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支持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的研究

2016-02-16

中国临床护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产后

杨 文

·临床护理· 妇产科护理

网络信息支持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的研究

The effec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upport on breastfeeding of primiparas

杨 文

目的 探讨网络信息支持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入产科检查的孕妇1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94例)和实验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网络信息支持干预。分别于产后1周、3个月调查产妇的母乳喂养率,采用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 BSES)评估母乳喂养自信心,采用母乳喂养知识问卷调查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 结果 实验组产妇在产后1周、3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母乳喂养自信心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好于对照组。 结论 网络信息支持可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加强母乳喂养自信心。

初产妇;母乳喂养;网络信息支持

母乳喂养是公认的婴儿最好的喂养方式,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 纯母乳喂养应坚持到6 个月,之后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逐渐添加半固体和固体食物,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食物量逐渐增加,但母乳喂养应坚持到幼儿2岁以上[1]。虽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大力倡导母乳喂养,但近年来母乳喂养率仍呈下降趋势[2]。网络信息支持是指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对相关人群进行干预。本研究将网络信息支持应用于初产妇母乳喂养中,探讨其对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入产科检查的妊娠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初产妇,单胎妊娠;②没有剖宫产医学指征;③愿意进行母乳喂养;④初中及以上文化,能进行电脑基础操作。排除标准:①存在哺乳禁忌证者,如患有乙型肝炎、艾滋病、活动性肺结核、乳房疾病等;②存在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③存在精神心理疾病。根据以上标准,共纳入产妇2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3例。其中3例产妇在分娩期间出现并发症(严重产后出血),1例婴儿出生后在ICU接受治疗,2例婴儿因患口腔疾病无法吸吮,8例产妇在实验过程中主动要求退出研究。最终共纳入产妇192例,其中对照组94例,实验组98例。对照组94例,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6.75±3.32)岁;孕周34~38周,平均孕周(36.68±2.18)周;初中23例,高中28例,大学及以上43例。实验组98例,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6.26±3.41)岁;孕周34~38周,平均孕周(36.52±2.29)周;初中25例,高中31例,大学及以上42例。2组产妇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在产检及住院期间给予健康教育,告知孕妇及家属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婴儿的益处,并进行母乳喂养技能指导。实验组采用网络信息支持干预。科室成立网络信息支持小组,编写《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手册》及各阶段干预内容,并将其发布于网络信息平台。网络信息支持干预主要包括:①在孕妇产检时发放手册,并将孕妇加入QQ群,告知孕妇及家属网络平台地址;在孕妇入院生产之前,以短信、QQ消息形式告知孕妇母乳喂养基本知识、益处,树立孕妇母乳喂养信心;②在孕妇入院待分娩期间,指导孕妇及家属通过网络平台下载母乳喂养教学视频,并进行指导;③产妇产后1周内,以短信形式鼓励产妇按需喂养,编辑分娩后饮食活动注意事项、婴儿出现吐奶等解决方法的短信,并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以使产妇尽快适应角色;④在产妇可使用网络交流后,以QQ形式加强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意识,定期更新网络平台知识,将一些枯燥的内容以图片或视频形式放入网络平台;⑤对于依从性较差的产妇,采用一对一形式加强教育,必要时进行家庭随访。

1.3 评价方法

2组均在入组时填写一般临床资料,并在产前入院时填写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及母乳喂养知识问卷,产后1周、产后3个月以电话形式通知产妇在网络平台上填写上述量表,无法填写者以电话访问形式填写。

1.3.1 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

采用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 BSES)评价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该量表是由Dennis等于1999年研制,用来测量产妇对自己能否坚持母乳喂养行为的信心程度,预测母乳喂养自信心与持续周期[3]。中文版BSES量表[4]由我国学者戴晓娜等将其引进,包括技能维度和内心活动维度,共3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非常不同意计1分,不同意计2分,中立计3分,同意计4分,非常同意计5分。量表总分范围为32~160分,评分越高,表示母乳喂养自信心越强,产妇趋于纯母乳喂养的可能性越大。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分半信度系数为0.91,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3.2 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

