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2016-02-15◆梁尊
◆梁 尊
(河北乐亭县大相各庄乡大相各庄小学)
加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梁 尊
(河北乐亭县大相各庄乡大相各庄小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努力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如何加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从介绍时空背景,引导初步感知;多种形式结合,激发参与热情;领悟歌曲内涵,形成审美能力三个方面入手。
小学音乐 欣赏教学 多元发展
一、介绍音乐的时空背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
每一首歌曲(乐曲)的形成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就时代背景来说,在抗日烽火中,产生了《松花江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样富有历史意蕴的歌曲;而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则涌现出了《歌唱祖国》《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样歌唱幸福生活的歌曲……就地域因素来说,东北民歌旋律清新明朗,节奏规整,接近自然语言形态;西北民歌语言简明洗练,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多样;而江南民歌则婉转轻盈,含蓄细腻,有别于北方民歌的豪爽粗犷……通过对歌曲产生的独特时空背景的介绍,可以为学生欣赏音乐、领悟其深刻内涵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游击队歌》(教材三年级上册)是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创作于抗日战争年代的一首优秀歌曲。它旋律流畅轻快,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了游击队员深入敌后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的英雄形象。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学生带入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岁月,引导他们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不畏强暴、奋勇杀敌的革命英雄气概。然后告诉他们,这首歌就是作者在耳闻目睹抗日军民英勇杀敌的震撼场面后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是对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一展示和讲述,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情境之中,就能使他们在音乐欣赏中充分体会到游击队战士顽强的革命意志、必胜的革命信念和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多种形式结合,激发参与热情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作品的实践形式很多,包括演唱、演奏、音乐游戏、载歌载舞等。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音乐,使他们在演唱、演奏、舞蹈中倾听、观察、思考并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参与的热情,产生学习的动力。
例如,《丰收歌》(教材四年级上册)是歌舞《丰收舞》的主题歌。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轻快并富有律动感,生动地表现了劳动人民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情景。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听录音,初步感知其二四拍的节奏。接着,让他们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感受人们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随后,笔者指导学生在乐曲声中试着表演丰收时人们欢庆的各种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领悟歌曲内涵,形成审美能力
每个音乐作品都有其别具一格的特点:从乐曲来说,或慷慨激昂,或哀怨缠绵,或婉转轻盈,等等;从歌词来说,或豪爽粗犷,或含蓄细腻,或简明洗练,等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把握乐曲、歌词的特点,通过体会动人的旋律、理解感人的歌词深刻地领悟歌曲的内涵,从而形成音乐审美能力。
例如,《我的祖国》(教材五年级上册)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它词曲并茂,是一首典型的歌词的文学形象和旋律的音乐形象高度结合的统一体。其歌词本身就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抒情诗;而其旋律的主歌是颂歌与抒情歌曲相结合,副歌部分又有进行曲的特点。整首歌节奏清晰,结构工整,速度适中,旋律雄壮。在引导学生欣赏时,我们既要使他们懂得作者在歌词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又要让他们从雄壮的旋律中感受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刚毅、豪迈、奋勇向上的气势。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实现其多元发展的目标
四、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
例如,钢琴曲《骑竹马》是一首非常短小的曲子,乐曲头尾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和弱拍上的突发强音,风趣地表现儿童骑竹为马、奔跑雀跃的欢快情景;中间部分表现儿童模拟勒马动作环顾四周的谐谑情绪。在指导学生欣赏时,笔者先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然后初听音乐一遍,复听音乐时让学生举手表示出中间部分的音乐。由于学生对音乐发生了浓厚兴趣,所以听时特别认真、细心,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1]张前.音乐欣赏、表演与创作心理分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