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涅高兹钢琴教学中的教育思想初探

2016-02-15谢天翊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

谢天翊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涅高兹钢琴教学中的教育思想初探

谢天翊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驻马店463000)

摘要:涅高兹,前苏联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前苏联钢琴演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其音乐教育思想重在强调文化素养在音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强调先“做人”,而后再学习钢琴技能;强调让学生在对理解艺术形象的基础上演奏钢琴作品。涅高兹反对不切合自身实际演奏高难度的作品,倡导学生在感受音乐的魅力中实现钢琴演奏从量变到质变。

关键词:涅高兹;音乐教育思想;钢琴教学

作为前苏联钢琴教育领域中的“音乐诗人”,涅高兹(1888—1964)对后世音乐教育及钢琴教学影响深远。其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视野,完善和丰富了他在钢琴教学中的音乐思想。

一、涅高兹的音乐教育思想

涅高兹是前苏联钢琴学派的创始人,其音乐教育思想是在钢琴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完善的。涅高兹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强调音乐教育与“做人”教育相结合

涅高兹认为: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才能做音乐家,最后才能做钢琴家。他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塑造要远远重要于纯粹的钢琴演奏[1]。涅高兹正是从自身钢琴艺术实践中,不断将音乐与文化、艺术与技术进行融合,才得以形成钢琴教育的丰富思想。涅高兹将音乐教育与对人的塑造直接关联,强调人格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意义。

(二)强调钢琴教育要考虑天赋,因材施教

涅高兹强调,对于一名钢琴家,既要有大量的努力和训练来提升自身的钢琴“技术”,同时,还要有几乎不需要努力就能操纵音乐灵感的天赋[2]。音乐教育与人类文明关系紧密,对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教育实践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先天禀赋不足的情形。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培养好每一个学生,并非取决于教育方法,而是取决于某种基于文化的更有力的东西,即生活。涅高兹注重音乐教育与学生天赋的关系,尤其是在钢琴教学中,对于不同天赋的学生区别对待,选择不同训练强度和难度的作品来适应学生。

(三)倡导文化修养与技能训练并重

钢琴教学必然需要渗透技能训练。对于学生来说,弹奏技巧的学习是必要的,特别是钢琴演奏技能是需要苦练来完成的。正因为如此,很多钢琴教育者一味强调技巧+苦练,忽视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更未能认识到必须进行学生艺术文化修养的提升。涅高兹从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将技能训练作为钢琴教育的内容之一,强调音乐与文化的融合。要实现这一点,必然要从学生的文化素养上,特别是从中西方文化交流、学习中正确解读音乐作品的思想,如:通过学习诗歌、绘画、戏剧、历史等知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为准确呈现作品的音乐魅力提供文化支撑。

(四)强调音乐教育与艺术形象相融合

乐符是抽象的语言,而音乐作品却是有情感的。任何一部音乐作品,在演奏过程中都要渗透音乐情感,都要表现不同的艺术形象。涅高兹作为钢琴演奏家,在钢琴演奏及教学中始终坚持对艺术形象的把握,从作品的形式、内容出发,梳理作品的思想与情感。涅高兹一再强调民族音乐与钢琴教学的融合,强调在学生的情感共鸣中激发其钢琴演奏的节律感。

(五)倡导学思结合,突显学生的主体性

涅高兹在钢琴教学中提出学思结合,既要注重钢琴教学的实践性,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训练和实践。涅高兹强调:很多家长用尽各种办法让孩子成为钢琴家,或许会成功,但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快乐;如果失败了,则对于家庭、对于每一个父母来说,牺牲了很多,给孩子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钢琴教学要唤醒学生的音乐热情,满足学生在音乐实践中的成功诉求,当学生能够自主地带着探索欲去演奏钢琴时,其对钢琴的理解和感知将是丰富的、快乐的,这也才是钢琴教学良性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涅高兹将音乐教育思想渗透在钢琴教学训练中