采用母乳喂养知识问卷评价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该问卷由我国学者赵旻设计而成,用于调查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问卷包括母乳喂养益处及母乳喂养技能两方面内容,共17个条目,每个条目回答正确得1分,总分为0~17分,得分越高,表示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越好。该问卷形成后,邀请五位专家对问卷进行审阅,评定其各条目内容是否与所要测量的指标相关,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1[5]。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

实验组产妇产后1周、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比较 (例)

2.2 2组产妇喂养自信心比较

2组产妇喂养自信心均逐渐增强,实验组产妇喂养自信心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产妇喂养自信心比较 (分

注:F时间=18.84,P=0.00;F组间=78.79,P=0.00;F时间×组间=28.19,P=0.00

2.3 2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实验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好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2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分

注:F组间=73.260,P=0.000;F时间=17.880,P=0.012

3 讨论

孕妇在怀孕及分娩期间所接受的健康教育是影响孕妇对母乳喂养认知从而影响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之一[6]。大部分产妇特别是初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对母乳喂养存在一定误解,并且缺乏母乳喂养信心,甚至出现害怕心理。目前社会上网络已非常普及,大部分人具备上网或阅读手机短信的能力。网络平台不仅可以提供最新、最快的咨讯,也可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因此,本研究将网络信息支持应用于初产妇母乳喂养。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网络信息支持,产妇母乳喂养率提高、母乳喂养自信心增强、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更好,与相关研究[7-8]报道较为一致。孕妇在妊娠晚期及入院待分娩期间,心理较为矛盾,并且受传统思想影响,错误认为母乳喂养对婴儿及自身不利。因此,该阶段应向孕妇及家属讲解母乳喂养基本知识,树立正确认知,并进行心理疏导,以短信形式分次、多次地进行母乳喂养知识普及,孕妇接受度更好,理解更深入。产后1周内,部分产妇往往适应不了角色的突然变化,此时应更加关注产妇心理问题,并教会产妇处理喂养婴儿常见的问题。产后居家期间,产妇所处环境相对封闭,与外界交流较少。因此,可在网络平台进行母乳喂养知识、技巧的学习,并根据所处阶段不同进行针对性地学习。产妇在QQ群中,可相互请教问题,交流喂养经验。相同人群聚集,更加有利于产妇建立自信心。产妇之间的交流,还可改善自身心理状态,使产妇在更愉悦的环境下进行交流及学习。产妇通过知识的学习,母乳喂养自信心得到增强[9]。

相关研究[10]表明,一对一交流、电话随访等方式可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但由于临床护理人员较为繁忙、产妇依从性较差,往往实施较为困难,而网络信息支持则可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可将网络信息支持应用于临床产妇母乳喂养中,以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从而有益于婴儿的健康成长。

[1] Fewtrell MS, Morgan JB, Duggan C, et al.Optimal duration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what is the evidence to support current recommendations? Am J Clin Nutr, 2007, 85( 2) : 635-638.

[2] 王静.中国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0):1234-1235.

[3] Dennis CL, Faux S.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Res Nurs Health,1999,22(5):339-409.

[4] 戴晓娜,Cindy-Lee Dennis,陈叙,等.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07-409.

[5] 陈娟慧.信息支持伴行为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衡阳:南华大学,2013.

[6] 杨东玲.利用手机短信和因特网促进母乳喂养的社区干预研究.上海:复旦大学,2012.

[7] Dunn S, Davies B,Mccleary L, 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ulnerability factors and breastfeeding outcome.J Ob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 2006, 35(1): 87-97.

[8] 黄朝梅,谭红彤.孕产期健康教育与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及护理能力关系.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197-3199.

[9] Chezem J, Friesen C, Boettcher J.Breastfeeding knowledge, breastfeeding confidence, and infant feeding plans: effects on actual feeding practices.Ob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 2003, 32(1): 40-47.

[10] 秦立梁,华建芳,秦立强.健康教育对流动孕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中华全科医学,2013,11(8):1260-1261.

463000 河南驻马店,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10.3969/j.issn.1674-3768.2016.04.021

2015-10-12)

猜你喜欢

初产妇母乳喂养产后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