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进青海文化产业发展

2016-02-15马陶然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青海一带一路

马陶然

(青海民族大学 , 青海西宁 810007)

借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进青海文化产业发展

马陶然

(青海民族大学 , 青海西宁 810007)

“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实现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而少数民族地区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青海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枢纽,在其建设中有着天然的有利因素。在政府全力配合“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相应政策措施的同时,依托青海在古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历史人文优势,通过设立青海道学术项目、加强青海道有关考古学术研究,以此为基础鼓励有关青海道文学、动漫创作,打造青海道优质影视IP,进而建设“青海道古城”,制造仿西域、青海道文化及动漫影视周边产品。以达到借一带一路战略复活青海道、推进青海发展的目的。

“一带一路”;“青海道”;文化产业

一、青海借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新空间”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10月份访问东盟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构想。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外交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愿景与行动》的第六部分“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中,我们看到对青海在“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这样表述的:“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1]可见,青海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优先发挥青海民族人文优势,促进西宁开发开放应是重点工作。我们认为,中央对青海在“一带一路”中的发展定位是正确的、也是科学的。

青海是我国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地理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特色产业鲜明、人文环境多元。青海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合理的定位将进一步释放青海的发展潜力、拓宽青海发展的战略空间。以其西北地区中心的区位优势,必将成为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重要战略节点。除区位优势外,青海还有着丰富的矿产、生物、能源等自然资源。但与此同时,青海也存在着自然环境脆弱,容易遭受破坏,不适宜大规模矿藏开发及发展重工业的劣势。而其在“青海道”人文资源方面的优势必然会促进青海文化发展,推进青海经济繁荣。同时,青海道文化产业的发掘使得青海与中亚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将青海打造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的战略通道、贸易支点和人文交流中心势必会成为全省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经济增长的新增长极。

二、青海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

(一)青海的整体区位优势

青海在中国版图中虽然处于西北边陲,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但若放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观地缘战略中则处于中亚与中国经济带中的中心地位,承担着作为连接内地与新疆的交通枢纽和中转站。就目前而言,已建成西宁到格尔木以及北线从兰州为起点经西宁至新疆的兰新铁路。除西宁以外,格尔木也是青海的一个重要节点,以该节点起始,向北至敦煌、向西至库尔勒、向南至成都的铁路正在建设中。而西宁至成都、西宁至昆明的铁路建设已经展开了前期工作。这几条铁路的建成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完善的交通网络。青海在其中的交通重镇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主体优势将更加明显。

(二)青海的资源优势

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是青海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竞争的重要优势。新能源在“十一五”期间被确定为青海的新一项优势产业,将光伏产业和风能利用作为重点培养项目。青海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日照强烈且地广人稀,十分适合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牧区居民用电困难的问题,而且带动了诸如晶硅、太阳能电池、光伏玻璃等产业链的发展。而风能产业因青海气象灾害较少、风能资源储量高、资源利用成本低而成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一环。青海的矿藏资源如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钾盐等十分丰富。而从中延伸出来的化工品制造业如若与中亚、南亚等国进行合作,加强人才、技术、经贸的交流。必将促进青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推进青海的经济健康、合理、可持续发展。

青海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且容易遭受破坏,不适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青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架下的发展,更适合走以挖掘自身历史人文优势来带动青海发展的道路。而以青海道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来促进青海发展的模式与一带一路战略有着天然的相适应性。

(三)青海道历史人文优势

历史上,青海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重要中转站。多年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河西道。但实际上,青海道的形成可追溯到马家窑文化时期,而马家窑文化实质上是仰韶文化西迁的结果。其文化的相似性证明了在当时已经形成了向西行进的交通网络。诺木洪文化遗址出土的车毂则进一步证明了当时交通网络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两汉时期十分重视与西域的贸易及文化交流。因此在这段时间的河西道比较畅通,青海道则是作为河西道的辅道而存在。但随着汉朝的灭亡,魏晋南北朝对西域控制力的下降,割据政权如雨后春笋般在西域的建立及各政权之间的战争使得河西道无法继续运作。同一时期,随着吐谷浑政权的壮大崛起以及其对青海道尽心竭力的经营使青海道愈发显现出沟通西域的重要地位。青海道曾经有两次繁荣期,其中一次便是吐谷浑时期。至隋唐统一中国后,河西道逐步回复了通畅并再一次繁荣兴盛。这时青海道的地位随之下降成为了辅道。唐朝以后,南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陆上丝绸之路随之呈衰落之势,但此时青海道仍发挥着作用。北宋时期,西夏政权控制着河西道并对过往商旅极尽盘剥之能事,于是商旅纷纷转向青海道。此时的青海道由吐蕃后裔建立的唃厮啰政权所控制。与西夏对抗宋朝不同,唃厮啰不仅极力修好与宋朝的关系,并且尽心经营着青海道。不仅解决商旅住宿问题,还出兵保卫商人及货物的安全。青海道因此重新焕发了生机。这便是继吐谷浑后青海道的第二次繁荣期。青海在新世纪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应当继续继承和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2]丝绸之路精神。

