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氏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所致咔哒声响与即时镇晕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2016-02-15范志勇吴山赖淑华郭汝松赵家友指导林应强

新中医 2016年1期
关键词:林氏颈性正骨

范志勇,吴山,赖淑华,郭汝松,赵家友 指导:林应强

广东省中医院推拿科,广东 广州 510120

林氏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所致咔哒声响与即时镇晕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范志勇,吴山,赖淑华,郭汝松,赵家友 指导:林应强

广东省中医院推拿科,广东 广州 510120

目的:观察林氏正骨推拿与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所致咔哒声与即时镇晕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72例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林氏正骨推拿治疗的观察组36例,运用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治疗的对照组36例。结果:治疗1次后即时镇晕率观察组91.7%,对照组为75.0%,2组比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推拿所致咔哒声响与即时镇晕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推拿所致咔哒声响与即时镇晕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林氏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即时疗效优于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治疗,无论治疗组还是对照组的即时镇晕疗效与咔哒声响之间无关系。

颈性眩晕;林氏正骨推拿;咔哒声响;即时镇晕

颈性眩晕是骨科、神经科临床常见病,多因颈椎骨质增生、小关节紊乱、颈交感神经受刺激、颈部软组织张力过高等因素导致椎动脉受压出现缺血症状,临床以头晕或眩晕伴随颈部疼痛;头晕或眩晕多出现在颈部活动后;部分患者颈扭转试验阳性;颈部影像学检查异常等。正骨推拿治疗本病效果良好,一般认为,手法往往通过颈部的理筋整复而达到疗效,手法成功的标志是通过整复时咔哒声响的发出,患者头晕头痛症状得到好转。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所致咔哒声响是否和即时镇晕效果有明确相关,笔者拟开展此项研究,于2015年1—5月采用林氏正骨推拿和常规颈椎旋转手法所致咔哒声与即时镇晕疗效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拟订的标准[2],具有典型表现:①临床表现以头晕、颈部疼痛为主,检查时旋颈试验阳性;②具有颈椎退变的一般临床表现如颈痛、颈僵硬、颈椎活动受限,颈肌痉挛或压痛;③影像学发现颈椎DR片CT、MRI显示环枢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椎间盘突出等;④脑血流检查有椎-基底动脉供血紊乱;⑤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眩晕如心源性、眼源性或耳源性眩晕,除外脑内病变如肿瘤或单纯精神性神经官能症。

1.2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广东省中医院推拿科患者,共72例。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8~60岁,病程1月~10年。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9~58岁,病程1月~12年。将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成2组,观察组(林氏正骨推拿组)、对照组(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每组各3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采用林氏正骨推拿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颈椎上段病变(C1/2)为例,患者端坐于治疗椅上,目光向前平视,双臂自然放松下垂,并拉住治疗椅下部;术者站立于患者后面偏左,术者右手拇指压住患者右侧颈椎1、2间隙旁,其余四指环扣颈椎,固定患处,颈椎屈曲约5°,并向左侧旋转约45°,左手手臂环过患者下颌,手指略撑开,环抱患者枕后部,并固定,使患者左侧颞部贴近术者胸前,借助术者自身脊柱的旋转带动患者颈椎向左向后旋转,逐渐增大角度,感觉有阻力感时,给予一个快速稳重的力,此时可听到“咔哒”的声响,或手下有关节移动感,手法结束[3]。

2.2 对照组 采用颈椎传统推拿手法: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推拿治疗学》中有关“颈椎病之椎动脉型”推拿治疗的操作规范:以右侧发病为例,术者取坐位,术者立于其背后,左手掌放在患者颈项中下部作固定,右手掌托住患者的枕部,肘部托住下颌部并向上稍作牵引,嘱患者放松,将患者颈部逐渐向患侧旋转,当感到有阻力时,突然加大旋转幅度,此时常可听到“咔哒”声[4]。手法需注意用力适度,松柔深透,力达关节,不可使用暴力,才能取得疗效,又可防止损伤颈椎。并观察治疗后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及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手册》[5]中颈椎病的疗效评定标准拟定,检测治疗1次后的止晕疗效。显效:眩晕明显减轻,治疗后脊椎侧偏棘突基本复位,颈部功能恢复。好转:眩晕有一定缓解,治疗后脊椎侧偏棘突复位有所改善,颈部功能未完全恢复。无效:眩晕无明显好转,治疗前后体征、症状无变化。

4.2 治疗1次即时镇晕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1次后即时镇晕率观察组91.7%,对照组75.0%,2组1次即时镇晕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Z=2.033,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治疗1次即时镇晕疗效比较 例

