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积极而教: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意蕴与范式

2016-02-15崔景贵

职教通讯 2016年34期
关键词:职校职业改革

崔景贵

为积极而教: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意蕴与范式

崔景贵

积极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新范式,意在“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职校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职校教师专业持续发展铺路。积极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大潮中应运而生,肩负着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的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必将会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中茁壮成长。我们要树立为积极而教的理念,深刻理解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意蕴,基于改革创新视角理性反思消极职业教育,理性认识积极职业教育与职校学生发展的关系,自觉系统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着力科学建构追求卓越,富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

现代职业教育;积极职业教育;为积极而教;改革创新;意蕴;范式

改革创新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源泉。2015年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5周年。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办人民满意的、更加优质的职业教育,是当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诉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有新思想、新范式,追寻积极的改革创新必将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抉择、新征程,也更加需要敬业、乐业和专业的积极职业教育实践者、管理者。积极职业教育因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而诞生,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时代意蕴是什么?未来发展应该自觉走向哪里?选择怎样的行动路径才能实现目标?基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视域①,本文对这些问题做初步阐释和回答。

一、为积极而教: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意蕴

(一)积极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共同追求

改革创新是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所在。历史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成就,都是积极改革和深刻变革的结果。今天职业教育事业的大好局面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断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有效举措,要以改革的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举措,要以创新的精神健全和完善各项职业教育制度。职业教育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谋划职业教育的未来;必须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快职教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发展、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现代职业教育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积极发展阶段,更加强调育人为本、特色办学、内涵提升和质量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面向市场积极应对转型升级的新挑战,致力于追求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和实践面貌的积极变化。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积极发展,要着力抓好六个“新内涵”,即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创新职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配置现代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重塑现代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积极转向,自觉实现职业教育思想观念的重要转变,而在这一发展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转换是重点,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是重心,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转型是重任,深化校本行动实践的转轨是重托。

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质量已经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而公平更重要地已经从机会的公平转向质量的公平,职业教育的创新任务就是既能够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又能够加快发展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中国制造2025、创造更大人才红利的重要抓手。②职业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育教学内容的新变化,更多的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新变革。我们要全面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育人为本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更加注重质量建设,大力提升办学水平,系统设计、科学建构富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范式,不断丰富、拓展和完善职教内涵建设,着力推动现代化中国职教走向世界。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就要正视和审视出现的教育改革悖论③,消除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消极心态或心理阻抗。在教育理念上,我们并不缺少宏大的职业教育口号,但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却完全背离现代教育理念而行。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不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些教育口号成为职业教育利益的“遮羞布”,教育改革悖论的背后,是职业教育改革被行政和利益等因素所左右,变为伪改革和反改革,不但没有解决原来的教育问题,反而使职业教育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这使得一部分职校师生产生某种反改革或怕改革的情绪,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改革创新并没有从现代职业教育本质上着手,师生们反对的就是这种虚假的、不动真格的教育改革。现代职业教育要走出改革悖论,就应该找准着力点,知行合一,引导公众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决策,再推动相关行政职能部门放权,以此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朝着达成共识的积极方向迈进。

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对社会心理的引导、调适与整合的功能,主动适应社会心理因素的制约,并积极反作用于社会心理。任何教育问题都是社会问题的反映。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水平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全体公民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与理解程度。过去,人们习惯于把职业教育定位成为只有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的人接受技能培训的地方,而不是一个严格的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过程。所以,有必要开展什么是优质职业教育、高效职业教育的讨论,以提升社会大众的职业教育素养,形成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全民共识,振作精神,坚定信心,才能为后续的创新行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走出消极误区是职业教育实践反思的理性选择

