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2016-02-14赵艺扬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虚拟现实媒介

■文/赵艺扬

浅析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文/赵艺扬

技术的进步和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文化传播的方式。2016年是虚拟现实元年,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开始出现,随着该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不断增多,对新闻报道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本文结合麦克·卢汉和李普曼的传播理论,浅析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虚拟现实VR;新闻报道;媒介

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是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它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渠道,不仅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改变了人类生活。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web3.0时代悄然来临,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开始出现,新技术的应用使传播媒介从本质上发生了变革和进化。

1.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清华大学教授史安斌认为:“虚拟现实技术是用户借助于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模拟环境,从自己的视角触发,进入其中并与其进行实时互动,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第一人称代入感’。”简单来讲,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模拟,使用户可以真实地感受那些未曾经历的瞬间。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的媒介理论,认为:“媒介对人的感知有强烈的影响,不同媒介对不同感官起作用。” 与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相比,虚拟现实技术旨在让受众产生一种“沉浸感”,用虚拟事物来将真实和虚构在同一个空间中融合,帮助受众真正走入新闻现场,全景审视新闻事件,并与其进行实时互动,从而保证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的传播。

2.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在新闻报道领域,今年两会报道中,虚拟现实技术就大放异彩,VR全景视频投入使用。其实,早在2015年,虚拟现实新闻报道就在国外有所应用,《纽约时报》首先推出了虚拟现实报道应用NYTVR,其对叙利亚的VR系列报道可以视为该技术在新闻领域应用的开端。随后,美国各主流媒体纷纷加入,美国公共电视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都在着力布局虚拟现实新闻呈现的战略。而国内最早尝试VR新闻报道的是财新传媒,曾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深圳山体垮塌事故等新闻进行报道。

3.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3.1 新闻报道更加客观真实

新闻与其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须完全相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只有客观真实的新闻才具有新闻价值。媒体上时常会看到新闻生产者为了不正当目的而有意炮制出各类虚假新闻,或毫无依据,通篇虚构,或捕风捉影,虚构情节,无论是捏造类还是掺假类的虚假新闻,都有悖于新闻价值和伦理的要求。人是有主观情感的,即使始终坚持客观中立立场的记者也无法完全抛开主观情感的文字。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新闻现场模拟再现,让受众成为事件参与者,而不单是二手新闻信息的获取者,事实真实地再现于眼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识不再受记者的文字描述和评论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让新闻媒体更具公信力,新闻报道的价值更加凸显。

3.2 内容精致,但时效性下降

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强大的现实复现效果和实时互动的真实体验感,受众的媒体使用习惯会随技术进步而改变,媒体反过来会迎合受众的媒介习惯,更多地投身到VR新闻的生产中。例如,阿里巴巴向Magic Leap公司投资2亿美元发展VR产业;腾讯推出Tencent VR团队;谷歌加大了对VR技术的投入;乐视和爱奇艺也致力于VR生态的布局。未来,媒体可能会逐渐舍弃短小精悍的资讯类报道,更多地生产类似于纪录片的综合报道,从而展现虚拟现实技术的独特魅力。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VR视频的制作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内容精致且丰富,但时间周期较长。不过,这一趋势有助于扭转碎片化信息的过度泛滥所导致的信息大爆炸的局面。

3.3 内容生产被颠覆,传统新闻业遭受重创

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是讯息”,即“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环境并非消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的作用进程。” 他认为媒介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对信息、知识和内容有着积极、能动的反作用,可以让人产生新的感知习惯。人工智能时代,虚拟现实技术兴起之时,它创造了一种新的环境,其内容是Web1.0和Web2.0的电子信息时代所原有的环境。当虚拟现实技术出现在新闻报道领域的时候,受众可以沉浸在报道中像当事人一样去感受新闻现场,并实时互动。人们会形成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习惯来了解当下环境所发生的一切。媒介对人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人的习惯又反过来作用于媒介的生存。

每一种媒介都是一件强大的武器,它可以用来打垮其他媒介和群体。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正如印刷文字是口头传播的终结,电视的出现使收音机光芒不再,手机的实时通话让BB机退出历史舞台……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受众不再是新闻的旁观者,而是身临其境的体验者和参与者。消息通讯、深度报道、人物专访等文字新闻内容将黯然失色,广播与电视新闻也将风光不再,传统新闻业将遭受新媒体挑战后的第二次重创,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也将面临技术转型。

3.4 受众参与度高,操纵舆论导向

李普曼曾提出“现实社会庞大、复杂且短暂,人对生活的调试需要通过‘虚构’的媒介来进行,这一‘虚构’是指对环境的描写,而这个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类本身创造出来的。”媒体从来都是舆论的制造者,新闻生产者对新闻内容的选择与制作决定了受众的新闻到达,受众始终是被动的消息接收者。所以才会有“把关人”来监督媒体以保持其积极的舆论导向。

当虚拟现实技术出现后,由于VR新闻所具有的“沉浸式”的特点,带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和高清晰度的视觉感受,受众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VR新闻拥有更强大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尽管受众的参与性提高,但他们仍然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新闻中所展现的内容仍旧经过新闻生产者的选择与建构,新闻机构的“议程设置”能力不曾减弱。新闻内容越逼真,对受众认知的操纵性就越大。由于受众并不完全理性,相对传统媒体更易让受众感同身受的VR新闻更易影响受众的认知,从而操纵舆论导向。

3.5 面临新闻伦理风险

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客观真实方面拥有优势,使虚假新闻无处安身。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新闻伦理问题不容小觑。VR新闻是否能够对灾难性新闻和事故新闻等进行报道,报道过程中应该把握怎样的尺度,如何避免报道带来的二次伤害,就值得业界探讨。

4.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新闻报道注入了新的活力。VR新闻更加真实客观,内容丰富精致,受众参与度高,但其时效性差,挑战传统媒体地位,面临新闻伦理风险。就目前来看,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可谓是有利有弊,至于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1]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印书馆,2000.

[2]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史安斌,张耀钟.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J].新闻记者,2016(01).

[4]翟星渊.展望泛媒体时代下媒介技术的进化趋势——以VR技术的新闻化应用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03).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G210

A

赵艺扬,女,郑州大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虚拟现实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HTC斥资千万美元入股虚拟现实设备商WEVR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