4.3 林氏正骨推拿所致咔哒声与即时镇晕疗效的相关性 见表2。经过1次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均配合医生完成手法操作,其中有32例患者经过手法治疗后均出现咔哒声响(30例有效,2例无效),还有4例患者没有出现咔哒声响(3例有效,1例无效),但经治疗后均出现明确的棘突错动感,经χ2检验,χ2=0.102,P=0.749,统计分析有响声者和无响声者疗效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咔哒声响与即时镇晕疗效无关系。

表2 林氏正骨推拿所致咔哒声与即时镇晕疗效的相关性 例

4.4 颈椎旋转手法所致咔哒声与即时镇晕疗效的相关性 见表3。经过1次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均配合医生完成手法操作,其中有27例患者经过手法治疗后均出现咔哒声响(22例有效,5例无效),还有9例患者没有出现咔哒声响(5例有效,4例无效),但经治疗后均出现明确的棘突错动感,经χ2检验,χ2=1.235,P=0.267,统计分析有响声者和无响声者疗效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咔哒声响与即时镇晕疗效无关系。

表3 颈椎旋转手法所致咔哒声与即时镇晕疗效的相关性 例

5 讨论

5.1 颈性眩晕的发病及正骨手法的镇晕机制 中医学无颈性眩晕记载,本病属眩晕范畴[6],多因颈部筋骨力学失衡所致,筋的因素包括肌肉、韧带软组织张力过高、颈椎交感神经紊乱、椎动脉硬化等,骨的因素包括了骨刺及小关节紊乱,尤其是寰枢关节错缝,导致了椎动脉痉挛或者受压所致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发作眩晕,因此,调整筋骨力学失衡成为手法治疗的关键,通过手法的理筋整复,恢复颈椎内外失衡是根本。

5.2 林氏正骨推拿手法的作用特点 颈性眩晕的治疗有许多,其中手法是关键的治疗之一,目前治疗手法有颈椎旋转扳法、定位旋转扳法、侧屈扳法、仰卧位旋转扳法等等,而林氏正骨推拿由全国名老中医林应强教授所创,从患者的治疗体位看:首先让颈椎屈曲约5°,并向左侧旋转约45°,使患者左侧颞部贴近术者胸前,将患者脊柱关节调整到最大生理限度后,术者运用此项技术时还运用自身脊柱的旋转带动患者颈椎向左向后旋转,进入亚生理区时突然加快旋转速度,迅速发出爆发力并迅速停止。从手法力学特征看:手法特点以爆发力为主,“爆发力”是指在最短时间快速发出最大力量的能力,运用它的最大好处在于能使力点作用于病变的节段,而一般手法力点容易作用于病变其他节段或作用于多节段,强调暴发力手法讲求力的收与控,具有刚柔结合的特点,和所谓的暴力有着本质区别[3]。

5.3 正骨手法治疗效果与咔哒声及棘突错动率的相关性 咔哒声往往是作为临床手法整复的标志,这种关节的扳动声响,在正常关节来说是一种关节弹响声,而在病态关节则是来自粘连组织被断开时的撕裂声或者关节错位时的复位声响,声响的出现往往仅仅代表扳动压力到位,手法成功[4],和临床疗效是否相关联,目前还没绝对的论断,有学者等通过不同手法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研究发现:拔伸下胸椎掌按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胸椎掌按法治疗;咔哒声响与即时镇痛疗效无关,和棘突错动感有密切关系。从本次研究的临床疗效也证实这一点:正骨手法所致咔哒声和即时镇晕效应没有必然联系,手法所致棘突错动感和疗效有密切关系。而且林氏正骨推拿的即时抗眩晕效应优于传统颈椎旋转手法的治疗,可能和手法的爆发力特点有关,比传统颈椎手法更加集中作用于病变节段,使病变节段处于旋转中心,使之受到最大作用力而起效。

本研究仅是从不同正骨推拿手法研究手法的抗眩晕效应和咔哒声响的相关性,主要针对一个短时间内完成的手法,观察的终点以是否出现咔哒声、棘突错动感、即时镇晕效应的出现为主,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没有明确证明所需要整复的颈椎节段是否得到完全复位,出现的咔哒声及棘突错动感是否就是所需要整复节段所发出等,目前还缺乏解剖学及影像学等细微检测分析,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相关研究。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9.

[2]孙宇,陈琪福,整理.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3]吴山.林应强筋伤学术经验撷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1-38.

[4]王国才.推拿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2-203.

[5]沈志祥,李宜谋.实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484.

[6]章波,吴飚,高荣林.调理脾胃法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10):72-74.

(责任编辑:刘淑婷)

R441.2

A

0256-7415(2016)01-0076-03

10.13457/j.cnki.jncm.2016.01.035

2015-07-20

2015年度建设中医药强省专项广东省首批省名医师承项目(粤中医函【2015】20号)

[作者介绍]范志勇(1978-),男,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及相关疾病。

猜你喜欢

林氏颈性正骨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图说
王老五破案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香港林氏总商会荣获韩半岛和平奖章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
多媒体技术在传统正骨手法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