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觉下高职院校育人功能优化探析

2016-02-15郑毅

职教通讯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创新文化自觉育人功能

郑毅



文化自觉下高职院校育人功能优化探析

郑毅

摘要:文化自觉是高职院校自身思考其教育文化根基、当前属性和未来归宿的根本方式。高职院校可以从大学精神的共期价值和高职教育的特有土壤中自省高职精神;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出发,在建设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实现学校育人功能的优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育人功能;文化创新;高职精神;文化自觉

在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竞争的今天,文化自觉代表了高职院校谋求育人功能优化的路径和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自觉解释了高职院校发展文化由“死”到“生”的过程;高职院校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国家对高职教育现代化的期望和规划要求其育人工作必须完成“从哪里来?”、“我是谁?”和“到哪里去?”的哲学式反思与追问,并在重塑高职院校精神和文化创新的基础上实现育人工程的长远发展。

一、高职院校文化自觉的内涵

(一)高职院校文化自觉的概念界定

从行为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们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默认规则或规范,或是一种共同的认知理念和信仰。文化自觉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观点,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文化自觉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自觉,因而必须从人的主体性去把握文化自觉的本质内涵。而文化是教育之根,通过培养人来选择文化、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对于高校而言,以文化为教育之根本,并能从组织文化学和文化创新的视角出发反思自我的育人模式,则可以更为明晰地抓住自身运行发展的脉搏和主线。[2]由此推知,高职教育的文化自觉包含三方面内容:高职教育文化的根基在哪里?当下的特点或本质属性是什么?归宿点,即未来的趋势在哪里?[3]

(二)高职院校文化自觉的基本特征

高职院校文化自觉不仅仅是一种对自身历史发展的理性认识,也是对所处环境、发展节点的价值判断,更应是一种对未来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它主要体现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理性。理性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文化的自知之明源于人的理性自觉。大学教育的理性是教育组织者对于大学本质、目的和内涵进行科学分析后,对大学办学、治校、育人属性和规律的守持和遵循。理性使得大学冷静思考、自主慎行、坚定使命,这样大学的行为选择才会符合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并能依照规律而行。[4]作为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性自然是高职院校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

2.历史性。人类社会的文化自觉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高职院校的文化自觉也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由低水平自觉到高水平自觉的渐进过程。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从发展的角度注重自身文化精神的积淀,这样才能在特定的历史节点实现由低度自觉到高度自觉的过渡。

3.实践性。文化自觉的归宿是通过自觉的实践活动将理想主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因此,文化自觉的本质是一种实践活动。高职院校所确立的各种理性认识和建设目标必须转化为具体的工作,并形成一种明确而清晰的、可以评测的结果,或是限期内的特定任务规划。只有实现了这种转化,高职院校才算是真正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高度自觉。

(三)高职院校文化自觉的层次

文化自觉表现为文化主体在文化反省、实践和创造等一系列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意识和心态[4],具有丰富的蕴涵。高职院校的文化自觉也主要包括下列形态和层次。

1.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文化自觉的根基和基础。高职院校的文化认同是指其能够认可我国大学现存的精神文化共识、坚持大学共有的使命观和宗旨意识,并能对高职教育特有的文化精髓形成精神共鸣和有效传承。

2.文化比较。文化比较是形成文化自觉的出发点和有效途径。高职院校的文化比较既包含与普通大学精神文化和发展理念的群体对比,也包含高职院校个体对其他高职院校特色和特有文化的甄别与借鉴,还包含面向世界同类院校文化的学习与比较。

3.文化反思。文化比较的结果是可以形成更加清晰的文化反思。高职院校的文化反思是在明确自身发展环境、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来源、精神内核、优劣长短和得失的深刻认识;只有进行文化反思,文化自觉的过程才具有根本上的价值与意义。

4.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觉的归宿,是解决文化主题自身矛盾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所厘定的发展理念、价值期望和远景目标都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即组织文化和育人模式的改造才能得以实现。文化创新必须解决文化反思中发现的现实问题,并能在此过程中,在整个学校组织中达成新的文化共识,产生可以有序传承的制度规范,并最终成为嵌入学校精神内核的文化品格。

二、文化认同与文化反思下的育人精神自省

文化自觉首先是理性的自觉。对大学而言,文化自觉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外显,是在文化认同下的大学使命坚守,也是在文化比较中的精神自省;因而大学的文化自觉需要内化的育人精神诉求来引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育人精神既应包含一般大学精神的共性使命观,也应包含体现高职院校群体、子群体的个性精神追求。

(一)共期价值—大学精神的应然使命

1.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关注的是人的价值、人对社会的价值,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而大学的人文关怀彰显的是大学知识分子对社会发展走向、发展方式的理性思考,是化解社会矛盾、打造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以及实现“完善”的人之培育的使命意识。人文关怀,能使大学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使大学更注重于形成一种有利于个性和人格完善的氛围,有利于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促使受教育者在人格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完善。[5]

