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为例
2016-02-15◆郝敏
◆郝 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为例
◆郝 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素质优良,专业基础扎实的优秀人才。研究适应于独立学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对于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是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
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目前独立学院本科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生源在专业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方面存有一定差距,与实际动手能力较强的高职高专类院校也有区别。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适应于独立学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缺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在办学之初都会依托母体院校的办学资源。母校优质的人才资源,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方法,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但同时不利于独立学院创新理念的发展,缺少符合独立学院生源特点的人才培养的理论支持。全国独立学院发展相对时间较短,没有很多成熟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可供学习和借鉴,要靠在办学实践中挖掘和摸索。
(二)缺少专业师资
独立学院的教师来自于本校聘用教师、母校教师、退休教师、外聘教师等。一些教师缺乏对本学院的生源特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方法等的研究,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程度了解不够,不能有效的展开针对性教学。虽然母体学校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熟悉所教课程架构,但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思路固定,重理论轻实践,用培养研究性人才的方式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利于独立学院人才潜力的挖掘和发挥。
(三)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仍没有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过度依赖母体学校的教学资源,导致独立学院对教学中的实践部分落实不彻底。部分课程开设了实践教学模块,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系统性和思维型的指导不够,课程设置单一化,无法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打造符合学生特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国家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的同时,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提出: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培养适应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事业单位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以创新为主,创新引领创业、创业驱动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我区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先进的创业理念,提升创业能力。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为保障,促进我院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二)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核心能力是针对社会专业领域的、能够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能力。想要学有所用,就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岗位胜任力,达到专业人才对口培养的结果。
高校应优化课程设置,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梳理和提炼,将教学资源向专业核心课程倾斜。结合专业特点,分析专业核心能力,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规划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不断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实际工作流程为导向,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培养专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三)进一步加强实践课建设
独立学院在实践课建设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具有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和适应社会需求、学术性和实用性并重的实践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中,需要建立以理论强化为基础、技术应用为核心、创新实践为导向、一专多能为特色的内容体系。
鸿德学院一直重视实践教学建设,强调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不低于总学分的40%,探索建立校内与校外、集中与分散、教学实验与课外实践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学院各专业特点,不断完善和建设校内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的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探索校企联合育人、合作育人新模式,充分发挥企业接触科技前沿的优势,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内容。继续广泛联系校外行业、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三、建立多元化发展的课程体系
(一)重视通识教育课程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非常重视通识类课程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加强思想政治、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的建设力度。引进优秀师资,丰富授课形式;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着重于学生英语实用技能的培养;将“人人有特长”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使得学生掌握终身锻炼的体育技能。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形成了一大批名师名家类课程,涉及文学、文化、历史、政治、经济、法律、健康、礼仪、口才、音乐、艺术、科学、就业、创业、沟通技巧、管理、岩画、语言等近二十几个门类,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专业核心课程
独立学院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根据社会需求去和学生实际设置课程,将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专业人才培养有重大影响、富有专业特色的那部分课程确立为专业核心课程来重点建设。增加探究式学习,优化核心课程大纲,处理好以核心课程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内外部关系。根据核心知识、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核心课程以及配套课程的设计,并明确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及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培养要求,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课程体系,制订体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合格人才。
(三)打造特色选修课程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特色课程的开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开设关于考研、就业、创业、出国、特长发展等促进学生特色发展的课程模块,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的多样性,鼓励学生继续深造,明确发展方向,摄入了解社会就业的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积极推进与通识课程,核心课程的相互结合,形成合力。
四、结语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形成、发展是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为了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性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学院就要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建构适应于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设置,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找到特色发展的出路。
[1]刘巨钦,朱健.论独立学院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J].现代教育科学,2008,(03).
[2]杨琳.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研究[D].扬州大学,2012.
[3]张丽花,严霖元.独立学院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初探[J].科教导刊,2012,(10).
[4]王杨丽.独立学院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17).
本文是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规划-独立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编号NGJGH201401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