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说教学中“主问题”的设置
2016-02-15张欣
张欣
例谈小说教学中“主问题”的设置
张欣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阅读教学中的小说阅读,同样需要这样一个支点,用它去撬动文本、撬动课堂、撬动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恰当的“主问题”,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四两拨千斤的支点。
但日常的小说教学中,教师们常常忽略寻找这样一个理想的支点,课堂上零碎、无序的问题满天飞,学生或无暇思考、仓促作答;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这种连珠炮似的提问,让学生应接不暇、苦不堪言,同时更肢解了小说文本,破坏了小说阅读的美感,阅读效果当然是低效的。
我们是否可以回归小说文本的特质,依循小说文体的主要特征来设计主问题呢?下面,笔者以《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和《智取生辰纲》为例,谈谈在小说教学中如何寻找语文课堂的支点,设计主问题。
一、从人物入手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抓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来设置主问题,自然能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其主要人物孔乙己,这一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更是被鲁迅先生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曾抓住孔乙己的“一双手”切入文本,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受黄老师的启发,我引导学生围绕“孔乙己的姓名”这个问题来进行教学。下面就是我和学生的讨论简录。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后,谁能告诉我孔乙己叫什么?
生:当然叫孔乙己了。
师:是吗?请大家再仔细看看。
生:不对,不叫孔乙己,孔乙己不是他的真实姓名,只是他的绰号。
师:按理说,孔乙己应该有个名字,因为他是读书人,读书人是一定要有名字的。别的不说,考试时必须要用到的。但是,现实情况是大家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这是为什么呢?当时的人们为什么叫他孔乙己?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好好探讨。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看看能否从孔乙己的名字背后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生:孔乙己没有真实姓名,说明他地位低,和那些短衣帮一样,只是一个在别人眼里的符号,没有人注意他,他只是人们取笑的对象。
生:说明他在人们心目中没有一点地位,谁都不会去关注真实的他,他就是一块可有可无的笑料,书上就有这么一句话: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生:我觉得当时的人们根本不重视孔乙己。我看了书下的注释,知道了孔乙己名字的来历。别人随便从旧时通行的一种描红纸上给他取个名字,可见他不被重视,甚至说有戏弄、侮辱的意思。
生:我觉得这个名字还可以说明孔乙己很迂腐,因为他平时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可见他的迂腐。所以大家也给他取个似通非通而又带点古味、酸味的名字。
生:那些有钱的人如果不知道孔乙己叫什么还情有可原,而那些短衣帮也不知道。按理说孔乙己应该是和他们地位同等的,而他们却也不知道,可见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和人们的冷漠。
生:我觉得大家都不知道孔乙己的真实姓名揭示了社会的冷漠。一个读书人,考了多少年没有考取,落得个穷困潦倒,本来应该值得同情的、关心的,但是在他周围的人不仅没有同情心,反而是取笑,揭他的伤疤,甚至连他的真实的名字都没人知道,可见社会的冷漠,人情的薄凉。
师:同学们思考很有深度,孔乙己没有真实的姓名正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通过一个名字看到了孔乙己低下的社会地位、迂腐的性格、可笑的灵魂,看到了一群人的冷漠麻木、一种制度的畸形,看到了一个社会的悲哀,这就是孔乙己,这就是孔乙己没有真实的姓名的原因。
这堂课从小说的主要人物入手,围绕了“孔乙己叫什么”一个主问题,师生互动、层层剥笋,如庖丁解牛,由姓名走近孔乙己这个人物,孔乙己迂腐、自命清高的性格,社会的冷漠、世态的炎凉、科举的毒害,无不在这一主问题的牵动下,逐一浮出水面。
二、从语言入手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老舍先生说过:“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的情感,只能通过最妙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关注小说人物形象的同时,还应关注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来塑造人物的独特形象,表达人物情感的。
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可以说是惟妙惟肖,于是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就重点引导学生去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语言,从而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要反映的社会现实。为此,我也只设计了一个问题。
师:同学们,当一个贫愁潦倒的于勒出现在船上,出现在我们一家人面前时,我们一家人各自有怎样的表现呢?他们的表现分别表现了各自什么心理或者性格呢?请结合具体的语言谈谈。
生:“父亲突然好象不安起来,……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这几句主要是通过神态动作描写,特别是“瞪着、苍白”等等几个词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此时的不安、紧张的心理。
生: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这一处主要是通过传神的神态、语言描绘出父亲此时极度失望、难过的心理。
师:母亲的表现又如何呢?请结合文中的语言继续说一说。
生:我从“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一段文字可以看出母亲此时极度失望、气急败坏的心理。特别是“暴怒”这个词生动表现了母亲由美好的幻想突然跌到了冷酷的现实,仇恨瞬间由心底而生的心理。
师:同学们请注意,在这段中母亲对于勒有两个称呼“贼、讨饭的”,在此之前父母亲是如何称呼于勒的呢?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
生:以前是“好心的、正直的、有良心的”。称呼的变化主要是看于勒有钱没钱,这表现了父母亲的自私、唯钱是图。
师:那么“我”的表现呢?