2.科学理性。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理性,主要表现为对科学真理的执着与追求精神。这种探索还表现为科学探索精神、独立精神、牺牲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等。对真理的追求不仅仅是为了科学的发展需要,更重要的是塑造一种精神成长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培育追求真理和勇于创新的人。

3.卓越意识。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平民化的阶段,但平民化仅仅是为了确保每个人受教育权利的实现,而不意味着科学知识的简单化、思想文化的世俗化、知识分子的平庸化。[5]大学教育的高等性仍要求教书育人需要求精品意识和质量保证,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始终应是大学不懈追求的目标。

(二)特有土壤—高职院校精神的重塑

当前高职院校精神的重塑不仅仅要解决一般意义上的大学使命自觉和精神活力再造问题,而且要结合高职教育本身特点,找到可以体现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高职院校个性特征的精神文化内核。笔者认为,职业情怀、经世致用和开放协作应是高职院校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做好“三个融合”,是实现高职院校精神重塑的关键。

1.融合大学人文关怀和企业文化素养,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情怀。职业情怀是一种个体对于职业的认识、理解、情感和态度,它的核心是对于职业价值的理性认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生职业情怀的培育不仅可以容纳大学的人文关怀要求,也可以利用优秀的企业文化的融入完善学生的职业素养。“如果说大学人文关怀追求的是‘大写的人’的话,职业情怀追求的是‘合格的人’,这正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6]从构成来看,职业情怀包含了对职业道路、职业发展、职业信念、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养成的深入思考,而敬业精神和道德操守是其两大基本形成要素。培养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意识以及高尚的职业品行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以及相关企业、行业背后的优秀文化理念。如对于医科职业院校而言,学生的职业情怀中自然包含了“救死扶伤”的使命意识;对于工科职业院校而言,“质量至上,精益求精”理应是其学生奉行的职场操守;对于财会院校而言,“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必然是其学生职业信念内容的应有之义。

2.融合大学社会服务使命和区域文化特色,弘扬高职教育的经世致用精神。一般来说,“致用”既是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初衷,也是高职教育的育人归宿所在。“人人出彩”是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高职教育更应强调能力本位,突出学生的技能习得,并以此作为学生能否顺利进入职场、开启职业发展道路的关键要素;同时,“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致用”精神也应贯穿于高职教育育人实践的过程。而“经世”则体现了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地方发展的社会功能宗旨,它天然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在考量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去设计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育方式。

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参与生产或社会实践,在动手过程中学习;而这为高职院校融合“致用”和“经世”目标预备了天然的渠道。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育以及学生的就业出口问题,都需要企业的参与和合作;而学校和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又可以利用产、学、研的平台打造实现服务地方的社会功能[7]。高职院校的区域性特征也要求其充分发掘优秀区域文化,在将其融入育人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融合大学卓越精神追求和外来文化精神,展现高职教育的开放协作意识。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需要高职院校从世界发展的眼光去谋划自身建设的战略思维,充分展现自身的开放合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教育竞争中取得先机;而卓越技能人才的培育是高职院校品牌构建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开放协作在横向上需要借鉴企业文化、区域文化和世界文化教育的精髓,借此实现与企业、社会的共同与合作;在纵向上需要整合各种办学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行业资源、校友资源、区域资源和世界资源。横向和纵向的双重贯通,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高职教育的开放协作办学体现了大学兼容并蓄、大胆创新的精神理念,同时,开放协作的办学体制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历,有利于学生开放意识的培育和协作精神的养成。高职教育着力打造与人交往、善于沟通、思想活跃、敢于创新的“能人”,而这恰恰体现了大学追求卓越的精神。

三、文化创新下的高职院校育人功能优化

高职院校精神的打造主要借助学校的核心决策层来规划,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还要求教育者要转变思维模式,具备科学的工作方法、有效的执行力与之相匹配。如何在院校内部达成育人文化共识,形成共同遵循的文化体系,进而实现愿景目标的转化,是高职院校优化其育人功能的关键。要实现全体组织成员接受内部规范,从而形成相对统一的选择倾向和行为模式,必须首先解决高职院校组织文化中存在的两大矛盾。

(一)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存在的两大矛盾[8]

1.管理文化与学术文化。随着高职院校社会职能的日趋丰富,院校内部也形成了组织严密的行政机构体系。而学校内部管理文化与学术文化的冲突也日趋明显。管理文化要求充分整合学校各方面职能,注重指令的统一性,要求工作的高效,注重工作的完成度和执行力;它要求共性的一致,并不太鼓励个性的发挥。而教师群体较关注自由,期望在自身专业领域或具体学生教育问题上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和支配权。并且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并不等同于简单地上级或下级的关系,教师的普遍思维模式和行为取向实际上影响或决定了整个管理过程,并影响到学校育人工作的最终效果。而在许多时候,管理文化力量和学术文化力量之间的矛盾张力会导致管理流程的失败,即管理者并未达到期望目标,而教师群体则可能会强化于对管理文化的逆反意识。

