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古筝教学改革

2016-02-15◆刘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音阶琴弦古筝

◆刘 丽

(辽宁省铁岭市信息工程学校)

浅析古筝教学改革

◆刘 丽

(辽宁省铁岭市信息工程学校)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古筝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慢慢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但在古筝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若不加以改进,古筝之美终会被更多音乐文化之美赶超。针对当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提升古筝教学质量。

古筝教学 问题 改革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其风格特色自成一体。古筝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其五声音阶的有序排列,这五声音阶的排列虽成就了无数名曲,但也是阻碍其向更宽广的音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古筝音域是五声音阶的,不能更加完美地将现代流行音乐的十二平均律所拥有的完备伴音体系展现出来。同时,在现代古筝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教学问题,需要我们去共同探讨解决。

一、古筝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古筝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师资的短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压缩授课学时,增大教学容量,导致没能达到充足的训练学习时间,这样就造成了学习质量受到影响。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这样的安排显然存在问题,无法合理的起到教学作用。其中,学生文化课与专业课水平参差不齐也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在两者之间,许多学生往往有所偏颇,难以两全其美。考试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有时由于考试人数众多,为了压缩时间,常常采用一人一曲的考核方式。这样会导致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盲目追求炫技,进而形成不良风气。就以上的不良现象,究其根本,其实是急功近利,对艺术与教学的曲解造成的。

二、古筝乐器的优化

为了能使古筝本身的性能更加高,音律更加齐全,古筝艺术更进一步与世界音乐文化接轨,第一,乐器品种推陈出新。古筝从最开始的诞生,到现在的不断完备,无不是经过一代代古筝艺术家的认真推敲与研发而成。在当今音乐发展盛繁,多元化的时代,古筝的改革与研发,更是刻不容缓。因此“新筝”不仅需要在保证五声音阶的前提下转调自如,更需要具备七声音阶,以达到完美演绎十二平均律的目的。不容置疑的是在以后的音乐圣坛里将会出现更多复杂的音律,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古筝技师及艺术家们用更多的精力去发掘造就更完善的乐器。

第二,琴弦的多样化。对于琴弦的改革不能只局限于其的弦数与长度,更应该着手于改革古筝琴弦的材质。古筝弦数的增加与长度的改变虽然能够使古筝的表现力发生巨大的变化,使音域得到更好的扩张,但是其音色与音质的变化却是微乎其微。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古筝的音色与音质,应该尝试用更多的材质来做琴弦。

三、古筝教学的改革

第一,教学方式的改善。由于现在学习古筝的学生年龄段相差较大,且学习程度也各不相同,就需要因人而异的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例如,针对小学生古筝学员,应该多以耳熟能详的儿歌作为曲目的练习重点,以便增加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针对青少年古筝学员,应该以考级曲目作为大量训练的基础;针对成年古筝学员,就应该多以流行乐曲的曲目作为练习的重点。传统的古筝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没有太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传授古筝教学时,应该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多一些灵活的小组课,集体课和实践课等,这样不仅能激发学员们学习的热情,还能提高学员们演奏的能力。

第二,教材选用的改善。一本好的教材往往也是传承古筝文化艺术美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方面既要选择传统的古筝曲目,也要选择体现古筝不断发展的新曲目。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才有利于扩充学员们的知识面,才能更好地活跃艺术氛围。现在市场上古筝教学教材良莠不齐,如果选择不恰当很可能会带入误区,后果难以想象。由浅入深,选择适合自身掌握情况特点的教材,激发兴趣,才能稳步提升。

第三,提升对民族音乐的重要性认识。在古筝教学中,民族的音乐教学强化,让学生对优秀的音乐文化更加了解,从侧面促进对古筝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通过自己不断地处理练习处理,理解乐曲,在力度、速度、情感上有所突破,达到标准。

四、结语

古筝是的弘扬与传承不是一朝一夕,因此,“坐客满庭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古筝艺术也是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去完成的。音乐的学习必须遵循规律,不可冒进,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探索出古筝教学中一条全新大道。

[1]谢芳.古筝演奏及教学中的动态律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02):98-101.

[2]张维.浅谈高校古筝专业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2008,(06):152-153.

[3]刘畅.成人古筝教学之我见[J].大众文艺,2009,(03):142-143.

猜你喜欢

音阶琴弦古筝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关于古筝教学评价构建的一些思考
第一次弹古筝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
翻译的书与翻开的局——纪念《论各民族的音阶》翻译三十年
额头上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