2015年11月4日,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大会通过了《教育2030行动纲领》。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一份新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④《反思教育》(下面简称报告)面对世界新的挑战,提出教育应负的责任和教育的变革,提出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总的精神如报告导言中说的: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报告说:“教育的经济功能无疑是重要的,但我们必须超越单纯的功利主义观点以及众多国际发展讨论体现出的人力资本理念。教育不仅关系到学习技能,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而这在多样化世界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此次发布的《反思教育》和《教育2030行动纲领》提出了新教育价值定位,即教育是全人类的共同核心利益,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超越了个体或国家的思考单位,上升到全球和整个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高度,“将教育本身视为目的本身,我们从中认识到知识是终极价值之一”,实现了教育“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合二为一,真正彰显了作为整体、系统的“人”的理性光芒。

反思当今中国职业教育,最为深刻的危机之一,就在于培养和塑造单一、单薄的“职业人”成为根深蒂固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念,消极教育价值取向日益流行。然而,衡量现代职业教育,真正重要的不是毕业率的多少或就业率的高低,而在于能否找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技能,是否善于有效运用知识技能,做到理实一体、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唯有当职业知识技能被用来开启心智心灵,被用于解决实际实践问题的时候,知识技能才真正找到了通向心灵与美德的通途,才能够转化成为幸福人生的积极力量和源泉。而当消极仍然弥漫着职业教育教学的全部,占据着职业教育管理过程之时,积极便只能被驱赶或冷落在边缘,或许偶尔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口中的目标与心中的梦想,却无法通过实践内化到受教育者的生命之中,成为每个人的生命内涵和职业精神。

反思当今中国职业教育,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在为“人”成“人”的方面。职业教育放弃了自己最本真的使命,将人丢弃了,将人教没了。职校人才培养过程愈加成为机器加工生产的“流水线”,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无视、漠视学生的个性存在和个体差异。职业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忽视人格和心灵的培养。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必定是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智力发展、学习成绩、分数名次或者技能等级证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泰伯(1989)认为,学校教育只重视科学知识教学而忽视人格培养的教育,是违反人性的。学校教育如果常此下去,只注意实用知识与科学技术教学,而不注重以情意为基础的人格教育,势必将使国家未来陷入另一种更严重的危机。[1]现在的职业教育出现了一种教育的荒芜荒废现象,所谓教育的荒芜荒废最早发生于日本,表面上看对教育抓得很紧、很累、很投入,但把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目标,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故意忽视了或者忘记了,那就是现代人格的培养和心灵的培养,这就是当今职业教育最要反省、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消极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是人的迷失、消失和缺失,一些职业教育管理工作者手中丢“人”、心中缺“人”与目中无“人”,一些职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习惯于眼睛看着天花板、盯着地板或者瞧着黑板,对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感受、问题行为不闻不问或熟视无睹。突出表现在职业教育思想、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实践误区表现为技术训练主义、职业实用主义、就业完美主义、大赛锦标主义、升学应试主义、纠错惩罚主义、问题标签主义和包办保姆主义等问题现象。对待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需求与问题现象,消极职业教育管理的做法表现为过分揭短补短、过多批评指责、过度关注关爱、过高期望要求和过于严厉严格。而在积极职业教育中,每一个学生皆有积极的潜质潜能,通过职业知识技能的获取、职业思维的培养和职业实践的体验,人人都能发展成为富有积极人格、阳光心灵和现代品质的职业人。

