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创造之花开满音乐课堂
——议创造教育思想对小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2016-02-15刘晨曦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陶行知小鸟音乐

◆刘晨曦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南丰小学)

让创造之花开满音乐课堂
——议创造教育思想对小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刘晨曦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南丰小学)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教育面临学习化、社会化的挑战。当今素质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不仅能够体现出我国现代教育跨时代的历史地位,影响也尤为深远。因此,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理念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仅符合了教学实践观,也促进了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以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理念为基础,阐述这一理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以期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陶行知 创造教育思想 小学音乐 创造能力

人类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它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在信息量日益增多的今天,每个人要能积极地作用于环境并发展自身,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创新。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以来与环境不断奋斗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适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种创造力,使他们成长得有力量,以贡献民族与人类。”以下是本人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运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来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的点滴经验。

一、提倡行动为首、别具一格的教育模式

1.化抽象的音乐概念为简单有趣的游戏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段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也异常丰富,因此要提高低年段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就必须把枯燥的音乐设计、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抽象的音乐概念转化为简单有趣的游戏、表演等,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自身的能力来创造新的思想。

例如,在讲解二分节奏、四分节奏、八分节奏这些概念时,我会让学生在正确地朗读完节奏之后跟着老师一起做律动。当听到响板想起“X - X -”的节奏时,请学生观察老师在模仿谁走路?这时学生会说:“爷爷奶奶。”当响板想起“X X”及“XX XX”的节奏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讨论这些节奏都是在模仿谁走路的样子。低年段的许多音乐教学内容生活气息较为浓厚,教师只有善于捕捉这些兴趣点,并将之诱导,才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

2.化枯燥的音乐设计为形象生动的表演

例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这一课时,首先我让学生先感受音乐中所表现的不同动物的形象,再设计图形谱,引导学生了解图形谱所表现的音乐内容,而后在理解音乐所表现不同形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交流,有的学生听到音乐后会模仿狮王走路的样子;有的学生会想象小兔子看到威武的狮王后活蹦乱跳的样子;有的学生会想到为大狮王加油助威的样子。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打破了传统教育思想,把行动作为创造教育的开始,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萌生了新的思想,也会产生新的价值,最终音乐的创造能力也将得以发挥。

二、主张民主性的教学课堂模式

陶行知先生主张以“民”为本、以“人”为中心。其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音乐中,教师首要体现“民主”,且民主平等。好奇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它能够激发儿童的求异思维。当学生处在一个民主和谐的音乐课堂中思考并回答问题时,他们的思维往往是异常活跃的。

在创编《爱唱什么歌》这首歌曲的歌词时,有位同学是这样回答的:“小鸟,爱唱歌,叽喳叽喳叽叽渣。它爱唱什么歌?它爱唱呀,小鸟吃虫歌。”顿时,一位同学举手大喊:“老师,小鸟是吃米的!”于是课堂上引起了一阵言论风波,大家都纷纷议论着小鸟到底吃什么这一问题,而后又有一位学生迫不及待地发言:“老师,小鸟是吃果实的。”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对小鸟吃什么这一问题有疑惑,那老师就请小朋友们课后去搜集关于小鸟吃什么的资料,让我们下节课来交流吧。现在,我们来听听其他小组邀请了谁呢?”这时,又有同学举手发言:“老师,我们组邀请的是小猫咪。小猫咪,爱唱歌,喵喵喵喵喵喵喵。它爱唱什么歌?它爱唱呀,猫捉老鼠歌。”我立马予以表扬:“好极了!”这就体现了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针对同一问题,每一位学生的回答存在差异是必然的。音乐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这才是民主真正的体现。

2.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给学生搭建一个独立创新、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树立一种“主人翁”意识,勇敢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体会。无论学生答案的对与错,教师都应给予激励性、肯定性评价。

例如,在《小小雨点》之我的创编《大雨和小雨》中,我让学生用不同的乐器和动作来模仿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一位小女生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她是用身势动作来回答的,换成文字来说,小雨的声音可以用右手拍击左手手心,而大雨的声音可以听到双手快速摩擦时发出的声响。经全班同学尝试后都认可这位女生的方法。最后,我给了这位女生一个不错的评价。慢慢地,学生的新想法便一个又一个地如泉涌般涌现出来。还有的学生回答说:“老师,小雨沙沙沙的声音可以用沙球来表现,大雨哗啦啦的声音可以用三角铁来表现。”显然,这个答案有所牵强,但我还是给予了这个学生较为中肯的评价,能够想到小雨和大雨在声音上的区别已经很不错了。

3.教学模式多样化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歌曲的学习巩固及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课堂中教师可予学生搭建一个“音乐小擂台”,以“争当小小音乐家”的歌唱比赛形式展开,让学生成为音乐课的主体。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应挖掘学生演唱的优点,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教师也可以邀请其余的同学给予评价,并提出:“如果是你自己来表演这首歌曲,你还能创编哪些不同的动作呢?”这就是一个广阔的,任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中相互学习优点,且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创新,其自我表现能力也会越来越好,这便是民主的作用。

三、实施手脑与行知相并用的教育模式

1.共同交流,感受音乐形象

课堂上组织学生共同交流,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展开想象,感受音乐。

例如,在欣赏管弦乐《动物狂欢节》的时候,学生欣赏完后分组进行讨论,说一说这首乐曲所描绘的形象。各组经过一番讨论后,有的说:“我感觉大象在悠闲地散步”;有的说:“我好想看到袋鼠在飞快地奔跑”;还有的说:“我来到了一个茂密的大森林里,小鸟在树枝上欢乐地唱歌。”

2.共同活动,理解音乐内涵

对于小学生来说,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在聆听歌曲的时候,往往喜形于色,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或拍手顿足,或摇头晃脑。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正确地去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内涵。

《铃铛舞》是一首富有苗族特色的儿童歌曲。在歌表演的环节中,我把学生分成了三组:第一组用碰铃及铃鼓为歌曲伴奏;第二组编上些简单的苗族舞动作进行表演;第三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让学生共同参与歌表演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享受到了美妙和谐的音乐,也从愉快的活动中加深了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3.共同创造,激发音乐想象力

每一首歌曲都是有故事、有内容的,有些可以通过歌词知道,有些则需仔细听赏后方能够体会出其中的意境。

例如,我在教唱歌曲《小白船》时,让学生闭上双眼仔细聆听歌曲中所表现的意境,把想象中的小白船在银河里荡漾的感觉找出来,学生听完歌曲后,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描绘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了蓝天白云,海面上泛起一层层小浪花,小白船扬起帆远航去了,越开越远,最终消失在地平线上。”还有的说:“小白船没有消失,它是乘着黄昏的余晖,远航归来,最终慢慢靠向岸边。”让每个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自由地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世纪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正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在今后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这六大解放,并且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愉快地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让创造之花开满我们的音乐课堂,愿它能在天真、可爱、活泼的儿童们心中永远绽放,永远芬芳!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陶行知文集[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3]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4]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5]叶凤燕.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寓教于乐”.儿童音乐.2015,(03).

[6]陈静.在形象张凸显音乐的魅力.儿童音乐.2015,(01).

猜你喜欢

陶行知小鸟音乐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陶行知教育名录
小鸟
音乐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音乐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