2.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当前的生源竞争压力使得许多高职院校将学生称之为学校的“顾客”,而把教育视之为商品。但学生实际上是学校特殊的“顾客”,从知识传授的角度,学生为学校的“顾客”,而从育人的角度而言,学生本身也是学校的“产品”。从顾客的角度而言,学生的一切发展需求都应尽量满足;而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学校又是学生的“管理者”,必须规范学生的学习、技能习得和行为养成,必须注重产品质量。这种矛盾集中体现在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中。教师群体一般倾向于按照教育方针和规划为学生提供一个设计好的、组织严密甚至毋庸置疑的知识或技能体系,而学生则期望教师满足其多元化的价值诉求;高职教育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育,而教师作为教育的输出者,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术型大学的教育产物;这就意味着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学校还要肩负着教师技能素养培训的任务;这种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职院校的育人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解决路径:文化创新下的育人模式转型

1.用制度文化创新引领组织文化变革。高职院校可以用制度规范的手段去引导组织文化的转变,如可以通过大学章程的建设做好学校治理的顶层设计,体现学校的独特精神理念和治理文化。具体来看,可以在反思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在管理制度、决策、人事政策上做出相应调整与转变,并能够从教师需求的角度出发实现管理组织的分权、重心下移和权力下放;通过二级管理、教工委员会制度以及意见咨询反馈平台建设使得更多的教师成为学校治理的参与者,真正实现“教授治学”或“教师议学”;通过身份的转变吸引他们思考和关注学校的现实问题,关心学校的改革和未来发展,最终形成乐于参与、积极思考的组织文化;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打破引进高技能人才的藩篱;在学生管理方面,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平台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联系学生制度,真正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而在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既能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又能在充分考量职业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保证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质量。

2.用精神文化建设落实育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需要组织成员从精神深处接纳组织文化理念,而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从长期精神文化建设而不是应景式宣传的角度去寻求组织成员的文化认同。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研讨会、报告会和专题培训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向教师群体传递学校精神理念;通过文艺活动等方式展现学院精神的内核;通过微信等大众网络平台和精神文明创建专题网络或论坛的形式快速传播和长期积累学校的优秀精神成果;通过文化宣传的方式提升教师的荣誉感;通过树立模范的方式转变教师的工作价值标准。

3.用物质文化建设宣传育人文化导向。精神文化建设需要物质文化建设作为支撑和载体。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园建设和景观布局的过程中,嵌入其学校精神理念或愿景目标。从学校历史发展和学生“校园经历教育”建设的角度出发,优秀而有丰富文化意蕴的物质景观可以形成长久的精神记忆,乃至成为日后联系校友、追忆学校成长的重要精神纽带。人文景观建设可以作为宣传组织文化导向的重要平台,景观布置、标语设计、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办公文化都应被列为学校的文化建设项目,从一草一木,一景一物着手,让师生形象而直观的感受到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

4.用学习型组织建设内生育人文化共识。学习型组织建设是从文化内生的角度和用团队参与的方法实现和传承文化共识的一种文化建设理念;即通过学习领袖的有效组织,建立学习团队的共同愿景,改变团队成员的心智模式,形成自我超越和系统性的思考。[9]高职院校学习型校园的建设则可以成为其产生和传承育人文化共识的有效手段。它要求学校管理者以身作则,首先创建民主、平等的校园氛围,进而构建师生的共享学习系统,在学习和反思过程形成系统性思考,最终实现师生文化共识的达成、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的转变。具体来看,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和效用发挥需要形成优秀的“校长文化”,即学校的核心领导层要从理念引领、情绪感染、规范设计与遵从、亲身示范与带动等角度思考学习型氛围的有效打造,建设一个或多个组织学习平台,在参与者精神思辨和思维激荡的过程中实现思想层面的“求同存异”和“理念创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文化自觉是其实现育人功能优化的必要途径。精神的自省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而其精神的真正重塑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能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发,在打造学校精神理念的同时,有效推动学校的内在的多层次文化建设,这样才能为学校育人工作的“精神质变”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刘豪兴.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10.

[2]王琦,陈云涛.文化自觉: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5-36.

[3]张衡.基于文化自觉的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J].江苏高教,2009(3):131-132.

[4]张冉.文化自觉的概念界说与本质特征[J].人民论坛,2012(2):134-135.

[5]胡显章.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文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74-276.

[6]陈云涛.高职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精神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9(7):61-65.

[7]赵慧.产业文化育人视野下高职学生现代职业素养培育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5(9):97-99.

[8]赵博颉.大学内部治理视野下的组织文化建设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33-34.

[9]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7-10.

[10]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张栋梁]

作者简介:郑毅,男,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0-0022-04

猜你喜欢

文化创新文化自觉育人功能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以文化创新为载体提升企业品牌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