(三)追寻积极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价值取向

积极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理念,积极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和主导形式。强调多元、崇尚个性、尊重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新、否定等级的积极教育思想,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思想;人性化、信息化和终身化的积极价值取向,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全力优化专业人才质量、着力催化教育人生出彩和努力强化科学人文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新使命、新挑战。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顺应学生的天性。改革创新是调动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让职业教育回归到对人的身心发展与幸福人生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使人成为具有积极素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特别要强调的是,任何职业学校治理结构或管理机制的变革,如果不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职业教育改革需要重视科学技术,但不能够培养缺德和“空心”的“技术人”;职业教育创新需要建构现代人机系统的支持,但不能够培养缺少思想和精神的“机器人”。要加强和改进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引导教师树立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奏响创业创新教育的时代主旋律,培育富有人文精神、人格健全大写的现代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职校学生幸福人生奠基,需要在育人的认识转向、过程转换、路径转轨和角色转变等方面把握积极价值取向。现在最需要改变或者改革的应该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社会处于快速转型阶段,职业教育到底应该把职校生培养成怎样的人,职业教育能不能带领师生走向更崇高、更美好的未来。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职校教育工作者要跳出“现实的职业教育”理性审视“现有的职业教育”,重新思考现代职业教育的目的与目标,重新思考教育管理者的专业角色与职业定位。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一个有职业技能、能找个工作岗位的人,应该培养一个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同时也有实践能力、独立人格和独特志趣的现代人。重温31年前提出的“培养劳动者”“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改革目的,我们要切实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为职校生丰富多彩的人生梦想服务,努力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的积极职业教育。

为积极而教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信念,积极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现代化。积极职业教育是促进和引领职校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和“幸福工程”。[2]立足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视角,积极职业教育倡导树立“全人观”,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最优的自我,做人格健全的现代人(自信人、乐观人、希望人),做与时俱进的职业人(潜能人、优势人、特长人),做卓越幸福的心理人(健康人、快乐人、和谐人)。积极职业教育是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助人自助、育人至上的教育,即积极人性教育、积极人格教育、积极人力教育和积极人生教育。积极职业教育要从心出发、用心而为,为积极人性、和谐人格、幸福人生助力导航。积极职业教育坚持推崇人本、人善、人和与人贵的价值取向,即发掘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优势,发扬人的特长,发展人的个性和发挥人的作用。

二、为积极而教: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范式建构

追寻积极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的“新常态”和新姿态,走向积极是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希望之路和必由之路。[3]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我们要充分汲取积极哲学、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学、积极社会学、积极管理学等的思想智慧,自觉自主走近积极、走进积极和走向积极,从消极职业教育转变转换转型为积极职业教育。

(一)积极范式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理性建构

1.建构积极发展目标。从人性的角度来说,“积极”是人类对美好生态、和谐生命、幸福生活的追求,是向上、向善、向美、向真的人生价值体现。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讲,“积极”则是一种目标、一种心态、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品质、一种理念、一种价值,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与一种范式。我们倡导的积极职业教育,就是坚信今天比昨天优、明天比今天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不断追求、奋发进取的现代职业教育。积极职业教育,既蕴含有每一个职校生都很重要、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意味着高度关注每个职校生都有所不同、各具优势的个性差异,更预示着积极促进和引领每一个职校生各展其长、因势利导的发展目标。

2.建构积极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改革亟需变革观念。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关键是要更新理念。理念正确,才可能保证思路正确,思路正确才可能保证路径和措施的正确。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一定要努力更新教育理念。更新理念,核心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遵循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规律,遵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人才成长的规律,推进职业教育过程的积极优化,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扩大职业教育公平,树立为积极而教的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更多为社会所需要、符合社会期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建构积极教学过程。职校教师要理性认识当代职校生的心理状态与特征,直面职校生的心理潜能、心理优势与心理资本,读懂95后、00后职校生心理发展需求。从过去的“要求学生适应顺应的职业教育”,转变成“创造适应学生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着力追求“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积极职业教育”。而创设最优化的“最近发展区”,创造积极和谐的教与学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与重心。从“我只能(需要或被迫)在这里学习”到“我愿意(喜欢、乐意)在这里学习”,打造这样积极的“未来组织”(职校、班级和课堂)是积极职业教育应该着力努力的发展方向。

4.建构积极改革策略。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要认准科学发展道路,不走错路或弯路。尤其是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深化政产学合作助推现代学徒制等方面持续创新变革。国内有学者提出,我国教育改革需要吃“中药”,而不是吃“西药”。这个比喻很新颖,恰当地指出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新挑战。对待消极职业教育的旧疾顽症,既不能拖延拖沓,也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不能够急功近利。我们相信,只要真正用对“药”,假以时日,消极职业教育的痼疾定能祛除,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必将走上更加积极的快速发展之路。

