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整脊配合针刺通臂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P物质的影响
2016-02-15张军王占勇杨硕
张军,王占勇,杨硕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推拿整脊配合针刺通臂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P物质的影响
张军,王占勇,杨硕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目的:观察推拿整脊配合针刺通臂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推拿整脊合针刺通臂穴组(治疗组)与推拿整脊配合针刺肩三针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田中靖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部分(颈肩部疼痛与麻木感、上肢部疼痛与麻木感、手指疼痛与麻木感)评分。以及各治疗时间点田中靖久量表总评分、治疗2疗程后2组周围血液中P物质浓度变化情况。结果:2组组内各观察时间点田中靖久量表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疗程后,2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2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后,2组颈肩部疼痛麻木感、上肢疼痛或麻木感、手指疼痛与麻木感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疗程后,2组组内P物质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整脊配合针刺通臂穴能更好地改善颈椎内外平衡,缓解神经根卡压症状,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整脊;通臂穴;P物质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颈椎病发病的60%~70%[1],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麻木和相应上肢部位或手掌部位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研究表明,颈椎病患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临床需要一种能较快改善疾病症状,且具有良好长期效应的疗法[2]。笔者结合临床经验,以推拿整脊放松后结合针刺通臂穴治疗,观察临床效应及患者外周血浆P物质的含量,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为2014年4—11月贵阳中医学院二附院推拿科门诊及针灸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60例。男14例,女46例;年龄23~65岁;病程2月~12年。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和《实用康复医学》[4]中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的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2组各30例。2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症状评分、P物质浓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推拿整脊放松后结合针刺通臂穴治疗。①整脊放松推拿方法:用揉法、法、拿捏法、拔伸法、牵抖法、拍打法等,先按揉局部穴位风池、风府、缺盆各30 s,在患者颈肩、上背部和上肢部做法,感肌肉放松后,拿捏或拨动颈项两旁的组织2 min,结束后配合颈项部拔伸,可用掌托及肘托拔伸法把颈椎牵开,边牵引边使头颈部前屈后伸和左右转动,提拿患者两侧肩井并拿揉患肢,多指横拨腋下臂丛神经分支,使患者手指有串麻感为宜,最后拍打肩背部和上肢部。整脊治疗操作方法:采用颈椎旋转定位扳法[5]。②针刺通臂穴方法:定位:位于C6横突后关节突与斜方肌外缘相交处内侧0.5 cm处。方法:用0.30 mm×50 mm的全球牌针灸针垂直于皮肤进针,进针后针尖稍向前下方斜刺1.0~1.5寸(实际以胖瘦为准),使针刺到中斜角肌进而影响到臂丛神经,使患肢产生一种温和的麻胀感传。留针30 min,中途不施任何行针手法。
2.2 对照组 采用推拿整脊及普通针刺方法治疗。①推拿整脊操作方法同治疗组;②普通针刺方法:肩髃、肩髎、肩贞常规针刺留针30 min,中途不施任何行针手法。治疗疗程同前。
2组均每天治疗1次,治疗10次为1疗程,中间休息2天,共2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田中靖久20分量表评分[6];②量表症状部分评分包括颈肩部疼痛与麻木感、上肢部疼痛与麻木感、手指疼痛与麻木感。③外周血液中致痛因子P物质浓度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抽取外周血液离心,取上清将标本放于-80℃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物质含量。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有关疗效标准进行拟定。治愈:原有麻木、疼痛、不适等症状消失,症状体征积分改善≥90%。显效:原有麻木、疼痛、不适等症状部分消失,60%≤症状体征积分改善<90%。有效:较原有麻木、疼痛、不适等症状稍减轻,30%≤症状体征积分改善<60%。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症状、体征积分改善<30%。
4.2 2组各时间点田中靖久量表总评分情况比较 见表1。治疗前总评分经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组内各观察时间点总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用两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各观察时间点总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用两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疗程后,2组总评分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2组总评分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各时间点田中靖久量表总评分情况比较() 分
表1 2组各时间点田中靖久量表总评分情况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②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30 30治疗前7.40±1.79 8.30±1.80治疗1疗程后13.57±3.30①②12.23±2.45①治疗2疗程后16.60±3.08①16.57±3.21①随访后14.93±3.35①②13.47±3.37①
