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亲和力”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

2016-02-15李忠楠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亲和力辅导员情绪

◆陈 瑞 李忠楠

(大连民族大学)

浅谈“亲和力”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

◆陈 瑞 李忠楠

(大连民族大学)

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关系的工作,必定要求辅导员工作者具有一种“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不但将搭建起辅导员工作者与其工作对象之间心灵和情感的桥梁,而且将成为辅导员工作中的一种推动力和凝聚力。辅导员工作者的“亲和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人格力量的亲和力、平等态度的亲和力、正确方法的亲和力和真诚情感的亲和力。

亲和力 高校辅导员 重要性

辅导员工作,是教育、管理、引导人的思想的工作,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作。在当前大学生主体意识强、知识丰富、学习能力强、社会环境复杂的情况下,辅导员仅靠来自行政权利的影响力来带领大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沟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而与学生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前提便是“亲和力”。拥有较高亲和力的辅导员,才会拥有宽广的胸怀,将情绪融洽在工作中,关心体贴学生,博爱学生,感化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帮助学生在学业和生活领域里获得成功。因此,高校辅导员提高自身的亲和力,是辅导员的素质要求和工作职责,也是在当前形势下做好辅导员工作的需要及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新特点。

当今社会各种压力增加,人际关系紧张,崇尚竞争,常将人置于“不安”的状态之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不安之中,总盼望缩小人际距离,相互扶持,并由此获得公平的评价,这在当前学生中表现的也是十分明显。“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绪。“亲其师,则信其道”。缺乏“亲和”的感召力,思想政治工作容易流于形势,成为一种灌输。亲和力强的辅导员,不仅能博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而且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懂得,并且在工作中往往会收到“不令而行”的教导管理效果,使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有利于辅导员自身的全面发展。

辅导员的“亲和力”是指辅导员工作者以自己特有的素质,在辅导员工作中所产生的一种亲近、和谐的力量,一种感染、凝聚的力量。加强“亲和力”,是在新形势下做好辅导员工作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新的特点。尤其是在高校,更需要通过这种亲和力,在师生员工之间搭起一座心灵和情绪的桥梁。具备良好的亲和力,易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甚至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有助于打消学生的心理屏障,使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更好的效果。相反,一些过于呆板,缺乏亲和力的辅导员,尽管也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却难为学生所认同,学生不愿或不敢与辅导员沟通交换,时间一长,由于信息不畅,把握不到工作对象的“脉搏”,辛辛苦苦的工作也很难做到点子上去。

一、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表现形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诚挚的情绪

辅导员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绪,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才能真正地做到彼此之间的吸收和懂得。许多事实表明,擅长情理融合、寓情于理的辅导员,是最能产生工作实效的辅导员。因为师生之间真诚的情绪,能产生极大的“亲和力”,从而使学生对某些道理不言自明,激发学生去自觉地实现共同的目标。

2.赞美与勉励

每个人都爱好听到别人的夸奖,夸奖能给人以精力上的鼓舞和力量。辅导员要学会运用适度的夸奖的艺术,对应当给予夸奖的学生给予适度的夸奖。当然,夸奖要言之有物,每个人都有其不足,每个人也有其所长,要深入发掘学生品德、个性上的闪光点,不能虚浮空洞。勉励会给学生供给较多的心理安全,让学生认识到老师给予的高期望值,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

3.平等与尊重

辅导员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把学生当成大人,当作自己的密切朋友,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够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辅导员才易于把握学生的真实需要和兴趣,为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4.勇于自我批评

人无完人,即使是教导家也难免会有过失。作为高校辅导员,更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放下架子做自我批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你是真诚的、通达的,这种亲和力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自我批评、自我完善。

二、造就高校辅导员亲和力应当采用的措施

1.造就个人全面的能力

能力是一个人顺利进行某项工作而在主观上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点,是运用于工作实际的各种技巧和艺术。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备全面的能力。具体主要包含的有:调查研究能力、分析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谐合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将直接影响辅导员工作的质量、程度和效果。只有具备了相关能力的辅导员,才能博得学生的懂得和尊重,才能有更好的亲和力。

2.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它是非权利影响力,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表现。所谓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则是指辅导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在品德、学识、个性等方面对学生所具有的一种综合影响力。辅导员的人格魅力表现为不仅要擅长言教,而且要擅长身教,以自己的榜样举动带领和影响学生,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等等,这些在现代思想政治教导工作中都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3.克服个人负面情绪

辅导员的工作渺小而混乱,难免会涌现出焦虑的情绪,变得烦躁不安,虽然懂得与学生来往中亲和的原则,可是生理状态不容许他们做得很好,就会不由自主地发脾气,在处理学生事务的过程中就容易降低亲和力。所以,辅导员在教导领导之余,要劳逸结合,多与学生一起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运动,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换思想,放松自己,始终保持一份好心情,克服因情绪波动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才能具备良好的人际亲和力。

4.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倾听是懂得别人的重要途径。研究材料表明:在人际来往过程中,倾听本身有必定的治疗效果。在某些场合,听比说更重要,这是让对方发泄、领导对方说出问题的要害所在。有效的沟通离不开倾听,辅导员应不断修正自己固有的价值观标准,耐心倾听来自学生心坎深处的声音,加能人际包容能力,强化对学生的懂得,博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从而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亲和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宝,一名优良的辅导员必须具有亲和力,而一名具有亲和力的辅导员在工作中不仅会深受学生欢迎,还可以起到不令尤从的效果。因此,辅导员应当联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重视发展自身受大学生欢迎的亲和力,与学生亦师亦友、如兄如长,努力使自己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1]戴锐.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

[2]刘艳,袁新海,李永忠.论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培养[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8.

[3]钱雅文.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4]王晶.谈辅导员工作中的亲和力[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

[5]孙定建.浅议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

猜你喜欢

亲和力辅导员情绪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动脉粥样硬化靶向适配子的亲和力筛选
情绪认同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