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

2016-02-15李艳华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情境思维数学

◆李艳华

(河北省承德县仓子乡中心小学)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

◆李艳华

(河北省承德县仓子乡中心小学)

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数学课堂 教学创新 新课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欲。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和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学到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按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的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的情况,是采用调查和收集数据。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哪些呢?”对此,学生可以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深入讨论:你这些解释能作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用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个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地明显的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休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鼓励他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要求课堂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努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数学素质在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全面、有效地发展。

猜你喜欢

情境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