电容Cm和细胞内液电阻Rint传导的细胞内通路。在本实验中,由于使用的通信频率为20 MHz,细胞膜电容Cm的阻抗在这一频率下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视为信号是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传播的。基于此, 使用生理盐溶液对人体内电解质环境进行了模拟,并使用厚度2 mm的有机玻璃容器进行承装,以模拟皮肤在通信中起到的高阻抗作用,将通信端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置于容器内和容器外,如图4所示。
图3 人体组织等效电路Fig.3 Equivalent circuit of human tissue
图4 水模型实验方法Fig.4 Water modelexperiment method
在人体通信实验中,若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时使用接地设备,会引入地回路的干扰,造成测量结果的不准确[15]。因此,使用由电池供电的独立信号发送端进行实验,可实现频率20 MHz、峰峰值1 V的正弦信号输出。电路和电池被共同放置在一小型号太空杯内进行防水处理,在正式实验中可整体没入生理盐溶液中,如图5所示。
图5 人体通信实验装置Fig.5 Experimental device of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同时,对应电容耦合、电流耦合、正向容阻耦合和反向容阻耦合4种不同的耦合方式,共制作了3种不同的电极与发送端电路相连:两电极均不暴露的电容耦合电极、两电极均暴露的电流耦合电极、以及仅有一个电极暴露的容阻耦合电极。电极为2 cm×2 cm的铜箔,衬底材料为环氧树脂,如图6所示。
图6 人体通信实验电极。(a)电容耦合电极;(b)电流耦合电极;(c)容阻耦合电极Fig.6 Experimental electrode of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a)Capacitive coupling electrode; (b) Galvanic coupling electrode; (c) Capacitive-resistance coupling electrode
在实验中,将装有通信发送端的太空杯固定于容器底部,电极与位于容器外部的通信接收端相对,两者间距为30 cm。接收端的电极贴于有机玻璃容器的外表面,接收信号则通过滤波后由示波器进行观察记录,并通过公式计算衰减值,有
(2)
式中:G为衰减值,dB;Vrec和Vtra分别代表接收和发送的电压幅值。
2 结果
2.1 等效电路仿真
通过改变输入端电极的阻抗特性,使用Multisim软件建立了对应的等效电路模型,并仿真测试了20 MHz通信频率下4种不同耦合方式的通信衰减,计算机仿真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正向容阻耦合方式下通信的衰减值最小,随后依次为电容耦合方式、电流耦合方式和反向容阻耦合方式。
表1 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Tab.1 Simulation result of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2.2 水模型实验
示波器记录到4种不同耦合方式下的通信衰减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表中的数据不难看出,在水模型实验中,衰减最小的耦合方式为正向容阻耦合方式,电容耦合方式、电流耦合方式和反向容阻耦合的通信衰减依次增大,和仿真结果一致。
表2 水模型实验测量结果Tab.2 Measuring result of water model experiment
图7 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Fig.7 Comparison of simulation result and experiment result
2.3 结果对比
将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无论是仿真值还是测量值,正向容阻耦合方式下的通信衰减明显小于其他3种耦合方式。对比仿真和实验的结果发现,除了反向容阻耦合方式外,电容耦合、电流耦合及正向容阻耦合方式下仿真和实验所得出的衰减值基本一致,证明了所建立的模型与真实情况较为相似,实验结果有一定的说服力。而反向容阻耦合方式下,两者呈现的区别主要是由于实验中使用的示波器的精度不足,无法测量到低于10 mV的接收幅值。
3 讨论
经过对4种不同人体通信耦合方式通信信号衰减的仿真和实验,可以得出正向容阻耦合方式是最适用于在植入式设备通信之中使用的结论,为植入式医疗设备的通信设计提供帮助和支持。目前,植入式医疗设备中所使用的均为基于射频的通信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通信距离短、能量消耗大,对植入式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而造成这些不足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射频通信的信号衰减是按照通信距离的平方增大的。反观人体通信,实验中的正向容阻耦合方式在30 cm距离下的通信衰减仅为28 dB,通过简单的放大滤波就可以获取通信信号,表明这种方式有着十分巨大的应用前景。
图8 人体通信不同耦合方式的传输原理。(a)电容耦合;(b)电流耦合;(c)正向容阻耦合;(d)反向容阻耦合Fig.8 Transmission principle of different coupling approaches for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a)Capacitive coupling; (b) Galvanic coupling; (c)Forward capacitive-resistance coupling; (b) Reverse capacitive-resistance coupling
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也对造成该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如图8所示。在电容耦合方式下,电极不与人体直接接触,通信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同人体及周围环境进行耦合,达到信息传输的目的;电流耦合方式则由电极直接向人体发送信号,但由于两个电极均与人体接触,通过人体形成了电流通路,大部分能量直接回流至信号源,仅有少部分实现了通信功能,因此通信衰减反而高于电容耦合方式;在正向容阻耦合方式中,发送端的信号电极直接接触人体,参考电极则与周围环境通过分布电容耦合,人体主要传输通信信号,通信衰减最小;而反向容阻耦合方式则相反,人体接触了发送端的参考电极,并未起到传输通信信号的作用,因此很难通过这种方式完成通信。
此外,目前本实验只研究了由体内向体外发送信号的情况,如希望通过人体通信方式完成植入式设备的双工通信,还需进行信号由体外发送至体内接收的实验,方可将通信系统补充完整。
4 结论
人体通信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非射频无线通信方式,在诸多领域都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人体通信在植入式医疗设备中的应用,探索了使用人体通信进行植入式设备通信的最佳耦合方式,通过等效电路模型仿真和水模型实验测量的方式,对电容耦合、电流耦合、正向容阻耦合以及反向容阻耦合4种不同耦合方式的通信衰减进行了考察,并得出正向容阻耦合方式是最适用于体内外人体通信的耦合方式的结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将会尝试设计并制作适用于植入式设备通信的人体通信模块,通过动物实验对其进行实用性验证,以期达到将人体通信应用于植入式设备中的目的。