4.3 2组田中靖久量表症状部分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前2组颈肩部疼痛麻木感、上肢疼痛或麻木感、手指疼痛与麻木感评分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1疗程后,2组各项症状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经两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1疗程后,2组组间比较,经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2组田中靖久量表症状部分评分比较() 分
表2 2组田中靖久量表症状部分评分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②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③P<0.0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颈肩部疼痛麻木感0.37±0.49 0.60±0.56上肢疼痛或麻木感0.83±0.70 1.10±0.66手指疼痛与麻木感1.27±0.45 1.17±0.53颈肩部疼痛麻木感1.40±0.67②③0.87±0.57②上肢疼痛或麻木感2.13±0.86①③1.33±0.71②手指疼痛与麻木感2.23±0.67②③1.63±0.61治疗前 治疗后
4.4 2组治疗前后P物质浓度比较 见表3。治疗前2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疗程后,2组组内P物质浓度比较,采用两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2组治疗前后P物质浓度比较() pg/mL
表3 2组治疗前后P物质浓度比较() pg/mL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30 30治疗前94.50±20.80 94.30±20.10治疗后84.66±20.87①84.52±20.16①
4.5 2组随访后总有效率情况比较 见表4。随访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愈显率治疗组73.3%,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4 2组随访后总有效率情况比较 例
5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中医学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个方面阐述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其病因在内主要因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等。《素问·逆调论》曰:“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偶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在外不外乎风、寒、湿等邪气的侵袭。《素问·痹论》曰:“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不内外因不外乎扑、跌、扭、挫等外伤致病。《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提出“筋骨差爻,举动不能”和“骨挫缝,筋移位”。这些致病因素均导致经络瘀阻,不通则痛。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症状为根性痛[7],围绕产生根性痛的机制主要有三种学说:机械压迫学说、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和自身免疫学说。其产生疼痛和麻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关节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肌肉痉挛、紧张、软组织外伤导致组织缺氧、破坏、粘连,使机体的力学平衡破坏。二是骨质增生或者椎体破坏直接影响神经根。现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工作劳累以及现代设备的普遍应用,尤其是电脑、手机等设备的普及,工作时,身体前顷,头始终向前,静力时间长,长期如此使颈部产生应力积累,颈部肌肉会持续性收缩,进而关节突关节固定,关节功能障碍,韧带粘连,颈部肌肉平衡失稳,产生颈部及上肢的疼痛与麻木。通过推拿作用于外源性动力活动系统调整外部平衡,颈椎定位旋转扳法作用于内源性静力支持系统调节内部平衡,从而达到整体调节颈椎失稳症状,释放神经根压迫,改善CSR的临床症状。而针灸能够快速缓解肌肉紧张、痉挛,调动机体免疫机制,刺激机体神经肽类物质的释放(如P物质)[8],减轻疼痛程度。传统针刺穴位的选择有颈臂穴、肩三针(肩髃、肩髎、肩贞)、小海、后溪、少泽、关冲、阿是穴、颈夹脊其中以肩三针为主。取穴多,患者多有恐惧心理。且颈臂穴位于颈前中斜角肌和前斜角肌中间处,其下解剖有锁骨上动脉,初学者不宜操作。而针刺通臂穴有两点优势:一是通臂穴位于颈后C6横突后关节突与斜方肌相交处内侧0.5 cm处,其下解剖避开动脉和静脉,安全、易操作;二是针刺通臂穴对斜方肌、肩胛提肌的痉挛和紧张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通过刺激中斜角肌引起其收缩,进而影响到臂丛神经,使气至会所。从而达到活血止痛、止麻的治疗效果。加刺通臂穴,一方面更好地放松局部肌肉,另一方面针刺影响到受损的臂丛神经,可能诱发电位改变,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
推拿配合针刺来调整颈椎外部平衡,整脊来调节颈椎内部平衡,使颈部内外力量达到平衡,从而更好地保持疗效。推拿整脊配合针刺通臂穴更好地改善颈椎内外平衡,缓解神经根卡压症状,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1]朱立国,于杰.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评述[J].医学信息:外科版,2009,22(1):3-6.
[2]王拥军.颈椎病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概况[J].中医正骨,1999(3):41-4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8-48.
[4]周士枋.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646-647.
[5]赵毅,王诗忠.推拿手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3-84.
[6]姜宏,施杞.介绍一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定方法[J].中华骨科杂志,1998,18(6):381.
[7]张军,尚秀兰,孙树椿.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痛的解剖学基础和发病机理的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7(1):49-51.
[8]赵飞跃,朱丽霞.电针对逆向刺激所致神经性炎症的效应[J].针刺研究,1992(3):207-210.
(责任编辑:刘淑婷)
R681.5+5
A
0256-7415(2016)01-0083-03
10.13457/j.cnki.jncm.2016.01.038
2015-08-12
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103]39号)
张军(1968-),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针灸推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