5.建构积极社会环境。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正越来越高,但还需要加快推动出台配套改革措施,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进一步营造和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环境和时代风尚,尊重有一技之长者。我们要不拘一格识才选才、育才、用才,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贡献和典型案例,促进真正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只有职业教育真正受到各方重视、欢迎,才能培养出大批支撑中国制造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让技术技能型人才成就出彩人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多的才能落地生根。

理性建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就是要科学理解积极职业教育的深厚意蕴,做到不走马观花,不走形走样,不走作走板。范式即示范模式,指可以作为典范的模式或者样式。我们要防止走入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认识误区:(1)将积极职业教育的理念“公式化”,即不针对具体情况而死板地根据某种固定方式处理教育问题;(2)将积极职业教育的内容“格式化”,所谓格式化就是删除分区内的所有东西,恢复出厂设置,这样“否定一切、告别过去”的教育操作应当慎重;(3)将积极职业教育的过程“形式化”,教育过程表面热闹而没有取得实效。马克思说过,“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4)将积极职业教育的评价“程式化”,所谓程式化是说按照规定的公式步骤去做教育评价,一步也不能改变,墨守陈规,非常刻板教条,丝毫不会灵活变通。

理性建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并不是要自诩流派、自称学派、自封门派或自立宗派,而是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科学共同体,在职教内容、方式、目标和路径上开展广泛持续的交流和对话,共同深入探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之路,致力于追求加快发展体现积极取向、具有积极立场和彰显积极气派的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借鉴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研究成果,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职教改革实践、中国职教发展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积极职业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科学建构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范式,这同样是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共同体,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也是一个共同体,需要职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任何教育改革,都是对实施改革的人的素质的重构。琼·托马斯(JeanThomas)曾说过一句名言:“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教育改革者。当今社会转型发展正在进入“心理人”的时代,呼唤职业学校教育培养人格大写健全、积极和谐幸福的现代“心理人”。职校教师的积极人格魅力和职业心理资本是最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教育力量和心理资源。惟有专业卓越的教师,才能培养奋发向上的学生,惟有积极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乐观幸福的学生。只有播种幸福的职业教育,才能够培养富有生活幸福感、生存成就感和生命价值感的学生,职校教师必须转变问题教育观念,从消极的认知视角转向积极行动策略,与时俱进创新职业教育实践,着力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

(二)创新行动,打造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共同体

今天,我们已经迈入了一个全球化经济空前繁荣和发展的世纪,而职业教育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改革创新。在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下,面对来自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的新挑战、新机遇,面对00后职校生这一新群体的心理特点与发展需求,职校教师要深刻把握现代职教加快发展的新理念、新思维和新趋向,以改革创新视角思考和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与积极变革,用心做真正适合的、更加优质的积极职业教育。积极职业教育旗帜鲜明地提出“行动,才有收获;改革,才有未来;创新,才有奇迹;研究,才有成就;坚持,才有卓越”的要求,把现代理念、改革思维、创新意识、心理基础、工程视野、行动哲学和草根精神,作为打造积极职业教育学术共同体的重要追求。⑤科学系统地建构积极职业教育,才能着力追求成就幸福卓越的教育人生。

1.幸福人生:积极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积极职业教育是追求幸福的教育,让每一个教师享受职业教育的幸福,让每一个学生接受幸福的职业教育。2014年3月21日,由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马丁·赛利格曼教授倡议,在美国纽约召开了“国际积极教育联盟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提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类的幸福”(The end of education is human flourishing)的口号。国际积极教育联盟成立标志着积极心理和幸福科学的教育国际化战略正式启动。理想的中国教育梦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职校教师要为学生幸福成长服务,让每个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积极职业教育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为每一个职校学生播种理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专业成才梦和中国现代职教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积极职业教育要努力为追求卓越幸福的职教人创造出一个美满智慧的现代人生。我们相信,职业教育人生因积极而更加精彩!职业教育人生因卓越而更加幸福!

