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阅读须“内引”“外联”

2016-02-15浦培根

中学语文 2016年28期
关键词:赤壁赋苏轼文本

浦培根

深度阅读须“内引”“外联”

浦培根

新课标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学,“读”占螯头,而阅读是有不同层次的,高中阅读教学应当在深层阅读的研究上下功夫。

深度阅读,这是相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浅表化现象而言的。所谓深度阅读,笔者认为就是让学生透过文本文字符号的表层意义,与文本展开多重对话,在阅读的广度上感受文本的文化意味,在阅读的深度上探究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点,从而获取丰厚的知识与学养的阅读过程。

其实再完美的书本,充其量只是语文教学的一半,语文教学的另一半天地在书外。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新课标特别强调:“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此,我们不能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薄薄的书本中,“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借助“内引”(内部语境)和“外联”(外部语境)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触模到文本深层的脉搏和灵魂。

《后赤壁赋》是苏教版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的一篇基本阅读篇目,表现了苏轼在特定历史景观中思想的突围与灵魂的升华。其境之明暗,其情之悲喜,其理之通塞,呈现出一种不可企及的美,同时也给学生的阅读增添了障碍,尤其是结尾段鹤化道士的情节,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其深意,而这恰恰是苏轼思想、态度和情感的肯綮之处。

文本阅读“不应是静止的、复现的‘镜式反映’,而是结合了自己的独特体会后的一种重新构建。”①如果只是顺着作者文思通读课文,直觉课文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那么其理解还是浅层的。阅读教学需要尊重课文原形,尊重作者文思,重视学生的原生态阅读,重视学生对课文的初始印象和原始理解,但更需要超越课文原形的思维轨迹,或拓展加深,或反思匡正,向纵深处多角度地发掘,做出有深度的阐释和评价。为此,在教学《后赤壁赋》时,宜借助“内引”,即注重把握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现实语境,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心雕龙》)。还得借助“外联”,能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联系、发展的观点进行延伸拓展,综合评价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在一般性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把握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重点句,突出理解文本背后展现出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怀和文化现象,体悟苏轼在黄州贬谪期间悲愁苦闷、寻求解脱的复杂思想感情。

《后赤壁赋》开篇通过主、客、妇三方的对话,写良宵、美酒、良朋、贵宾、佳肴四美已具,自然乐在其中,游兴遂起,为复游赤壁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段乃是全文重心,登上赤壁,作者欢乐情绪悄悄地向忧伤悲恐情绪转变了,由最初的“顾而乐之”转向稍后的“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作者悲从何来?本段有两个关键词,值得好好玩味。

一是“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从字面上看,从作者初游赤壁的七月份到现在复游赤壁的十月份,由于秋冬季节的变化,江山的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巉岩、蒙茸、虎豹之石、虬龙之木、栖鹘之危巢、冯夷之幽宫。景物色彩由秋季的明朗清丽、平宁悠远转为冬季的阴暗压抑、险峻肃杀,时变景迁,江山改容,客观环境难免让作者触景伤情。这就是“内引”,但对文本的解读如果仅局限于此,那么不免失之肤浅。为了准确把握文本的深层含意,应让学生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内层”,在“内引”的同时还得“外联”,研究与文本有关的背景资料是行之有效的 “外联”方法。如果我们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六十万,宋神宗也抑郁而死,大宋从此一蹶不振,美好江山,满目凄凉。不难发现,此处曲笔双关,寓情颇深,截然不同的景物使作者对世事转瞬变迁感慨不已,自然悲由心生。可见,指导学生多方去搜寻与文本所描述事件相关的大背景,可以通过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感悟。

二是“盖二客不能从焉”。此句常常为我们所忽略,其实颇有深意。作者用意何在?同样需要借助“外联”的方式,首先指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包括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其次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量,引导学生把一个独立的文本放到一个更大的参照系中,进行拓展延伸,就作品的意蕴进行多维和深度的解读,真切感受苏轼在特定背景下的情感状态。《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惨遭折磨,后多方营救,被外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阴森恐怖的景物让苏轼联想到自己所处的政治环境,风雨飘摇中的江山社稷让苏轼联想到自己一生大起大落。更可悲的是,出游前凑趣的友人并没有随他一起上山。此时此刻的孤寂,与下狱乌台,贬谪黄州,政治压抑,精神寂寥的处境是何其相似。这样的生命体验,只属于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也无法分担。这种状态,正是苏东坡在黄州真实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已在他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答李端叔书》)。此次游览又给苏轼增添了一份无人相伴之孤独,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政治上的孤立无援,精神上的孤苦无告。悲哀无法抑制,于是“划然长啸”,回应他的只是山谷,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