涅高兹的钢琴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作品分析,提炼音乐形象

涅高兹对于钢琴教学重在对作品内容、结构的分析,从和声结构、复调结构及作品细节分析,让学生从中理解作品演奏的特点;注重将弹奏技术与作品表现力进行统合,使学生升华对作品艺术形象的挖掘和体验;建议多采用民间旋律来训练基本技巧,让学生从中发挥耳朵、眼睛之间的配合效应,从而提升钢琴演奏素养。

(二)注重教与学的有机融合

钢琴学习是师生合作的过程,涅高兹常常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演奏中的问题。涅高兹强调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目标性,用不同的教法启发学生,强调钢琴演奏表现力,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信心。

(三)选择适合学生的曲目

涅高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水平一般的学生乐于挑战高难度的演奏曲目,最终“既折磨了自己的情感,也折磨了他人的聆听”。他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好体验。对于高难度作品来说,花费太多的时间却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不愉快[3]。钢琴教育与其他艺术学习具有一致性,都是从对一个个难点的突破中逐渐提升技巧的。需要强调的是,在钢琴教学中,训练曲目要与学生相适应,要遵循学习的客观规律,不断累积,由量变到质变。

(四)钢琴训练要把握节奏

涅高兹在钢琴教学中提出:对于一部作品,要想成功地演奏,必然把握多种要素,而节奏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节奏是一个曲目的基本内容,对于节奏的理解和运用,往往关系到整个曲谱的训练效果。涅高兹建议学生,对于作品要像指挥一样把握节奏,要将作品从头至尾指挥一次,就像是在欣赏另一个演奏者的弹奏一样,从每一个细节来把握,理解音乐本身的艺术特征,最好先用慢速弹奏,在训练中欣赏每一段曲谱的旋律。

(五)注重培养学生信心

涅高兹格外注重演奏训练中学生信心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在训练中弹错音、手臂不放松、多余动作、力量悬空等问题的出现,都是学生信心不足的表现。让学生树立信心,才能解决技术训练中的问题。对于学生信心的培养与技术训练的关系,他认为并非否定技术训练的重要性,而是在于强调学生要强化自信。

三、结语

涅高兹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在钢琴教学中的艺术实践,为我们打开“音乐”与“教育”之门提供了有效途径,也让我们从中领悟到钢琴教学与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他曾经谈道:对于音乐教育家来说,学习是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有效方法。学习的知识越广泛,对事物的理解越深刻,其所获得的理智和道德力量就越强大。涅高兹作为钢琴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立足于钢琴教学,努力探索钢琴与教育、音乐与文化、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融合关系,为我们提供了钢琴教学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金茗.在音乐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中审视钢琴教育——涅高兹音乐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4):174-176.

[2]朱振坤.俄罗斯钢琴学派对我国钢琴教育的影响探究[J].艺术教育,2016(2):104.

[3]梁宏亮.涅高兹钢琴教学艺术体系的基本架构探析[J].黄河之声,2014(17):47-48.

[责任编辑:方艳]

收稿日期:2016 - 03 - 15

作者简介:谢天翊(1985—),女,河南驻马店人,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811(2016)02-0089-03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Heinrich Neuhaus’s Thoughts on Piano Education

XIE Tianyi

(Zhumad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umadian 463000, China)

Abstract:Heinrich Neuhaus was the famous soviet pianist, educator and founder of Russian piano school. He emphasized the positive role of culture in music education, and regarded an excellent pianist should be a virtuous person first. He encouraged students to feel the charm of music and play the piano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artistic image in music works. Furthermore, he insisted that students make progress by practicing the pieces adapted for them and avoid choosing the hard ones beyond their ability.

Key words:Heinrich Neuhaus; thought on music education; piano teaching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
高校钢琴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探索
认知心理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大学钢琴教学中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钢琴教学中手指能力的培养分析
因材施教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