青海道分为南线、中线、北线三条。实际上,由于上千年的历史变迁,青海道的路线分布存在一定争议。据出土文物及史籍考证,青海道应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以现今的地理区位来看,青海道南线大致以西宁为起点,穿过日月山,绕过青海湖南岸到达柴达木盆地,沿柴达木盆地南侧经都兰到格尔木,继续向西过阿尔金山到达新疆。中线也是以西宁为起点,同样向青海湖方向行进,但与南线相反,其路线沿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北侧走,经大柴旦、当金山口至敦煌。北线的起始节点为甘肃临夏,向西去青海乐都,经西宁,渡大通河,过祁连山后到甘肃。当今青藏线从西宁至格尔木一段与青海道主线(即从西宁出发,经湟中、海晏、天峻、德令哈、都兰至格尔木一线)有着相当大的重叠。因此在开发青海道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交通优势。

青海道悠久的历史使得这里积累了大量的历史人文素材。迁徙至青海湟水与祁连山一带的月氏胡利用匈奴与汉朝交恶情况试图与匈奴联合对抗汉朝,汉朝从中斡旋并阻止了月氏胡与匈奴的联合。而在月氏胡联络匈奴的过程中,青海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再例如赵充国平定西羌的战斗。赵充国在汉宣帝的诏令下进军青海乐都。在充分了解西羌各部落的情况后采取了分化瓦解的措施动摇了羌军的根基并趁西羌防备松懈之时突然发起大举进攻,最终取得胜利。到东汉时期,烧当羌与汉朝再起冲突,其首领迷吾率军与汉军多次激战后战败投降并被毒杀。迷吾之子迷唐后联合诸羌部落继续与汉军作战。最终战败后烧羌部落瓦解,部分族人远徙至黄河河源一带。东汉末年三国对峙,其中有一段历史仍与青海道有关,即魏蜀争夺河湟地区。蜀汉大将姜维扶持西平、凉州等地的羌人反魏。羌人首领治无戴被魏国凉州刺史郭淮打败后,经青海道投奔姜维。姜维在两年后也曾经青海道进兵西平,但无功而返。除了军事方面的历史人文事件,史籍上还有着有关青海道商业方面的记录。粟特人是一支善于经商的民族,随着近年来考古研究发现,大量粟特人曾途经青海道往来于汉地与西域。在古籍《释道先传》中曾记录了一位名为“僧先”的胡商在吴地、蜀地利用河道经商,其后成为了一名僧人的事迹。除了文献记载,更能说明青海道往日之繁荣景象的莫过于考古发掘。

在青海道及邻近区域出土过大量的文物古迹。如青海海晏县城西北1公里出发现了西海郡古城。西海郡古城建于王莽新朝时期并曾是青海道重要的节点。除遗址外还出土过大量精美的文物。例如西汉、王莽时期的五铢钱、货泉、大泉五十。东汉的铭文瓦当、唐朝的莲花瓦当。宋朝的“崇宁重宝”、“圣元宋宝”。还有西海郡建城元年的“虎符石匮”、“坼堠台”等。在大同县孙家寨乙墓区3号墓出土了来自西亚安息国的“单耳银壶”。在甲区23号墓出土了“夹金箔玻璃珠”。而柴达木盆地出土了更多的文物,有素绫、絣锦、金锦、缂丝等。出土的中亚、西亚文物中最多的是粟特锦。也有诸如“粟特金银器”、“玛瑙珠”、“红色蚀花珠”、“铜香水瓶”、铜盘等。古波斯文物有萨珊王朝的“钵罗婆文字锦”。在西宁的解放路出土了760枚波斯银币,经考证其属于波斯萨珊王朝及卑路丝王朝。在乌兰县出土了查士丁尼一世时期的东罗马银币及波斯银币。在都兰县吐谷浑墓中出土了迪奥多西斯二世时期的罗马金币。除了中亚、西亚的文物,这里也出土了来自中原的文物,如唐朝的“开元通宝”、“小宝花铜镜”、漆器等。互助县出土了汉代的“双马铜牌”。在民和出土了“圆点弦纹壶”、“蛙纹彩陶壶”、“羽人瓦当”。大量精美出土文物昭示了青海道曾经的繁华及重要的历史地位。

