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常态下唱歌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2016-02-15李国英
◆李国英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新桥中心小学)
中小学音乐常态下唱歌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李国英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新桥中心小学)
唱歌教学具有较大的难度,不但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日常教学中也有很多技巧需要掌握。当前,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唱歌教学的效果,基于此,对唱歌教学的误区进行简要探讨,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中小学唱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唱歌教学 误区 对策
一、唱歌教学的误区
(一)选材不当
很多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选择教材以外的歌曲进行教唱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没有从实际出发,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年龄特征,使得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进而造成唱歌跑调等结果。还有一些歌曲由于难度大,音域宽,学生不但无法掌握所学的内容,同时还会产生厌学情绪,致使学生慢慢对唱歌失去热情与兴趣。比如,“千千阙歌”这首歌,我们都知道这首歌歌词唯美,歌曲的音调与节奏都很好,但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难以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含义,这就打击了学生对唱歌的自信心,降低了唱歌教学的效率。
(二)定调偏高
良好的伴奏是提高唱歌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有些年轻的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唱过程中太过于机械化,没有考虑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变调,定调偏高,从而使得学生的演唱与教师的伴奏极不协调。比如,教师在教学“我的祖国”这首教材外的歌曲时,没有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进行降调伴奏,许多学生最后唱得声音沙哑也没有学会唱这首歌。这种牵强附会的伴奏方法,使得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学生不但没有掌握歌曲的旋律,还渐渐对唱歌产生了厌烦情绪。
(三)喊唱严重
中小学生的好胜心理都比较强,在音乐课上进行唱歌教学时,很多学生都会扯着嗓子喊,教师不能及时地控制学生演唱的力度,即使学生唱错了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使得课堂教学严重失控。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除了喊得比较高兴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收获。
针对以上中小学音乐常态下唱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几种误区,我提出了几种解决的对策。由于“选材不当”与“定调偏高”主要是教师在教学时的疏忽遗漏,因此,只要音乐教师在之后的唱歌教学时着重注意,并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就能够妥善解决。而“喊唱严重”涉及到的是唱歌教学中的技能与技巧问题,必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得以解决。下面我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我的几点解决对策。
二、改进问题的对策
(一)用哼唱来解决喊唱
哼唱分为闭口哼唱和开口哼唱。其区别就在口形上,闭口哼唱时上下唇需要闭合,开口哼唱时就是上下唇要稍打开,但两者在口腔内的发声方法基本是相同的,即喉咙要自然放松然后打开。在进行哼唱练习时学生很容易就能获得假声和混声的效果,如果教师在进行歌唱教学中让学生采用闭口哼唱和开口哼唱的交替练习,就会使学生演唱的声音逐渐变得坚实、圆润,将整个声音送往头腔,这样学生将获得进一步的头腔共鸣,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对一些旋律的喊唱问题。
(二)用小声唱来解决喊唱
小声唱是学生获得大声发声方法前所采取比较有效的方法,其在声音的统一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唱歌时不用小声唱,他们美好的嗓音也许会因为错误的大声唱歌而被毁掉。因此,音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努力降低声音,改变“喊”叫式的歌唱。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在唱歌中大声喊叫的毛病,解决高音唱不上去的问题,还能培养学生对歌唱的感情的理解。
(三)用假声唱来解决喊唱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假声唱不等同于假唱。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切理解到假声的作用,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歌曲,像是周笔畅的“笔记”中的高音“爱始终是你手中长长的线”,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细细体味歌曲中的假声唱法,体会到利用假声唱法使得整首歌更加协调。从而使学生有目的地练习这种唱法,解决喊唱的问题。
总之,在中小学常态课的唱歌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唱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认真对待妥善解决。另外,教师还要采用正确的发声训练方法,解决学生在唱歌过程中出现的喊唱现象,避免学生陷入喊唱的误区。这样进行唱歌教学不但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嗓音,还能够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能够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从而促进中小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技能与音乐素养。
[1]陈孝余.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唐莉娜.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开放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郑丽.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