生:“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通过“我”仔细看叔叔的手、脸和心里的默念可以看出我对叔叔的同情。
师:“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样写是不是有点重复?为什么?
生:不重复,这是强调叔叔与我家的血缘关系,“我”对亲情的呼唤,对叔叔的同情,对父母亲做法的不满。
生: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师:这是十个有温度、有亲情的铜子啊!结局如何呢?
生:我们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本节课学生在品味语言这一主问题的引导下,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外貌等,从字里行间读到了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理解了那个社会的世态,明白了金钱在那个社会里的作用,听到了作者对亲情的呼唤。扣住语言来设计的主问题,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体会作者要反映的现实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从情节入手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孙犁先生曾说:“小说的情节,就像人体的脉搏,它表现着作家和作品的健康和气质,从总的方面看,整个的情节就是作品整个的生命”。对于篇幅较长、故事性较强的小说,我们则可以抓住故事的情节来设置主问题。
《智取生辰纲》一文记叙晁盖等人截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故事情节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明写护送队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在执教这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晁盖等人为什么能成功劫取生辰纲?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读书,十几分钟后,学生说出了好几条很有价值的理由:
生:我认为他们智用了天气。因为天气热,为后来的厢军到黄泥岗休息买酒喝解渴做了铺垫。
生:天气热他们却不按正常的作息时间避温就凉,这就为后来的杨志和厢军、老虞侯的矛盾埋下伏笔。
师:这样热的天气,如果在下午三点左右走,谁都受不了。是火热难耐的天气帮助了他们。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生:老虞候、厢军和杨志之间的矛盾也是生辰纲被晁盖等人智取成功的原因。
师:他们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呢?
生:我以为是杨志急于求功。他感恩于梁中书的救命与提携,想干脆漂亮地完成这趟押送生辰纲的任务。所以他不顾这些挑担人的感受,不能深切体会这些人所受的罪。杨志是老江湖,他懂得如何行路,但是这些挑夫不懂。而杨志脾气火爆,他只知道强行要求这些人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如果不听,轻者责骂,重者藤条抽打。虽然后来证明杨志的要求是对的,但是在那时很难有人能理解。
生:我认为梁府的这些人从心底里根本没有看上杨志,对杨志缺乏必要的信任,包括梁中书在内。因为杨志是一个死囚犯,被梁中书从牢狱里放出,只是为了利用他来押送生辰纲。杨志不是官府的人,不是有来头的人。这些人都在梁府里呆了多少年了,特别是老虞候,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罪,也从来没有人在他面前指手画脚。所以,杨志对他们吆喝的时候,他们从内心是不服的,于是杨志与他们之间的矛盾必然产生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你们之间可以再进行讨论。
生:晁盖他们智取的地点选得好。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岗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黄泥岗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可见,晁盖、吴用他们聪明,技高一筹。
师:我补充一点,杨志和老虞候等人的矛盾在黄泥岗达到了白热化,并开始爆发。矛盾的结果只能是杨志的妥协,杨志的妥协成就了晁盖等人。
师:杨志也很聪明,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生:杨志就一个人,而晁盖这边七个人,他们齐心协力。七人的智慧要比一个人的智慧高。再说,吴用本身就是智多星。
生: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生辰纲是不义之财,都是靠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谁都希望能再回到老百姓的手中。
师:说得很好,这是当时老百姓的愿望,也是作者的愿望。其实就是官逼民反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一个本质的原因。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晁盖等人能成功取得生辰纲的原因。
在梳理小说情节中了解双方人物智慧碰撞的同时,学生的智慧也在课堂中激荡,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真正体会到了阅读和探究的乐趣。无需教师多言,学生在这一主问题的引导下,理清了故事的来龙去脉,了解了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题,在热烈的、兴致很浓的交流氛围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一一突破了。
综上所述,紧扣文本的特质,依循文体的主要特征来设计主问题,这一问题也就具有了高度凝练性、概括性、贯穿性,围绕主问题所进行的思维就有了整体性、条理性、深层性。或许,一个问题不能面面俱到地对文本进行解读,但这样的问题不仅能把整体美还给文本,而且对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对不同文体的阅读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作者通联:江苏徐州市第三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