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2016-02-15王挺挺朱红张茂华
王挺挺,朱红,张茂华
台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台州 318000
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王挺挺,朱红,张茂华
台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台州 318000
目的:观察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1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尿酸、血沉、血白细胞计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尿酸、血沉、白细胞计数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丸加味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白虎加桂枝汤;四妙丸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痛风是由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痛风性关节炎则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症反应。随着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善,肥胖、营养过剩等健康问题随之显现,痛风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从而使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若失于治疗,久则可发展为痛风性肾病,更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近年来,笔者采用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4例,其中男58例,女6例;年龄40~55岁,平均47.5岁;有痛风家族史者14例,高血压病史12例,糖尿病史者4例;有烟酒不良嗜好、高嘌呤饮食习惯60例;部位在第1跖趾关节者30例,踝关节者16例,足背者8例,踝关节及第1跖趾关节同时发病者10例。起病较急,病程为1~2周。所有患者均为无明显诱因出现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活动障碍。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1]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①主要侵犯单一关节,常反复发作,首次多为侵犯第1跖趾关节,可呈游走性;②突然起病,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红肿热痛,伴活动受限,日轻夜重;③血尿酸水平高于正常;④X线提示:骨皮质下囊肿不伴骨质侵蚀;有可疑痛风石。中医辨证符合《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3]中湿热痹阻证: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拒按,晨轻暮重,夜晚尤甚,可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且患者知情同意者。
1.4 排除标准 ①因肾病、血液病、癌症等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风性关节炎;②合并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癫痫者;③辨证不属于湿热痹阻证者;④孕妇、精神病患者;⑤不同意本临床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别嘌呤醇片,每次100 mg,每天3次,饭后服;秋水仙碱,每次2 mg,每天3次,饭后服(如有腹泻者停服)。若疼痛难忍则加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
2.2 治疗组 以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丸为基本方加味治疗。处方:桂枝、川牛膝、赤芍、木瓜各10 g,知母、苍术、黄柏、忍冬藤各20 g,土茯苓、威灵仙各15 g,石膏、薏苡仁、车前草、金钱草各30 g,甘草6 g。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2次服用。
治疗期间,2组均嘱患者食用低嘌呤清淡饮食,禁烟酒,多饮水,多休息,治疗10天为1疗程。
3 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行血尿酸、血沉、血白细胞计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体征及有无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及过敏反应等,并评价其临床疗效。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相关标准拟定。治愈:关节肿痛消失,活动如常,化验检查血尿酸正常,治疗后3月内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血尿酸恢复正常,3月内有复发;有效:症状减轻,关节红肿、热、痛减退,血尿酸下降;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化验检查血尿酸未降,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 见表2。治疗后2组血尿酸、血沉、血白细胞计数及hs-CRP血尿酸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尿酸、血沉、白细胞计数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项目血尿酸(μmol/L)血沉(mm/1h)血白细胞计数(109/L) hs-CRP(mg/L)治疗前485.16±45.16 50.73±12.87 13.50±3.56 34.45±2.08治疗后384.32±23.81①②19.78±9.50①②5.87±1.18①②8.52±3.35①治疗前483.51±48.72 48.73±15.36 12.46±7.02 37.26±1.71治疗后391.63±34.51①30.80±8.92①7.38±2.43①8.67±3.36①治疗组(n=32) 对照组(n=32)
4.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腹泻7例,恶心4例,余无其他不良反应。
5 讨论
痛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清尿酸浓度升高所致。痛风性关节炎则突出表现主要为特征性关节炎,多具有遗传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5]。本病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为镇痛抗炎对症处理,并配合促进血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药物,虽有症状缓解迅速的优点,但其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病情易反复,严重者可导致药物性肝肾功能衰竭,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中医学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属痹证、白虎历节等范畴,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则类似于中医学湿热痹。主要病机是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其多因平素过食膏粱厚味,脾胃运化失常,以致湿热内蕴,络脉瘀滞,故见关节红肿热痛,日久可致关节畸形;或兼受风寒外邪,侵袭经络,寒邪入里化热,湿热凝炼生痰,流窜肢节,阻滞气血经络,造成气血不畅,不通则痛[6]。《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因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所以痛风患者好发于下肢关节,且内侧多见。结合临床特点,本病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故选用《金匮要略》白虎加桂枝汤联合清热利湿经典方四妙丸加减。白虎加桂枝汤,原为温疟而设,因其有清热通络止痛之功,被临床上广泛应用。方中重用石膏、知母、苍术、黄柏为君,石膏、知母清气分之热邪;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入下焦;苍术主入脾胃,内燥脾湿,又散外湿,四药相伍,为治疗湿热痹证之要药。臣以桂枝通营泄卫,薏苡仁清热利湿、健脾舒筋,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取其通利诸经、利关节、引诸经湿热下行之功,从而增强君药的燥湿祛风之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燥湿祛风之功效。并加用土茯苓、车前草利湿泄浊,使湿邪从小便而出;赤芍、木瓜、威灵仙,功在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再加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配炙甘草以缓和药性、调和诸药。全方清热化湿、通络止痛,安全性好,不失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之良剂。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沉、血白细胞及CRP均有改善,且治疗组血尿酸、血沉、血白细胞改善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丸加味治疗急性痛风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周翠英,孙素平,傅新利.风湿病中西医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4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79-183.
[3]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67-6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2.
[5]谢建祥,舒小妹,赵风达.白艾痛风灵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 (5):8-10.
[6]昝瑛.四妙丸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11):34.
(责任编辑:冯天保)
R589.7
A
0256-7415(2016)01-0063-02
10.13457/j.cnki.jncm.2016.01.029
2015-10-06
王挺挺(1987-),女,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