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初探
2016-02-15刘玉珊
◆刘玉珊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艺术学院服装设计系)
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初探
◆刘玉珊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艺术学院服装设计系)
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参考的是社会的需求定位,最终要契合产业发展。服装设计具有艺术功能、工艺功能等双重特点,它不仅是物质上的产品,同时也有一定的精神产品特征体现。主要介绍了高校服装设计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分析了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策略。
高校 服装设计 学生 创新素质 策略
一、高校服装设计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意义
服装设计的实用性决定了它在课堂上的教学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也不能单纯地从理论出发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它需要紧密地与市场、企业向联合,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既能纸上谈兵,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服装教育和市场、企业的结合,最重要的是加强实践教学,这样也能够更好的检验服装教学的水平。当下,我国很多院校都已经开始了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甚至教师也要到服装设计单位去实习一段时间才能够进行教学。
加强以就业为前提的务实性教育,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是当下高校服装设计教育需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就业率是评判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当下很多用人单位都需要聘用具备工作能力的毕业生,针对这种情况,服装专业的学生应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让教学和市场对接更加严密。
二、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策略
1.明确教育方向
服装教学重点是为社会输送实用性人才,具有为社会服务的有效功能。根据当下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服装教学需要从社会需求出发,树立明确的定位目标,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教学计划与内容方法,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服装设计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所以,加强实践规模是十分重要的,它更能够体现出服装设计的特点,让教学更具有整体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知识的过程,认定为一个有序的过程,要从理解到掌握,最后是应用。在这种套路式的学习过程中,知识、情景都是一一对应的。但是,客观世界千变万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需要参考以往的经验以及背后的知识点联系。这样才能够做出合理、有效的判断,从而实现对问题的解决。
2.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
在当下的服装专业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十分重要,这也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铺垫。为了更好地避免实践和理论的脱节现象,教师要把握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接性。利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反应出服装设计的社会性与审美特性。服装设计中不仅要有一些创新和美感,重点要体会出一定的人文内涵,并且用熟练的技法和材料去表现和烘托服装设计。在以往的服装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服装设计就是一张效果图,而服装工艺就是一件衣服,将二者给区分开来,忽略了其中的内在联系。事实上,服装出现的整体效果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要消除这种教育的想法,让服装工艺和设计有机结合,传递出更加能够贴合自身审美期待的服装。学生是课堂中最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师要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一方面,要打破焦点,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转变为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育策略。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锻炼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可以更加勇敢地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3.打通企业通道
实训场地作为教师教育学生,学生接受实践技能教育的重要场所,好的实训场地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一下该行业的工作环境以及要注意的有关职业规范,尽快地适应角色转换。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学校要与企业积极建立实习基地,为校园和社会打开一个合理的通道,探索出更具有目的、新意、具有市场性、互动性的教学秩序,实现艺术和信息的有效对接。不仅如此,在服装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多多注意一些展览和表演,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让教学和社会有一种关联作用,为学生进入社会积累有关的经验。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压力的不断加大,我国的服装行业发展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服装行业的发展空间得到了开拓,与其有关的各种行业也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的信息化、市场化进一步加强,使得我国服装生存环境日渐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在高校的教学中,积极改善教育方法,融入新的教学思想,不断调整自身的教育体系,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1]喻汇.服装产业集群的集约式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西赣州为例[J].经济师,2016,(03):58-59.
[2]梁燕.服装高校毕业设计环节创新性改革探索——以北京服装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6,(04):72-77.
[3]梁莉萍.高校毕业生展示最新设计风采——第五届“石狮杯”全国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结果出炉[J].中国纺织,2016,(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