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效能感对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2016-02-15褚鹏飞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挫折主观幸福感

◆褚鹏飞

(中国儿童中心)

自我效能感对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褚鹏飞

(中国儿童中心)

儿童幸福感研究对儿童幸福及其终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儿童幸福感研究的根本归宿就是“一切为了儿童的幸福”,这也是教育所应担负的神圣使命。以自我效能感为出发点,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分别从儿童对活动难易的选择、在困难面前的态度、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模式三个角度研究其对于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 主观幸福感 归因理论

“儿童幸福”是一个古老而熟悉的话题,也一直是古今中外教育者谈论的焦点。从“儿童的发现者”卢梭,到“儿童中心论”者杜威,从“发现孩子”的蒙台梭利,到“儿童幸福原则”的提出者苏霍姆林斯基,从提倡“了解儿童”的赞可夫,到“以儿童为本”的“活教育”创始者陈鹤琴先生,无不指出儿童幸福对儿童成长的价值,论证了儿童时期感受幸福、获得幸福和表达幸福对儿童生活的重大意义。

随着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发展,用自我效能感理论直接解释主观幸福感亦趋向于完善。所以,笔者将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角度,结合儿童自身特点及其所处的特定环境,阐述自我效能感的功能在不同情况下对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主观幸福感

目前,大部分国内学者依然沿用1984年Diener的定义,即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参数。基本特点是:其一,主观性,以评价者内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其二,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其三,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

(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解释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学理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功能:其一,它影响着人们对活动难易的选择。其二,它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其三,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二、自我效能感对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一)活动难易的选择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即使自己的决定不被认可,但儿童时时处处都不得不做出决定,怎样行动以及持续多长时间。儿童倾向于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超过其能力所及的任务和情境,而承担并执行那些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干的事。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强信息源来自于个人亲身获得的成就。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遇事能够冷静的处理,乐于迎接紧急情况的挑战。

这与我们的切身体会一致。但只有那些有一定难度,又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后达到的成就对提高自我效能感贡献较大,完成后的幸福感最强。任务太易,轻易完成,或是任务太难,侥幸完成对自我效能感影响不大。

对于自我效能感高的儿童来说,当一项任务完成时,他们会将该件任务视为自己所取得的一项成就,认为自己有能力,这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为个体带来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加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影响主观幸福感。当任务进行途中遇到失败和挫折时,他们会将失败和挫折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然后继续努力直到克服了失败和挫折取得成功为止。这同样会给个人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即使最后任务没有得到完成,个体也不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的能力。对于先前已经具备很强自我效能感的人而言,偶然的失败不会影响其对自己能力的判断,他更有可能寻找环境因素、努力不足或策略方面的原因。这样,失败反而能提高其信念,因为他想到,改进后的策略会带来将来的成功。而对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来说,则恰恰相反。

(二)面对困难的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效能判断决定着儿童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将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敢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困难面前则常常退缩、胆怯、轻言放弃。

我们都知道,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个体有着两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寻求办法去克服困难;另一种则是面对困难常常退缩,轻言放弃。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困难,长期的低自我效能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导致个人在面对困难时焦虑、害怕、不安,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降低幸福感。

我们在学校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儿童在学习时毫无动力,缺乏进取心,遇到挫折时倾向于放弃,乃至对于力所能及的任务也往往不能胜任,正是由于以往的挫折经历,他们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他们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其实不仅仅是在学习中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自暴自弃也会形成习得性无助,个体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因而不再指望自己成功。