丝绸之路青海道在历史上不仅起到贸易和军事的作用,在连接东西方的同时也扮演着民族熔炉的角色。现如今青海仍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如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土族等。其中许多民族都是在青海道区域生活过的古民族的后裔。例如藏族是吐蕃人的后裔,土族是蒙古族、藏族、汉族、羌族融合的结果。中亚国家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青海与中亚及阿拉伯许多国家有共同之处,青海有许多民族也是以信仰伊斯兰教。比如青海的撒拉族就是从中亚迁过来的,与土库曼斯坦有一定血缘、历史文化关系。青海民族大学马成俊教授认为“撒拉族与中亚一些国家共同的历史记忆更加拉近了与中亚各国特别是与土库曼斯坦国家的联系,而共同的历史记忆为丝绸之路新经济带的建设提供了更多心理上的认同。这是实现 ‘民心相通’的基本前提”[3]利用这一其他省区难以替代的人文交流资本积极稳妥地推进与土库曼斯坦之间的关系,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依托青海道人文优势促进青海发展的措施

第一,政府鼓励青海道相关学术项目研究,奠定开发青海道的基础。目前关于青海道相关的学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实际上对于开发青海道相关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要开发青海道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掘与青海道有关的历史、人文、社会、宗教及开展相关的考古挖掘工作。只有有了比较充裕的、详实的有关青海道各个方面的资料才能有力地支撑青海道的开发工作,促进青海的发展。政府应大力支持青海道研究的相关工作及项目,以实际的如奖金、福利一类的物质鼓励激发学者、专家、探险者对青海道的研究。

第二,政府大力支持与青海道相关的文学、动漫作品创作。在有了充裕、详实的青海道资料的基础上组织与青海道主体相关的作品创作活动。以高额奖金作为回报,文学作品以小说为主,要求作者将作品放置诸如起点中文网、纵横网、17K的网络平台供全国网友阅读、观看。动漫方面作者可以将作品放置于有妖气、纵横动漫、i尚漫、腾讯动漫等平台。而最终参评方式以综合考虑网络点击率及作品在网络中的影响力及作品粉丝数量为标准。对于作者需要青海道素材的要求,政府应极力满足并提供相应帮助。素材主要以青海道学术研究成果为主。