[1] Zimmerman TG. Personal area networks (PAN): Near-field intra-body communication[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5.
[2] IEEE 802.15.6-2012, 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Part 15.6: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S].
[3] Kulkarni VV, Lee J, Zhou J, et al. A reference-less injection-locked clock-recovery scheme for multilevel-signaling-based wideband BCC receivers[J].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2014, 62(9): 1856-1866.
[4] Cho H, Bae J, Yoo HJ. A 37.5 mu W body channel communication wake-up receiver with injection-locking ring oscillator for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J]. IEEE Trans Circuits-I, 2013, 60(5): 1200-1208.
[5] Baldus H, Corroy S, Fazzi A, et al. Human-centric connectivity enabled by body-coupled communications[J]. IEEE Commun Mag, 2009, 47(6): 172-178.
[6] Seyedi M, Kibret B, Lai DTH, et al. A survey on intrabody communications for body area network applications[J]. IEEE Trans Biomed Eng, 2013, 60(8): 2067-2079.
[7] 汪啸尘, 张广浩, 霍小林. 人体通信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5, 34(3): 345-353.
[8] Cho N, Yoo J, Song SJ,et al. The human body characteristics as a signal transmission medium for intrabody communication[J].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2007, 55(5): 1080-1086.
[9] Callejon MA, Naranjo-Hernandez D, Reina-Tosina J,et al.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to intrabody communication measurements[J]. IEEE Trans Instrum Meas, 2013, 62(9): 2446-2455.
[10] Anderson GS, Sodini CG. Body coupled communication: the channel and implantable sensors[C] //201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ody Sensor Networks. Cambridge: IEEE, 2013: 1-5.
[11] 刘志远, 邢珺, 简荣坤, 等.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通信分析方法[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5, 34(12): 36-38;42.
[12] Gabriel S, Lau RW, Gabriel C.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biological tissues: Measurements in the frequency range 10 Hz to 20 GHz[J]. Phys Med Biol, 1996, 41(11): 2251-2269.
[13] Shiba K, Enoki N. Capacitive-coupling-base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implantable devices: investigation of transmission mechanism[J]. IEEE Trans Biomed Circ S, 2013, 7(5): 674-681.
[14] Wegmueller MS, Huclova S, Froehlich J, et al. Galvanic coupling enabling wireless implant communications[J]. IEEE Trans Instrum Meas, 2009, 58(8): 2618-2625.
[15] Zhang Kai, Hao Qun, Song Yong, et al.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mplant intra-body communication based on capacitive coupling using a transfer function method[J]. Sensors Basel, 2014, 14(1): 1740-1756.
Research on Coupling Approaches for Implantable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ang Xiaochen1,2Zhang Guanghao1Huo Xiaolin1#*
1(BeijingKeyLaboratoryofBioelectromagnetism,InstituteofElectricalEngineering,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90,China)
2(SchoolofElectronics,ElectricalandCommunicationEngineering,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capacitive coupling; galvanic coupling; capacitive-resistance coupling; implantable device
10.3969/j.issn.0258-8021. 2016. 03.015
2016-02-22, 录用日期:2016-0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7183)
R318
D
0258-8021(2016) 03-0365-05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Member, Chinese Society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huoxl@mail.ie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