(三)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与环境作用时,会过多想到个人不足,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严重。这种思想会产生心理压力,使其将更多注意力转向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而不是如何有效地运用其能力实现目标;有充分自我效能感的人将注意力和努力集中于情境的要求上,并被障碍激发出更大的努力。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着一个现象叫做自证预言,意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自己不行的原因,并不是来自于我们所经历的种种挫折以及失败,而是经历了这些事件之后我们所产生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压力,影响着我们的自我认知,于是对自己的能力、意志力等个性品质产生了怀疑。往往这种怀疑会使我们尽量的回避与外界接触企图减缓自卑的压力,时间长了,这种逃避心理会使我们遇到事情不敢积极面对,而只是消极退缩,而这种退缩正好验证了自己一开始的“预言”——我不行。与这种类型的个体相反,高自我效能感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是积极的,面对事情时往往会付出更大的努力来控制情境,通常他们能更高的面对压力,生活也更快乐。当个体对于自身的生活有着积极的预言时,他所想的就是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做出更多的决定,在这个积极的期望下,他努力的寻找机会和信息来达到自己的期望,并因此获得积极地情绪体验。

三、提高儿童主观幸福感的路线探讨

1.亲近自然

大自然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作用,孩子年龄愈小就愈需要和大自然在一起,因为儿童教育以具体、形象的感性教育为特性,儿童在自然环境中玩耍和游戏能够提高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于提高儿童的自我效能感有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与自然亲近的过程尽管缓慢,但是变化显著,研究发现,亲近自然能够提升孩子的情绪状态,增加韧性,降低压力水平。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去探索自然,克服孩子的恐惧心理,与大自然做友善的互动,家长只要陪伴、倾听并与孩子一起分享,而不是去教导孩子这是什么东西,让孩子主动的去探索和发现,由此来获得自信和积极的情绪体验。

2.使用积极的评价方式

赫尔巴特说过:“通过应得的赞许给儿童以快乐,这是训育的出色的艺术。”一件小的事情,大人可能会觉得相当容易,当看到孩子笨手笨脚时,心急的大人一般都会代劳。这样做不但会使孩子越来越有依赖性,而且会使孩子没有自信,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相反,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引导和帮助孩子做好这件事情,用积极的方式评价,下一次,他会表现得更加出色,尽可能帮助儿童发现自己的优点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对于孩子的自信和自尊的建立是极其有利的。

3.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生活中如何让孩子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如何帮助儿童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需要家长和我们的幼儿教育共同努力。当孩子遭受失败和挫折时,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挫败过程中哪怕一点点的成功并加以表扬,给孩子以自信;接着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最后对孩子进行激励,希望他下次做得更好,让孩子在明白自己不足与差距的同时又不乏自信和勇气。当孩子遇到挫折后,使孩子学会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自信和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自寻幸福的本能。这样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4.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与信任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回事,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爱则是另外一回事。让孩子感受到、听到、看到、接触到爱和信任的存在,是培养孩子幸福情感的一部分。事实上,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依次建立两个层次的幸福感受:第一个层次,是坚信父母对自己的爱,相信父母会永远无条件地爱自己。儿童喜欢父母经常向自己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爱。第二个层次,是得到家人的信任。信任一方面是对孩子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对孩子认识上有了变化,承认孩子是不断进步的,这种爱和信任,会让孩子感受到自身价值的体现。真正的幸福是是内心的快乐,因此,父母要随时随地让儿童感觉到父母的爱和信任,做个永远快快乐乐的孩子。

5.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

需要是人性所包含的内容之一,如何满足主体的需要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需要产生于缺失。即人只有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并且在渴望满足的体验达到一定强度之后,姗姗来迟的满足,才能有效地引起最佳的满足体验。因此,在教育中应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而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执,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幸福是一个古老深邃的话题,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看法不同,不同的因素对幸福的影响也不同。我们对儿童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的最主要目的,不在于单纯描述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相关性,而是希望探索儿童提升幸福感的可能途径,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和整合有限的资源为孩子谋幸福,让教育真正成为儿童幸福的来源。

[1]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重庆大学学报,2006,(04).

[2]自我效能感与习得性无助.

[3]郑雪,王玲,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人格特征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

猜你喜欢

挫折主观幸福感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Holism in Education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挫折使我更坚强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挫折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