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山绣水》教学的三重境界

2016-02-15尤旭东

中学语文 2016年31期
关键词:境界山水意义

尤旭东

《画山绣水》教学的三重境界

尤旭东

一篇文章缘何能够入选课本?一篇课文如何解读才能让学生喜欢?《画山绣水》是杨朔的一篇美文,笔者认为教学达到如下三重境界,自然就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一、山是山,水是水

课文以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评价入手,因此,解读《画山绣水》,不妨就从山水开始,毕竟,“画”与“绣”,本身就是对山水描写的一种意境。

从山水开始,意味着要带着学生领略文中所描述的山水,于是笔者着力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眼中的桂林山水形象起来?具体做法是选其中的几处美景:江上竹筏静坐老渔翁;鱼鹰捕鱼;父子岩;寡妇桥;望夫石……借助视频或者flash等教学手段,务必让山水的画面在学生的思维中生动形象起来。

这是一个教学手段运用的过程,更是一个让课文中的山水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生动表象的过程。本文的学习有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学生对文中山水的理解不能局限于课文中的文字描述,然后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构建。尽管我们认为想象是必要的,但直观基础上形成的表象更具意义,因为其可为下面的教学提供铺垫。

在这段教学过程中,笔者特地舍去了文中对山水的故事性描述(这是下一步的教学重点),而是强调山水表象的构建,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本文原本就是基于山水描述的,若舍山水而强调故事与人文意义,某种意义上类似于空中楼阁的构建,只具应试意义而不具建构意义;二是文题为《画山绣水》,本身就有强调山水的因素,因此必须重现本文的山水属性。

二、山非山,水非水

上述努力,是纯粹的基于山水的形象建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山就是那山,水就是那水。但显然这又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而应当是基础。因为只有学生心中的山水形象起来时,赋予在这些山水上的意义才会成为真正的意义。由此构建出来的教学意境是:在山是山水是水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山非山水非水。

山非山水非水,那山水又是什么?显然,是山水故事中的人!回到课文解读中,父子岩的背后是讲义气的父子,好,那就以“义气”为关键词,阐述存在于古代民众当中的一个精神纽带,此处可以稍作发散,并引导学生辩证认识义气的理性价值;寡妇桥的背后是一个纯朴的山村妇女与歌仙刘三姐的互助故事,寡妇隐喻最朴素善良且行善为民的普通妇女,而歌仙则隐喻愿意身体力行地帮助普通人民的超能力者,一人一仙,一地一天,因此还隐含着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望夫石则是对普通人民悲苦生活的真实刻画,这一故事在课文中特别具有价值,因为很多其它故事其实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景,只有这个故事真实地刻画了人们生活的不易,即课文中所说的“劳动人民斑斑点点的血泪”。

有了这样的解读,学生会发现原来山水在文中只是人的思想的一种载体。古代中国人民总是对生活充满着希望,这种希望在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时,便寄情于山水,但这种寄情并不如诗人那般诗情画意,更多的是用最普通的故事来表达心中的美好愿景。这是一种属于普通人民的文化,当然也代表着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希望。

读懂了这些,山水在学生的心中就不再只是山水,而是有着文化意义的山水了。正如同这个教学环节结束之后,有学生作出了这样的发言:老师,现在回过头来看《画山绣水》这篇课文,我发现其实不管作者写文章时是什么心情,我们似乎都能从中认识到,大自然的山水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其实就是在描写未来……还有调皮点的学生说,原来这就是你教我们作文时强调的“寓情于物”啊!

三、山水仍是山水

佛家参悟时最高的境界是“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本课的教学可有这样的可能?

这其实就有点类似于返璞归真,解读本文,需要关注课文最后的一段描述,作者说“就让这极美的江山,永久刻下千百年来我们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记录吧”,其实在笔者看来,倒不一定需要跟学生解读桂林山水故事背后凄惨的一面,毕竟这不是生活的全部。无论什么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总是苦忧相伴的,认识到这一点,即使面对生活中的苦,也不要将其视作无法攀越的障碍。

因此,山仍是山,水仍是水,普通人的生活若能以山水为喻,自然能够面对一切风雨。初中语文教学若抵达这样的境界,或可在学生的面前打开一幅更为美丽的画卷。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磨头镇初中]

猜你喜欢

境界山水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爱在一湖山水间
有意义的一天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生之意义
品“境界”
《山水》
慎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