金元浦教授认为:“某一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一个万古不变的常量,而是一个多样性阐释的群集,一个有着众多变量和参数的模糊性群集。”②阅读教学应该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注重阅读思维方向的深刻性和链线性,鼓励学生从自己已有的阅读积淀和情感积蓄出发,在阅读的消费和再生产中逐步成长。

文尾夜逢孤鹤、梦会道士的情节,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更需要借助“外联”,对文本作拓展探究,需从鹤这一传统意象入手,结合儒、道、佛对苏轼的影响加以分析。

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具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夜逢孤鹤含蓄地传达出作者企图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

其实这种思想的产生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可分。纵观苏轼的一生,他尊崇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世之志”(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抱负远大,“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沁同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南》),但苏轼早年也接受过道家思想的影响,入仕后,每当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意,特别是遭受新党的排挤和乌台诗案的打击后,仕途的艰险便使他从老庄思想中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自我安慰,自我疗伤。所以,在夜逢孤鹤的基础上,苏轼又以浪漫的想象写梦中与道士的邂逅、对话。作者内心苦闷,只好在“梦鹤幻境”中,借道家“羽化升仙”来得以解脱,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他独特人格的形成有赖于他面对逆境时的独特态度: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超然于世俗之外,轻视有限时空的态度,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他执着于朝廷,执着于自我的理想与抱负,同时又在受挫折后向往旷达,不为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这其实就是作者出世隐退与入世进取、儒家与道家思想的矛盾交织的反映。“奉儒家而出入佛老”,形成了他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在这里,是否突围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苦苦挣扎在出世入世之间,竭力寻求超越解脱,试图回归平静的苏轼。

结尾以“不见其处”戛然而止,留下了无限的空白,启发人去思索这“空”背后的内容与意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突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轼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有“人生如梦”的空幻感。“东坡先生贯通内典(即佛经),尝赋《西江月》词云:‘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清夜录》)梦境之后的这种巨大的空无失落和无所寄托之感正是作者内心的悲愤无法排遣,“无处话凄凉”的真实写照。

文本中经常有一些令人费解和感到困扰的细节,“如果把它们放在文化背景中去透视,就会一目了然,得到正确的解释,有助于开掘文本深层的思想、文化、美学的底蕴”。③反之,他只能看到文本的表层现象,就无法触模到文本深层的脉搏和灵魂。为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妨指导学生读一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莫砺锋的《漫话东坡》和余秋雨的《山居笔记 苏东坡突围》,阅读程度愈深,阅读感悟就愈多,阅读所激发的思维就越活,阅读的发现价值就越高。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正如金圣叹所言:“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这正是苏教版教材在必修中选录《赤壁赋》后,又在选修教材中选录《后赤壁赋》的良苦用心。

前赋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引发了作者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感慨,联想到“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之悲;最后以“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求得精神上的解脱达到豁达超脱的境界。情感变化表现为乐—悲—乐。而后赋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行歌相答),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物而悲 (予亦悄然而悲),再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最终归之于空(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情感变化则表现为乐—悲—空。读《赤壁赋》应将前后两篇赋结合起来看,才能清楚地把握苏轼思想情感发展的脉络,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作者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比较带有聚合和发散的性质,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异文参较,这是拓展性阅读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借助“内引”和“外联”,让学生由此及彼,产生联想,认知从单一、浅显提升为系统、深刻,对深度阅读将大有裨益。

①张韡珺:《培育生成,激发课堂生命力》,《新华教育导刊》,2010年第4期。

②金元浦:《文学解释学——文学的审美阐释与意义生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③刘方:《文本解读“四重奏”漫谈》,《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0年第9期。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赤壁赋苏轼文本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从善如流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苏轼“吞并六菜”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苏轼吟诗赴宴
苏东坡《前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