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情感培养
2016-02-15
浅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情感培养
江西 琚玲丽
朗读是培养小学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课文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融入个人的情感活动,真正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达到最佳的朗读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情感培养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情感培养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情感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教育逐渐重视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朗读即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的活动。朗读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技能。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阶段的语文教学都需要重视培养学生朗读和默读的能力,并且分层次的使学生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语文课文。朗读讲求方法和技巧,是一项口头表达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情感的朗读课文,使其将自身情感融入语文学习中,以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情感培养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朗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情感培养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基础。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加入个人情感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促进语文教学工具性的作用发挥。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设专门的课时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开发和培养,指导其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增进情感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课文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水平。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情感培养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活动时,需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角色中。小学生在作文中时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件事情,但是在朗读课文时则语调平平,教师研究发现时因为学生未经历过课文中的事情,没有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学生朗读课文前,需要创设轻松且符合课文内容的情景,使学生进行角色带入,融入课文中,学生做到感同身受,才能将课文朗读的绘声绘色。教师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时,指导学生通过细致的朗读掌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充分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魅力,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与课文背景产生共鸣。教师需要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精炼的文字,加上图片等制作课件辅助朗读教学。教师通过对比课文中的情景与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加深学生对情景的认知与理解,释放学生的真实情感,从而达到情感培养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使用多元的教学语言
由于小学生的阅历有限,在生活和学习中以模仿为主,因此,教师的语言习惯会对小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师需要使用多元的教学语言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的语言规范,吐字清晰的进行朗读教学。
课文朗读中的节奏和语调都充分表达了课文的内容,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的活动。因此,教师需要修饰自身的教学语言,有感情的授课和教学,对学生的课文阅读能力产生积极的作用。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强化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师需要结合多元的教学语言,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进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使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演讲视频或有声读物,演讲视频和有声读物作为朗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资料,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朗读学习效果。通过模仿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根据学生天生具备的模仿能力和机械记忆能力,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教学促进学生的朗读基本功,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介绍丰富的背景知识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介绍丰富的课文背景知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此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由于小学生的识字量有限,对所学课文的背景知识缺乏了解,无法全面了解文章内容导致其难以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带入情感。因此,教师在课前需对将要朗读的课文进行背景知识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课文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在朗读的过程中更加容易带入个人情感。在进行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时,教师首先需要研究作者所处的时代,准备好相应的备课资料。由于当前小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介绍课文背景知识的同时可以采用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利用声音和图像引导学生对课文背景知识的掌握和对内容中心思想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还可直接进行现场抽查,考察学生是否真正了解所学课文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之间积极的展开讨论,勇敢的发表个人观点,相互学习,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更加富有感情的朗读文章。重复学习是一项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重复的朗读所学的课文,通过合理的节奏及语调深入了解文章,以此达到情感培养的效果。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将书中的内容自动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并结合自身的思维活动得到情感的启发,通过不同文章的朗读特色,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提高学生朗读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结语
情感培养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充分发挥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由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情感培养时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用多元的教学语言、介绍丰富的背景知识。学校及相关部门加强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结合先进的教学设备,共同促进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水平的提升。
[1]乔湘凌.情由读中来——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新课程导学(上),2013(6):51.
[2]孟广珍.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北极光.2015(09).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谭畈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