2.追求卓越:积极职业教育的改革思维。“卓越”不同于“优秀”,它比“优秀”更具有“赢”的信念。“卓越”不同于“完美”,它比“完美”更注重对自身的高要求、好表现。“永远追求卓越”是职业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题,“永远追求卓越”就要勇于迎接各种挑战。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意识,以精益求精的专业视野加强统筹规划,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推进创新工作进程,积极自主地做卓越的职业教育,坚定坚持真做积极的职业教育,用心做好卓越的积极职业教育,实现追寻积极理想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愿景,科学系统地建构富有中国特色、风格和气派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以“永远追求卓越”为目标,用“永不放弃”的精神,“超越自我”的决心,“实现卓越”的使命,坚定地创造“卓越”的积极职业教育事业。我们深信,未来积极职业教育这棵参天大树一定会基业常青、雄伟强壮。

3.和谐发展:积极职业教育的创新意识。职业教育发展在于改革,职业教育改革在于创新。改革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引领职业教育、职校师生的和谐发展。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基本共识就是要为职校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师专业持续发展铺路。积极职业教育是以追求职校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和谐、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够创造幸福人生为核心目标的教育。积极职业教育是帮助职校师生提升生态价值、体验生活快乐、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积极职业教育就是要秉承“为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让职校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成就卓越人生的出彩机会,让每一个有志成才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自主发展空间和道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服务社会的有用之才。积极职业教育呼唤专业卓越、自主发展的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只要我们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教育素养,逐渐成长为一名有教育思想、有人格魅力、有实践智慧的职校好教师!

4.积极取向:积极职业教育的心理基础。⑥当代中国职教改革创新呼唤心理学,积极职业教育建构实践更要以现代心理科学为基础、为依据。心理学对20世纪历次教育改革思想的贡献和影响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1)为教育改革设计思想提供了理论模式和新的科学理念;(2)为教学改革探索了研究方法。事实上,不同时期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和发展思路,均有较为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西方很多有影响的心理学家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时代大潮,成为历次教育改革思想的主要设计者或重要参与者。他们不断运用当时最先进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和理论范型,在课程及教材的规划、改进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设计、实际操作工作,特别是在实验方法和教育改革实验试点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1]我们要基于现代心理科学规律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建构积极取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之路,为积极职业教育奠定坚实的心理科学理论基础。

5.助力改革:积极职业教育的研究视界。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积极职业教育才能真正赢得希望无限的未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给职业教育研究带来了新的问题视界,推动学术界进行不断探索。在改革创新的语境下,探索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使命和转向、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职业教育公平治理以及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及教师的标准化等方面,成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4]为职教改革助力鼓劲、为职教改革指引航向,是积极职业教育研究的新任务、新使命。

6.系统统筹:积极职业教育的工程视野。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需要有勇气、有耐心,积极稳妥,还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配合与支持,需要劳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这是一项漫长的、无法一步到位的改革,更是一场只争朝夕、势在必行的改革。如何积极回应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现实问题、关键问题和主要问题,更需要我们统筹规划、自主推进、积极行动、注重实效。尤其要抓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的进度统筹、质量统筹、落地统筹,理清各项改革的“联络图”和“关系网”,增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序性。

7.校本实践:积极职业教育的行动哲学。⑦积极职业教育不但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想或梦想,更是实实在在的职业教育行动与实践。积极职业教育是以“积极个性人格教育、积极潜能优势教育、积极习惯责任教育、积极生命实践教育”为四大支柱,在“立足校本-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多元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的现代职业教育。我们并不企求理论研究最好,但要追求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行动更好。真理是在不断实践中得知并得到检验,理想是在持续行动中愈来愈近并得以实现。建构积极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不应该只是原地踏步转圈般“吹喇叭”、“喊口号”和“谈设想”,不能够采用错误的方法解决虚假的职业教育问题,而要脚踏实地务实行动、创新实践取得实效。