第三,选取青海道主题热点文学、动漫作品作为优质IP,将其改编为影视、网游、手游。IP可以理解为在娱乐领域影视、文学、网游、手游的素材版权,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近年来如《盗墓笔记》、《花千骨》等热点影视IP在影视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爱奇艺以收费会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完《盗墓笔记》全部剧集的模式获得了巨大的盈利。热门IP影视剧带来的点击量一再刷新记录。这一切昭示着热门IP巨大的号召力和网络剧的崛起。政府在遴选出有着大量粉丝、读者市场的青海道优质IP后,建立优秀剧本鼓励基金,进一步鼓励影视创作者、游戏公司对于青海道IP的改编及创作。在此基础上使青海道的影响力得到更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并密切注意反馈情况,以便随时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第四,在青海道知名度及影响力得到有力的提升后,建设“青海道古城”。“青海道古城”即为在青海道古城遗址临近区域建设的以青海道古城为范本的主题公园。“青海道古城”的经营模式主要以中国已经成熟的华侨城主题公园和宋城为主。无论华侨城或宋城主题公园,其成功的核心就在于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上。华侨城主题公园包括1989年的“锦绣中华”,公园内有中华80处名胜古迹的微缩景观。1991年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内有以中华民俗为主题建设的各种风情艺术建筑。1994年的“世界之窗”,与“锦绣中华”类似,里面有着全世界各种名胜的微缩景观。各种主题公园的经营指标长居国内高位。宋城景区位于杭州西湖西南,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设的仿古建筑群主题公园。《宋城千古情》是宋城著名的文艺演出,该演出的核心是以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岳飞传》等文化、神话、民间故事为主的文化素材。2007-2009年宋城景区的客流量分别达到222.66、209.84、257.61万人次;全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1724.33、1416747、18759.84万元。[4]而宋城巨大的客流量及丰厚的盈利与《宋城千古情》的演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青海道有着大量的历史人文资源,可以建设“青海道古城”的地方很多,海晏县西北处有西海郡古城遗址,该古城建于王莽新政时期。这里可以建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公园,重现坼堠台和汉朝景观。民和、乐都、湟中、平安、互助、大通、等地均有汉文化遗址。也可以在其中合适的地点建设主题公园或景观。共和县的伏俟城遗址为吐谷浑的国都,这里可以建设以吐谷浑文化为主的公园。同样可以建设吐谷浑公园的地方也有很多,如都兰香日德地区的吐谷浑城、兴海县的曼头城和赤水城。这些地区在青海道兴盛时都是重要的节点城市。在主题公园建设的具体细节上应着眼与制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排练相关文艺演出。培养专业的设计、营销、演艺、创作团队。在景区布局上使汉人与胡人的建筑交错相建。使用波斯或五铢钱、货泉等货币道具。以减免门票等方式鼓励游客租借穿着西域胡服或汉服。出售各种以出土文物为形制的仿制品,各种衍生消费品,影视、动漫的周边商品,打造各种民族品牌,将品牌授权给专卖店。

第五,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重点考虑环境承载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一带一路所需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首先要大力建设交通网络,青海地广人稀,串联各地区系统完善的高速公路及各省道、乡道将进一步释放青海的发展潜力,同时对相对闭塞的地区、乡镇带来更多物质及文化上的交流和共享。关于铁路方面,在上文青海的区位优势中已经提及,不再赘述。机场建设也是青海交通建设中重要的一环,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势必会有更多来自外国的商务团队、游客、留学生等来到青海,机场在增大客流吞吐量的同时应开通更多往来于欧洲、中亚、东南亚的路线。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商品贸易是重头戏,这必将考验着青海物流的承载能力,在合理完善的交通网络基础上,政府应着力加强物流建设以应对增长的商品运输流量。青海在一带一路中以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良好的城市精神面貌无疑是最好的名片。这要求政府需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做好城市清洁、绿化工作,保护环境,维持好社会和谐。青海的旅游业在一带一路中有着天然的优势,政府应顺势而为做好青海的宣传工作,利用传统媒介,如报刊、杂志。现代化手段,如网络营销、媒体造势等措施打响青海旅游品牌。做好与旅游业相关的配套服务与设施,如宾馆、餐饮、金融、通讯、购物、娱乐等。

[1]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外交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N].北京:新华社,2015-03-28.

[2]新华网.习主席的“丝路新语”: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EB/OL].(2014-7-2)[2015-10-1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7/02/c_1111413684.htm.

[3]马成俊,于晓陆,王雪.论撒拉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5,(4):100.

[4]史萍,李振飞.宋城股份(300144)“小”演艺闯出大市场,自我复制高增长[R].北京:民生证券研究所,2011:6.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Qinghai Leverag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MA Tao-ran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07)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layout of Chinese opening policy, which is put forward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eade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The minority areas play a key role in it. Qinghai, as an important hub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enjoys favorable natural factors in its construc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cooperating with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onstruction all the way, and providing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measures, it takes the advantage of Qinghai’s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ancient silk road to set up the project of academic study and based on this, to promote the production of literature and animation and to create high-quality film and television IP. Above all, it can revive a “Qinghai Silk Road Ancient City” , manufacture local produc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western regions for the purpose of Qinghai Silk Road Revival and Qinghai economic growth.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Qinghai Silk Road” ; cultural industry

2016-03-08

马陶然(1988-),男,山西代县人,青海民族大学2014级政治学理论专业在读研究生。

G124

A

1008-8156(2016)01-0001-04

修回日期:2016-03-13

猜你喜欢

青海一带一路
大美青海
青海颂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推动“青海节奏”向“青海示范”迈进
青海“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