8.执着坚韧:积极职业教育的草根精神。⑧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做真懂教育、专业卓越的职业教育改革开拓者,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先行者,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发展和积极发展。我们要以积极为主线,直面问题、读懂学生、反思实践与创新行动,明确“建构积极职业教育,成就卓越幸福人生”的现代思想,提出“多元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本着“为职校学生卓越人生奠基,为教师专业持续发展铺路”的办学宗旨,遵循全员培养积极教师,全面开发积极课程,全力打造积极班级和课堂,全程培养积极学生,全方位构建积极文化,努力创建现代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职业学校。有执着坚韧这种草根精神般的时代品格,积极职业教育永远前行在希望之路上。

改革创新是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原动力”和“风向标”,全面推进和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积极职业教育才能真正赢得希望无限的未来。我们深信,积极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大潮中应运而生,肩负着现代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的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必将会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中茁壮成长。探索和建构积极职业教育,我们走在改革创新大路上,路在我们脚下不断延伸。我们要更加努力做好,用心做得更好!

注释:

①视域是一个在现象学及解释学哲学家们的著作中被赋予了特殊哲学意义的词,指人在其中进行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视域现象是解释学循环的基础,还包含这样的意思,即由于所有的理解都是在一个理智视域的背景下取得的,因此,没有任何理解是完全的或毫无偏差的。

②参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

③悖论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在逻辑学上指可以同时推导或证明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的理论体系或命题。悖论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正确。

④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年以来,继1972年发布的《学为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简称富尔报告)和1996年发布的《教育,内在的财富》(简称德洛尔报告)以后第三份重要的报告。这份报告必定像前两份报告那样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次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纲领》就是为了落实2015年5月21日在韩国发布的《仁川宣言》,即“确保全纳平等优质的教育,促进全民终身学习”。

⑤“打造”一词着力突显人们创造事物的决心、对事物品质的关注以及所采用的制造方式的力度。

⑥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便开始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意见。有的学者主张“心理学是改革教育的‘万能科学’”(苛伯勒,1920);而有的专家却认为,以心理学为科学基础的教育改革运动的成效是令人失望的。美国教育学家弗里曼(1938)提出,以实用主义为代表的教育改革运动“之所以成效不彰,主要是教育改革方向的错误。运动者只见及教育问题的表面,而未触及教育历程中问题的核心。科学并非万能,科学只可藉以评估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否适当;不能依靠科学本身去制造理想的教育效果”。

⑦这里的行动哲学不是一个哲学名词,而是一个积极教育人生理念,就是克服冥想与懦弱,积极自主行动起来。

⑧草根因其平凡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立性。它是阳光、水和土壤共同创造的生命,看似散漫无羁,但却生生息息、绵延不绝,遇到土壤就生长,给点阳光就灿烂。草根富有民众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因植根于大地而获得永生。草根和权力大小、地位高下没有关系。它应该有两个特点:一是顽强,代表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二是广泛,遍布每一个角落。不同的人对草根精神的理解略有不同,但这些草根精神的内涵都离不开不屈不挠的朴素精神。

[1]霍涌泉.20世纪国际教育改革思想的三次转向与心理科学的贡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3):148-155.

[2]崔景贵.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基本理念与建构策略[J].教育研究,2015,(6):65—69.

[3]崔景贵.追寻积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内涵与范式[J].江苏社会科学,2015,(5):242-247.

[4]林克松石伟平.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分析[J].职教论坛,2015(5):89-97.

[责任编辑 曹 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职校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研究”(项目编号:BJA130094);江苏理工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资助项目

崔景贵,男,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兼);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常州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心理学。

G715

A

1674-7747(2016)34-0001-07

猜你喜欢

职校职业改革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改革之路
职业写作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改革备忘
我爱的职业
改革创新(二)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